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文|十三姐

我的新学期已经开学好多天了,我这心里像吃了一条草履虫,有一种如单细胞一般简单的复杂感。

这学期上的课叫「发展心理学进阶」,高不高级?啥叫进阶,就是看起来好像教授讲了很多东西但课后一点也想不起来学了啥的意思......

有点像十三姐夫给我讲数学题,主打一个“反正我搞不太懂,也不能让你搞懂”。

先说个好消息,我现在已经体会到了“老油条”的快感。以前是离作业截止日期还剩三天我就慌不择路,哪怕熬夜也要赶紧做完。现在是明天就截止了,我今天还没开始写,且内心平静。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没有过不去的坎,所有作业都将会在deadline之前被完成。以前我也不太信,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自从看过我儿子这么多年寒暑假都是这个节奏,不管你多慌,人家日子都能一样过,什么作业不作业的吧...害...就那么回事儿......

因此这个暑假的结尾母慈子孝,感谢我的教授,让我没法催儿子赶作业了,免得他反问一句:你自己作业写完了吗?

彼此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再说说我对作业的感情,其实已经开始复杂了。

学这个心理学给自己找罪受,本来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结果没想到啊,这玩意学起来骑虎难下,提升没提升也不好说,倒是给我吃了很多后悔药啊。

反正自打开始学心理学,我经常要反思过去的失败和无知,以及为错过了的那些关键时期追悔莫及。尤其是现在正在学的「发展心理学」,我看这门课不如把名字改成「原来孩子应该这么带啊」......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每次上课都会令我捶胸顿足,掐着大腿感慨:要是早点学过这个 我就不生了 我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了。

为了写作业要查很多文献,每看一个文献我都会想:要不生个三胎吧,把带娃这件事再重新来一遍!

后来一想,不对啊,我连二胎都没有。

但我潜意识里知道,仅有二胎是不够的,三胎是起步水平,这样的话我的三个孩子就有了明确的人生价值:老大用来制造遗憾,老二用来套用公式试错,老三用来形成正确模板。

对,至少三个,少一个都不够我用的。

若干年后我还能把老大老二老三进行对比,然后写一本旷世之作,书名就叫《一个不如一个,照书养不如当猪养》......

我这个想法大概有点悲观了,肯定有乐观的朋友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要不还是请乐观的朋友们先去生三胎吧。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这周我的作业题目是「生命发展理论的研究」。呵呵,就这么一句话,感觉像是仅仅给我画了一个太阳系的草图,就让我谈谈移居开普勒452b星球的计划。又庞大又细节,又笼统又具体,又渺茫又现实......弄得我是又想哭又想笑。

十三姐夫主动提出给我翻译文献,我还喜滋滋的。我就把我要论述的文献发给了他。24小时之后,他翻译完了一段,而且是一段没什么用的提纲。

而我用我的Deep L翻译看文献,两小时就看完了全篇17页,效率是他的816倍。

学习使人拥有理智的勇敢,我现在不光想生三胎,还想给三胎分别找三个不同的父亲,毕竟第一个已经是反面教材了。

但又一想,这个好歹会修扫地机器人,下一个可能还不如这个。看来我还是太悲观了,还是让乐观的朋友再找一个吧。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说回写作业,众所周知哪有学习不吃苦头的,我上课,看书,找文献,吭哧吭哧,还没开始写作业,心里已经拔凉拔凉的了,越学越想再生一个。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经常胡说八道,尤其是他那些儿童性驱力啊啥的我都不服气,但是他的有些理论我是同意的,比如童年时候的很多发展缺陷会导致成年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说我焦虑不焦虑。

我回想了我儿子长大的过程之潦草,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他还真是命大。

重点是,自打我的内心被这些理论霸占,我面对儿子时的立场就不一样了。

比如以前我可以张口就来批评他各种毛病,现在我开口之前得先展开一段大约3万多字的文献级自我反思,这个小孩的这些缺点,一半来自于遗传他爹的基因,另一半肯定有我的过失。

他作业还没做完也许是幼儿期没训练好他关于本我自我与超我的认知?

他学习不够上进也许是学龄期没锻炼他的主观能动性?

他拖泥带水也许是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关键期没让他意识到效率的重要?

他的想法很难琢磨也许是童年时没训练好主动发展的连续性?

他作息没有规律也许是学前期错过了稳定性与可塑性培养的敏感期?

他不听我的也许是儿童期攻击驱力残留导致了叛逆?

他一点也不为作业着急也许是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内在认知从而导致消极战胜了积极?

我站在儿子的面前,脑海中出现了四十多个心理学家的脸,伴随着一万多匹羊驼从我的甲状腺飞奔而过,我选择了转身离开,默默退下。

感谢心理学家,你们的那些理论虽然我还没能用上,但我学会了闭嘴。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如果早点跟斯金纳学习行为主义操作条件反射就好了。

如果早点知道埃里克森的冲突解决方式就好了。

如果早点看过班杜拉的强化与惩罚理论就好了。

如果早点师从皮亚杰,什么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都尽在掌握,那我儿子会不会早就成了天才......

呃......看起来一个女人掌握了那么多心理学知识后应该更会当妈了......实际上一个女人掌握了那么多心理学知识后会觉得这个妈算是白当了。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心理学大师告诉我们,一个人童年时期适应环境变化尤其是适应逆境的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心理韧性。

我一想,我儿子小时候大概是没啥逆境,完了,这孩子以后韧性不够了。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多锻炼一下他的耐挫力,对他凶一点,让他早点知道社会的险恶,摸爬滚打,棍棒出孝子......

也不对,可班杜拉又说韧性需要温暖的家庭环境与呵护。

好难啊,又要温暖,又要逆境。

不过再一想,这不就是我吗,一会河东狮吼(制造逆境),一会亲亲抱抱举高高(家庭温暖),这不已经是在按照心理学家的要求办了嘛,我估计就算再生一个两个、十个八个,基本上也都是这样......

我说这些心理学家怎么整天吵来吵去的呢,说的都有道理,拼到一块儿简直就是神经病。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所以啊,理论始终是理论,道理我都懂可还是带不好一个娃。

把育儿理论学好的最主要用途也许就是给别人指明方向,至于自己嘛,俗话说得好:差生文具多,左一个理论右一个法则,就是因为准备的条条框框太多了,带娃可能更不行了。

但值得欣慰的是,大师们也说了,人是毕生发展的。有个东西叫「巴尔提斯生命全程七大法则」,说来说去就是人一辈子都在发展,从胚胎到死亡,没停过发展,而且每个发展都跟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

这就好办了嘛,成功夸夸自己,失败赖大环境。

咱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就算小时候发展得没有很棒,留有遗憾,长大后也可以通过各种习得啊、纠正啊、认知回归啊啥的继续发展。

这我就更爱听了,再翻译成一句你们爱听的:你的孩子今天不是学霸,不代表明天成不了学霸。也有可能跟我一样,三四十岁才成为学霸啊,反正毕生发展嘛!

不过万物皆有深意,比如看看我们这门课的封面:

每做一次作业,都想生个三胎

看懂了吧,发展心理学的封面上只呈现着女人的发展,她们从儿童到少女再到为人母再到老去......

为啥没有男人呢?说明只有女人的发展才是毕生的,而且不光要自己毕生发展,还要琢磨怎么学好心理学让孩子也更好地发展,而男人发展不发展、发展到啥时候截止都不重要了。

现在开始明白那句话了:男人至死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