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朋友的儿子今年18岁,刚参加完高考。

填志愿的时候,她想让儿子报离家近一点的大学,但她儿子在所有可选择的大学中,执意选了离家最远的一个。

当时她以为是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心理,便没想太多。

直到有天给儿子换新手机时,她无意间看到了她儿子这几年屏蔽掉她发的朋友圈,才明白真相:

“最近很丧,被老师责骂,被同学排挤,考试成绩也下降了。很难过,好想和妈妈聊聊。不过还是算了吧,她一定又会说你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长大好累,没有人可以理解你的辛苦和压力。甚至你的父母,也只会在你求助时否定你,打击你。”

“以后一定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做一个新的我自己,可以软弱,可以不强大,不用在受挫时被指责,被要求反省。”

“大人永远不会理解我们,只会要求我们。很想反抗,但反抗不了。算了,也许我长大,也变成大人了,就会和他们一样了吧。”

她说,刚看完儿子的朋友圈时,她又心疼又不解。

自己确实在每次在孩子遇到困难,向她求助的时候,都会让孩子自己解决。

可这也是为了锻炼他的抗挫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自己什么都帮他,顺着他,那他将来长大了,到了社会上,谁又会惯着他。

她真的是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苦心,竟成了儿子想要逃离自己的借口。

公众号@徐慢慢心理话的一篇文章中曾写过一个观点:

“好父母解决问题,坏父母解决孩子。有些父母在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有些父母在和问题一起‘解决’孩子。”

当孩子受挫,向父母求助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被父母推开,去独自面对困难,而是想要从父母处寻求到安慰和帮助。

每个孩子,都期待得到父母的正面回应。

如果一直向父母求助无门,孩子便会封闭自己的心,直到父母再也叩不开这扇沟通的门。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挫折,给了孩子最消极的情绪体验

前段时间,送女儿上兴趣课。

打比赛的时候,她不小心把手蹭破了一点皮。在检查只是一点小伤后,我让她自己去找教练要创可贴。

看她扭扭捏捏,想让我帮她去问,我生气道:“怎么永远都这么胆小,还要让妈妈帮你。自己想办法,要是不去,就自己疼着。”

结果,我越说,她越退缩,她越退缩,我越生气。

好在旁边一位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先别急着发火,她可能不是胆小,也许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问。”

冷静下来后,我蹲到女儿身旁先抱了抱她,问她是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对教练说。

话刚出口,女儿立马委屈地趴在我肩头哭起来:“对不起妈妈,我错了,我不是不敢去。我忘记新教练姓什么了,不知道该怎么叫他。”

我用简单粗暴的“你自己想办法”打发了她,在她不愿意去时,直接把她定性为“又和以前一样胆小”,却没有耐心多了解一下她不想去的真实原因。

让我感到受挫的,是她没有按照我的期待来,让她感到受挫的,是她没有达到妈妈的期待。

你看,孩子的体验和理解,和父母完全不同步。

正如那句话所说,父母在乎孩子的态度,孩子在乎父母的情绪。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第一个想到求助的对象是父母。

而此时,父母的情绪状态,决定了他们面对这个难题的态度。

挫折,不是一件事的发生,而是一件无法达到预期的事情发生时,孩子感受到的负面情绪。

挫折不会压垮孩子,挫折引发的情绪,才会让孩子经历真正的绝望。

用同理心共情孩子面对挫折时的负面情绪,用耐心引导孩子解决挫折,你和孩子之间,才能建立信任和依赖。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挫折的分量,不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添加

郭麒麟的父亲郭德纲,一直以自己对儿子的挫折教育引以为豪,他认为将孩子的自尊打压到底,在家里把所有的挫折都经历遍了,走出去时,孩子才能更强大。

可是,在很多次采访中,郭麒麟却说:

“我从小对什么事都不报任何期待,什么事我都会先想到最丧的结果。”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孩子需要经历挫折,但不需要刻意地接受挫折打压。

适度挫折是经历,过度挫折是压力。

网上看过一个新闻。

一位爸爸为了给不好好学习玩手机的女儿一点教训,把她送到了戒网瘾学校,扬言要让女儿好好受受苦。

在女儿多次向他求助,并表示自己遭受到了虐待时,爸爸都直接拒绝,表示她如果不学乖就不许回来。

果然,从戒网瘾学校回来后,女儿变得非常“听话”,爸爸觉得特别满意。可不到一段时间,就发现女儿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经常自残,甚至有自杀倾向。

很多父母应该都有过经验,孩子爱玩手机不爱学习,有时候真不是网瘾的问题,有可能是学习能力不强有了挫败感,有可能是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也有可能是父母的行为影响了他们的习惯,原因有很多种。

但如果父母只是用极端的方式解决孩子正常遇到的困境,那真正的问题依然存在,只会让孩子假装学“乖”,迫于强权不敢违逆父母而已。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中途总会有各种问题出现,总不能出一次问题,就来一次紧急“灭火”。这样,即使“火”当时灭了,但火种依然在,总会在某一天,将一切燃烧殆尽。

心理学家贺奇峰有次被受访者问到:

“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一点情绪就要死要活,是不是因为逆商太低了?”

他果断回答:

“没有!不是现在的孩子耐挫能力差,是他们遭受的挫折、打击太多了。现在的孩子有压力只能自己扛,他们经受的是高强度KPI的考核,换谁都会疯。父母教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才叫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制造挫折。”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被批评、冤枉、伤害、讨厌、嫌弃、孤立、抛弃、排挤……

他们要面对的挫折,无处不在。

真的不需要父母再去帮他们人为增添挫折的重量了。

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挫折中去学习如何成长,就已经很好了。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挫折,才是真正大格局的教育

什么样的挫折教育,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书籍《精准回应》从四个角度做了总结:

1、“逆商”,才是孩子对抗挫折的最佳方式

“逆商”一词,最早由保罗·斯托兹提出,他认为应该从4个方面提升逆商:

控制——对局面的掌控能力;

归因——遇到挫折时是否能主动承担责任;

延伸——控制挫折引发的后果;

忍耐——能在逆境中坚持不放弃。

逆商越高的孩子,越能从逆境中得到成长。

最近,一篇《再创业!新东方文旅!》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很多网友说,俞敏洪完美诠释了什么是逆商。

而一切追根溯源,答案就在他的童年时期母亲对他的养育中。

当年,俞敏洪高考失利,他的母亲四处打听哪里有补习班,连日蹲点找到补习班后,冒着大雨,摔了一身泥泞回家告诉他可以去补习了时,他第一次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重新坚韧地生长。

儿时母亲给他的烙印,催生出了他如今一次次地重新绽放。

2、分层设定目标

有段时间,我一直发愁女儿的投篮问题,想不通为什么她老投不进球,她自己也经常为此懊恼。

后来偶然一次,我坐在球场旁的地垫上,和女儿的视线齐平后,突然发现,之前我看着很低的篮筐,在她的眼里非常高。

原来不是她做不到,是她面对的目标太大了。

打败孩子的,有时候是目标设置过远、过大,在孩子努力后,还看不到希望时,产生挫败感。

《精准回应》中也写道:“在许多身处困境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并非不想改变,而是不了解改变的过程。”

当孩子面对了一个我们以为能轻松完成的目标时,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

《动机心理学》中曾提到过“递增论”,它认为人的能力,随着时间和次数的推移,是可以被加强塑造的。

大的目标,拆解成小的目标,分阶段完成,分阶段积累经验,用每一次的进步和成就,给孩子去积攒朝下一个目标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3、父母首先要面对自己的挫败感

电影《幸福来敲门》中,男主事业失败,妻子离他而去,两次因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门。

无处可去的他,只能带着儿子睡在公共厕所里。

即使遇到了这么多的困境,他依然能在儿子提出困惑时,用以身作则告诉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梦想,就去捍卫它。”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写过,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先界定自己,再界定孩子。

父母对外界的不安,会延伸到孩子身上。

挫折教育的源头,是父母如何处理好自己心中的挫败感,不让它蔓延到孩子的身上。

4、爱,才能催生孩子越挫越勇的能力

我的一个学生,每次提起她,都让我觉得既心酸又欣慰。

这个学生的父母是在她读高一时因为一场意外离开的。

当时得知噩耗后,我很担心她的状态,经常多方面打听关注她的情况。

直到后来看到她写的一段作文,我才彻底放下心:

“父母的爱,是生命赋予我最大的意义。

当我孤单无助时,当我迷茫彷徨时……我会紧紧抱住自己,一如他们当年在我身边。

我听得到他们的轻语,看得到他们的微笑,触碰得到他们的温度……我知道,我在用自己的拥抱,重复回忆他们的爱。

这些爱一直都在,让我有了独自好好走下去的勇气。”

父母的爱,是可以给孩子力量的。

抗挫力,不是摔倒后不能哭,而是摔倒后,曾经或现在,都能有地方可以哭。

翻看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

写在最后:

网上有一段话,每次看到都会破防:

“多给孩子一些爱吧,

他们也会长大,也会在某一天,和我们一样,经历数不清的痛苦、失败、绝望。

他们也会疼,也会哭。

趁他们还小,多抱一抱他们,多给一些爱和安全感。

这些,都会在他们长大后,生成荆棘丛中守护他们的堡垒。”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自然而然遇到的困境中,教会孩子如何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不让孩子在挫折中内耗。

是他们未来能在父母用爱筑建的安全感中,成长为一个心有所依,无所无惧的人。

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

严而有爱,宽而有度,自然成长,因势利导,便是挫折教育的终极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