天天看点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作者:布拉达

这三个字让一代权倾朝野的和珅绝望透顶。乾隆这位明君对和珅的宠信无人不知,可是为什么在和珅走向死路时,乾隆却留下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诏书?莫非乾隆早就看穿了和珅的贪婪?还是说,这三个字另有深意?和珅这一生权傥富贵,却为何在临终时如此绝望?这个谜一样的三个字,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乾隆宠幸下的权倾朝野

宫阙万千,文武林中,皆阶有伍级。清代中叶,乾隆掌大权数十余载,英明神武,实乃一代明君。其麾下亲信有数人,与其关系最为密切、地位最为尊崇的,莫过于曾经一手遮天的和珅。

和珅本姓善保,生于京师贵族之家。他天生俊秀,聪颖过人,深得父亲宠爱,入读皇家重点书院。可憾命运戏弄,他在少年时就双亲离世,一度生活艰难,靠出卖祖产勉强度日。好在和珅勤恳好学,在读书院表现出众,受师长器重,最终被乾隆皇帝赏识。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乾隆一见和珅,即爱慕其貌美英俊,才思敏捷;乃延其为侍卫,时常沐浴恩泽。其后不几年,和珅由侍从小职一直升至内务总管,身居要职,可谓是沐雨春风,骄傲自恃。自此和珅辅佐在旁,凡国家大事先听其意见,有关人事亦多由和珅掌控。可见其在乾隆心中分量之重。

时年已老的乾隆帝渐有倦怠之态,加之夜夜笙歌,白日沉湎酒色,国事更加无人问津。于是和珅权倾朝野,专美擅权,命在其手,几乎成为权力第二号人物,口出狂言,朝野震惊。纪晓岚、赫舍里等宠臣虽一时极受宠信,却也都难望和珅项背,由此可见其在朝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当时的大臣们虽暗地里对和珅颇有微词,但畏其权势,无人公然反对。更有甚者,一些贪官污吏故意拍和珅的马屁,以求得利。由此,和珅在宫外权势亦与日俱增,食利亿万,富甲天下,成为一代权贵巨富。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腐化堕落步步深陷

起初和珅虽然机警聪颖,办事果断,乃是一介书生,为人正直廉洁。可是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让他逐渐堕落沦丧,步步深陷腐化的泥淖。

乾隆雍正年间,和珅因查办李侍尧贪污案时,窥见了一斑。他见同是官员,人家家资万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自己却清贫潦倒。从此,他萌生了贪婪之心,暗自起了觊觎之念。不久,他便以查案之名,敲诈勒索起百姓的钱财,贪得无厌。

接着,和珅就借助乾隆的宠信和自己的权势,大肆敛财。他扣压钱粮,克扣俸禄,强买强卖物品,甚至勒索钱财,手段卑劣无耻。有时军队镇压起义,他就趁机敛财;有时则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利。更有甚者,他诈称在皇上身边说情,向各地官员狠狠敲诈勒索一番,将他们的钱财尽数揣入自己腰包。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为了掩盖自己的贪污腐化行为,和珅还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异己,陷害清流。他利用在朝中的权势,诬陷许多刚正不阿的大臣,导致很多忠良被株连家破人亡。一时之间,朝中上下皆对他敬而远之,惶惶不可终日。

和珅贪婪无度,居功自伐。他不但破坏了官箴,更败坏了吏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可是乾隆帝却对他唯命是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他的贪婪行径愈演愈烈。终于,和珅的贪腐行径被无数怨气所笼罩,成为朝野上下人人喊打的对象。

嘉庆继位和珅覆灭

乾隆康熙六十年,乾隆帝驾崩,嘉庆帝继位。这一变故,对和珅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嘉庆帝年富力强,上任伊始,便着手整饬吏治,革除旧弊。作为乾隆遗老,和珅自然名列第一要肃清的对象。嘉庆帝深知和珅在位期间贪婪无度,招摇过甚,因而早有戒心。上位后不久,他就命人盘查和珅的家产来历。

经过缜密调查,和珅的贪污腐化行径尽数暴露无遗。查出他非法敛财数额惊人,简直就是一座金山。他不但挥霍无度,珍邸重重,还收受巨额贿赂。更重要的是,他借助皇上的恩信,竟敢横行乡里,为非作歹,罪孽深重,真是罄竹难书。

眼见贪污腐化的铁证如山,嘉庆帝大怒,震怒之下,立即革去和珅在朝中的一切职务,扣押他巨额家产,并将他狱中伺候,准备绳之以法。朝野一片哗然,但见和珅骄横已久,今日遭此命运,亦属不胜其罪。

诚然,和珅在乾隆治世后期一手遮天,独攬大权,做尽了暴虐淫威之事。但他权倾朝野,骄奢淫逸,罄竹难书,确实罪有应得。尤其是在乾隆帝驾崩后,作为遗臣,他理应以身作则,但他却不思悔改,仍我行我素,这确实罪无可恕。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面对如此凶残的命运,和珅虽然一度梗头气狠,狡辩自己无罪。但嘉庆帝已有决断,誓要以身殄之以谢天下,和珅最终败走麟阙,遭受审问拷打。

临终前乾隆的奇怪举措

在和珅被囚禁审讯期间,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了。乾隆帝赏赐给他一道"保命诏书",上面只写了三个字:"留全尸"。

乾隆对和珅素来宠信有加,这点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和珅在嘉庆帝手下身陷囹圄时,乾隆帝仍然念着他们过往的情分,下诏要求"留全尸"。这三个字引起了无数猜测和议论。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有人认为,这是乾隆帝最后的慈悲,不忍处死和珅这个重臣。也有人说,乾隆帝是要求嘉庆帝不可伤残和珅的尸身,以示最后的怜惜。还有人猜测,这其中另有深意,或许是暗示什么。

不过,从结果来看,这道诏书并未能改变和珅的命运。嘉庆帝虽然没有凌迟和珅的尸体,但仍然判处和珅绞刑,最终是被当街行凶处死了。和珅看到这道诏书之后,反倒更加绝望和痛苦,因为他认为这再次证明了乾隆对自己的偏爱,内心充满自责和悔恨。

和珅原本还抱有一线生机,期待乾隆帝能够开恩,但看到这道只写三个字的诏书,他顿时失去了一切希望。最终在绝望中,和珅含冤自尽,结束了他这一生的权傥富贵。

这道奇特的"留全尸"诏书,成为和珅人生的最后一个谜团,引发了无尽的猜测和推论。不过,这三个字最终也未能改变和珅覆灭的命运,反而让他在临终前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了3个字:留全尸

权力篷下的人生轨迹

和珅的一生,可谓是权力篷下的一个缩影。他起自贫寒,凭借出众的才华得到乾隆帝的赏识;后又因侍奉有方,迅速高升为宠臣,一手遮天。可是权力和财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诱惑,使他逐渐堕落腐化,行事失德,最终酿下大错,遭到严惩。

起初和珅出身寒微,家道中落,却勤奋好学,深得乾隆帝赏识。乾隆视他为宠臣,交托重权,使他在朝中做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可谓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只可惜,这份得来不易的权力让和珅迷失了方向,逐步沦为一个昏庸腐败的酷吏。

和珅在位期间,贪污掠夺,克扣军饷,诈捐敛财。更有甚者,他还打击异己,陷害清流,罪行罄竹难书。这样的行径不仅败坏了吏治,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最令人痛心的是,和珅明知自己所为非为,却仍旧我行我素,浑然无悔。

虽然乾隆帝一度宠信有加,但在嘉庆帝执政后,和珅的罪行还是被铁证如山地供出。面临绞刑的命运,乾隆帝颁下最后那道"留全尸"的诏书,或许是最后一点怜惜吧。不过这份怜惜,并未能挽救和珅的命运,反而让他在临终前更加绝望痛苦。

结尾

和珅的人生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权力是把双刃剑,给人以机遇,也带来诱惑。和珅本是一介书生,却在权力的诱惑下渐渐堕落,最后酿下大错遭到严惩。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权势滥用之下的一个缩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