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迅出生一百四十年后|杨洋:鲁迅精神、鲁迅方向等

作者:澎湃新闻

杨洋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9月28日上午,上海市协会在文艺厅召开座谈会,上海各界学者、鲁迅研究专家代表、作家代表、评论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鲁迅的作品和精神启示。鲁迅科研专家代表杨洋、于元宝、作家和评论家代表滕小兰、黄平和青年大学生代表与会。

鲁迅出生一百四十年后|杨洋:鲁迅精神、鲁迅方向等

浙江省绍兴鲁迅楼。人物视觉信息图

几乎每隔几年,我们就会聚集在一起缅怀鲁迅先生,面对我们所有尊敬的长辈,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思念。今天也不例外。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再次向鲁迅先生致敬,并告诉我们这些年来我们的想法。

20世纪鲁迅先生在中国的诞生,是一个文化奇迹。以前没有这样的人物,从那以后也很少,他的同时代人,郭沫若、毛墩、老舍、巴金等一大批优秀作家,都与他们一起创作了中国新文学的精彩表演。但与他们不同的是,鲁迅并没有像他的许多文学朋友那样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的成立,也没有经历过随后的岁月。但他55岁的人生脉络,创造了中国文学领域最强大、最辉煌的文学坐标。如果说我们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其他绅士们在长江如急流、如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经历极其曲折、精彩、无比丰富,那么鲁迅先生更像是中产阶级在危险滩滩急流中的一根柱子。他坚强无所畏惧,在风浪面前从不退缩。他就像一座山谷,指引着中国文学的大河,千载难逢地回到大海,他就像一颗星星,给那些在黑暗中寻求帮助的人以信心和希望的广大读者,他就像大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精神世界。他的文字深邃而宽广,具有超越言语的力量和温暖。他是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一个创造中国现代文学新形式的圣人,但人们喜欢称他为"大先生"。所谓大,就是"得到大和小"。

他有一个巨大的头脑。早年,江南镇"走出去,逃离小世界",告别了"读书应走"的传统道路,去金陵学习,然后穿越东方到日本学习医学。一路走来,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生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他遇到了张太言,藤野先生这样一位精神导师,让徐守轩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学,回到家乡后,他加入了"新青年"阵营,出版了《广告狂人日记》,与陈独秀、李大昭等人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运动,这在文学道路上一毛而不能收藏。鲁迅是作家,但他不是唱风造月的作家,也不是追求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用文学奉献一生改善社会的文学实践者。他说,他的小说的源头,"更多的是来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意在揭露苦难,吸引治愈的目光。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批判,展现了作者的敏感和现代视野。就像《广告狂人日记》中对疯子心理的描述,像《祝福》给项林轩的举止被俘虏后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像《故乡》对少年跳土和大人跳土的比较,像《孔一吉》落入社会底层的读者的同情和悲伤, 这些文学探索,展现了鲁迅在社会批判中的自觉意识。它不仅构成了中国新文学最强大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亮点,而且大大增强了新文学的文化性和社会影响力。在鲁迅作品的影响下,小说不再是"雕刻虫子",人们不再把"小说"看成是"免费书",而是作为人生的教科书,"为人生"文学,是"国家大业",值得人们用一辈子去投身伟大的事业。

我们无法想象,在那场风雨飘摇的万马奇奇安旧中国,会诞生在天上,诞生像鲁迅这样世界上最独特、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被许多人欣赏的现代文化奇观,也是20世纪现代中国文化中最引以为傲的地方。1937年10月,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公学校发表演讲,将鲁迅比作孔子,称赞鲁迅为"中国第一圣人"、"现代中国圣人"。

鲁迅的"看得远,见真话",政治眼光、不妥协的奋斗精神和勇士般的牺牲精神,这三个特点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中的"鲁迅精神"。在1940年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再次谈到作为中国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的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主人,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骨头和骨头,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情的民族英雄,代表着全国大多数,走向敌人。鲁迅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对《鲁迅精神》和《鲁迅的方向》的引用,几乎成了对鲁迅评价的结论,影响了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引用鲁迅的话,同意"时代散文,还有鲁迅的笔法"。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毛盾等与鲁迅并肩作战的文学巨匠,在纪念鲁迅的各种会议上,强调"鲁迅方向"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解释和丰富"鲁迅精神",不断赋予"鲁迅精神"和"鲁迅方向"与时代的内涵。1981年9月,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周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坚持鲁迅文化方向,弘扬鲁迅战斗传统"的讲话。他强调,像鲁迅这样的伟大人物"是在大变革的时代形成的,是革命斗争造就的"。"改革开放时代,鲁迅的名字再次被叫响,我们将把重读鲁迅与思考中国社会变迁的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鲁迅的话题,总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想内涵。1980年,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筹备会议上,中央负责思想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提出了一个仍然值得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纪念鲁迅》的演讲中,他认为纪念鲁迅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现象,我们常常怀念鲁迅,不断强调鲁迅的精神,但得到的研究成果能否与鲁迅的文学史相媲美, 文化史、思想史地位?作为读者,他希望鲁迅的研究视野更广阔一点,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严谨,不要把鲁迅与时代分开,不要把鲁迅与同时代人分开,不要把鲁迅的文学生涯看成是鲁迅的结局。他认为,鲁迅留下了许多艰难的成就,但"所谓难以达到,不是说不达到,不是说不超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文学的发展,我们一定得出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鲁迅本人并不这么看。"

其实,在鲁迅的学习和研究中,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突破禁区,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学术成果。以上海为例,赵景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简史》丰富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的素材,从而在鲁迅小说史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了中国小说史的研究。王元华先生对鲁迅的思考贯穿了他晚年的思路,他出版了《鲁迅研究的几点思想》、《鲁迅与泰燕》、《谈鲁迅与泰燕》、《鲁迅与周作人》和《鲁迅曲折历程》等,从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角度梳理了鲁迅思想的源头, 包括许多新的理论思想。在《谈<死的>》中,钱古荣先生对鲁迅小说《伤死》的文字诠释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丰收》杂志刊登了冯玉才、张培恒先生对鲁迅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反驳文章,启发了新世纪的文学爱好者重新评估鲁迅的反传统态度。在上海戏剧舞台上,许多改编自鲁迅作品的舞台剧在新世纪上演,如肢体剧《选剑》和波兰导演鲁帕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广告狂人日记》。在语言教学方面,鲁迅的作品一直伴随着汉语教育,虽然选择鲁迅的作品有多少问题,在语言教育领域引起了讨论,但对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年轻读者来说,鲁迅的名字并不陌生。

鲁迅先生批评"民族性格",但这种批评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而是意识形态的抛弃和自我更新。他一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信心,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充满热情。你对中文失去信心了吗?在《鲁迅》等文章中,不仅赞扬了中国人勤奋的务实精神,也表达了对"中国骨干"的信心和希望。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鲁迅精神和鲁迅传统在中国文化建设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在上海期间,习近平参观了他担任总书记的鲁迅纪念馆,并经常在全国文艺研讨会和各种重要会议上的演讲中引用鲁迅的作品。近年来,鲁迅等现代作家的宣传力较以往有所加强,特别是在中小学的汉语教科书中,鲁迅等作家的作品数量被选定,有保障。因此,在信息量巨大的今天,鲁迅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相反,我们感受到精神上的充实,因为我们与鲁迅的亲近,因为阅读鲁迅,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

值此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我们对鲁迅先生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感情,我们想和鲁迅先生交流一下。我想这应该是鲁迅的精神魅力。

负责编辑:梁佳

校对:石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