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财对话独家专访杨洋: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将举办一场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冰雪运动,全国各地都将举办一届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希望能帮助运动员成为更好的冠军,奥运应该促进社会发展。

作者:王琦 78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石石从上海报道

2021年9月7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将持续150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北京奥组委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如此,北京冬奥会的准备工作仍在进行中。截至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全部12个比赛场馆已落成,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的整个准备工作非常满意。"

作为中国冬奥会首位金牌得主,杨洋是中国冰雪运动全面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2002年2月16日,杨洋荣获中国冬奥会第一枚金牌,让更多人了解冰雪运动,2015年7月31日,她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申奥会,帮助冬奥会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明确提出了"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让3亿人参加冰雪"的愿景。根据《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2019冰雪季中国冰雪游客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同比增长13.7%。

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催化剂"。杨洋向记者指出,随着近年来工作的进展,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商业推广,各级推广,"冰雪3亿人"的目标基本即将实现。

除了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杨洋还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体育组织,为中国体育发声,也为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发声。在成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后,杨希望启动一个关于兴奋剂的随行人员项目,以便他们能够认识到兴奋剂的危险,并更好地支持他们的运动员成为更好的冠军。

<H1级"pgc-h-arrow-right">雪上运动已传遍全国</h1>

21世纪:距离你赢得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在北京举办冬奥会,整整20年了。你有没有想过冬奥会来到我们的祖国?

杨洋:我想了想,我一直都想。但我从未想过它会这么快发生,很荣幸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21世纪:过去20年来,中国冰雪运动取得了哪些进展?

杨洋:近20年来,我认为冬奥会第一次"零"突破,让大家开始了解冬日运动,因为毕竟冬季运动还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的。当我们还是运动员的时候,冬季运动集中在黑省和吉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方逐渐开始有溜冰场、溜冰的孩子。北京在成功申办冬奥会时,也提出了"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整个冰雪运动热潮澎湃。很多现场设施正在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许多年轻人和儿童将滑冰视为一项时尚运动,不仅是竞技运动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21世纪:刚才提到的"3亿人在冰雪上"的目标如何?

杨洋:我想,当我们第一次提出"冰雪3亿人"的目标时,全世界还是相当惊讶,甚至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景持怀疑态度。随着这些年工作的进展,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商业推广,在各级的推广,在今年年初,这一目标已接近实现。每个人都非常有信心这个目标将在冬季奥运会之前实现,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在我看来,冰雪运动的发展在冬奥会后会有更多的空间,因为我相信一届奥运会会让人看到截然不同的冬季运动。尤其是雪上运动,在我们申办冬奥会之前,中国有1/3的项目还没有开展,那么通过冬奥会,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冬奥项目,会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因此,我认为冬奥会后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1世纪:你是如何在南方推广冰雪运动的?

杨洋:我们刚来上海的时候,在体育推广上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与很多电视台沟通,做了很多线下活动,请一些学校来体验等等,慢慢地,冰雪运动在上海开始有了一些基础。目前,上海的冰雪运动应该很发达。与疫情爆发前一样,上海举办短道速滑世界杯已有10多年,还举办过花样滑冰世锦赛、短道速滑世锦赛,以及上海自己的综合性冰上运动赛事"上海杯"。这些活动也让更多的上海原住民和南方人了解冰上运动。

21世纪:我们知道"冬奥效应"是短期的,那么冬奥会之后,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杨洋: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这些场馆的未来使用、环保等都提前规划好了。因此,在冬奥会之后,这些场馆大部分都会被普通人使用,这对未来冰雪运动的推广非常重要。

此外,该计划还包括人才培养。这种人才不仅是运动员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冰雪运动经理、赛事组织者、组织者等的培养,这些对于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非常非常重要。

21世纪: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呢?喜欢文化和体育产业吗?

杨洋:我不是专家。我经营着一个非常小的俱乐部,但我总是觉得要成为人们想要的,想他们想要什么,为他们服务。我一直认为,体育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支持年轻人的成长,成为他们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在业务推广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并通过商业手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国经济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普通人生活的幸福指数有待提高,锻炼是一个好办法。因此,体育产业可以为提高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和健康健康做出一些贡献。这是它最大的商业价值。

<"pgc-h-right-arrow">将举办一届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季奥运会</h1>

"21世纪":北京冬奥会的总体准备情况如何?

杨洋:我们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按照我们之前给出的赛程,进入了赛事的筹备阶段,每个场馆都有自己的运营团队。我们在年初做了一个测试活动,由于疫情爆发,一些测试赛被取消了,今年冬天将在各个场地进行测试赛,再次测试我们的跑步团队。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的整个准备工作非常满意。

《21世纪》:我们非常关注北京冬奥会防疫工作,现在有什么计划?

杨洋:具体方案还在与国际组织沟通。我们的原则是首先确保我们的运动员和整个城市的安全。防疫工作既安全又科学,也要保证运动员的地位。比如,我们普通人出国后从14天的隔离中归来,但这样的策略对运动员来说肯定是不好的,因为他们想保证比赛的状态。因此,如何保证自己的竞争地位,也要保证安全,从操作层面看,防疫工作确实相当复杂。我们称之为"泡沫管理",内部和外部都会有不同层次的"泡沫",以最终确保运动员和公民的安全。我们预计北京冬奥会将迎来观众,但疫情的爆发是不确定和动态的。我不确定会有观众,只是这是一个好的愿望。

21世纪:这次你也去了东京奥运会。您认为东京奥运会的预防工作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吗?

杨洋:北京冬奥组委去了30多人,还在现场学习和了解了整个东京奥运会的运作情况,因为除了防疫政策,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些变化。我相信我们都带回了最好和最及时的信息。

此外,从国际奥委会来看,他们通过东京奥运会的实际运作,北京冬奥会也将对筹备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当然是开放的,将确保我们防疫工作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此外,我们将根据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尽可能做到安全,同时也要确保运动员感受到自己的竞技状态是最好的保证。

21世纪:当你六年前发表声明时,你提出要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这件作品进展如何?

杨洋:从申办之初,我们就提出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了运动员委员会,由19名运动员组成,其中乒乓球的王伟和射击杜力两名夏季运动员,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补充夏季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经验。此外,我们还有两名残奥会运动员,他们将分享他们参加残奥会的经验。我们的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不时与各部门沟通,以便在筹备过程中将运动员的需求充分传达给组委会。在准备过程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细节或了解运动员的想法,您也可以及时与我们沟通,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我们的每个运动员委员会成员都非常活跃,因为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得到反映。

21世纪:作为北京冬奥会健委主席,在北京冬奥会150天倒计时之际,您想对全世界运动员说些什么?

杨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希望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在过去的五六年准备中,我们一直秉承这一理念。因此,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我们都期待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来到我国。我们也非常自豪地说,我们非常有信心为这些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比赛环境,我们期待他们在中国达到最好和最酷的比赛条件。我相信,它将影响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儿童和冰上爱好者参加冰雪运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21世纪":北京冬奥会会有什么中国特色呈现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吗?

杨洋:北京奥运会恰逢农历新年。虽然有些活动可能会因为疫情而简化,但他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新年文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所以我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所有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感受到中国新年文化。

<h1级"pgc-h-right-arrow">希望帮助运动员成为更好的冠军</h1>

21世纪:退休后,您加入多个国际组织成为会员的原因是什么?

杨洋:当运动员时,对国际组织的评价真的很模糊。我记得我第一次作为运动员代表参加国际田联会议时,有些人不知道我能扮演什么角色。因为这不像我们的文化,所以当国际田联主席、副主席和一些成员坐在一起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茶歇期间,我特意问董事长:"我们能做什么?"董事长回答我说:"这是你的项目,你告诉我,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当我听到它时,我立即感受到了主人翁感。当你在国际组织中制定规则时,你会觉得你可以首先传达运动员的需求。就中国运动员而言,我也觉得,在制定规则时,我们需要自己的人民代表中国大声疾呼。之后,我去了国际奥委会,现在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从原来的中国之声,到现在的体育大家庭之声。作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副主席,我是体育大家庭的代表,需要让更多的运动员为成为干净的运动员而感到自豪才能获胜。与此同时,运动员需要相信,我们的系统保证了他们公平的竞争环境。

每个阶段都会感觉不同,但我一直觉得有机会参加是非常幸运的。毕竟,体育帮助我成长,在退休后有机会做点什么真是太幸运了。

21世纪:在2020年初担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是什么样的工作?

杨洋: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职责是保护和保障体育运动的纯洁性,保护干净运动员的权益。这是我们的主要责任。此外,在整个反兴奋剂工作中,我们制定了标准。通过我们制定的这一标准,可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21世纪:疫情会影响整个反兴奋剂运动吗?

杨洋:有影响,确实有一段时间整个反兴奋剂工作无法开展。但是,换句话说,实际影响并不是那么绝对。在东京奥运会之前,我们进行了历史上最多的放映。到目前为止,东京奥运会上只有少数兴奋剂检测呈阳性。

疫情期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奥委会重新制定了世界反兴奋剂教育标准。标准是希望运动员从成为运动员的那一刻起就了解反兴奋剂,而不是在进行尿液检查时意识到兴奋剂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主动,兴奋剂说不。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一些在线培训计划,让年轻人从价值观的角度了解成为真正冠军的重要性。

21世纪:我认为反兴奋剂不仅仅是运动员的问题,也是整个团队的问题。这件作品中有什么作品吗?

杨洋:我坚信,运动员的随行人员在反兴奋剂工作中非常重要。虽然这两年都在网上,但我一直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保持联系,希望启动一个关于兴奋剂的随行人员项目。运动员的随行人员是指他的安全团队,包括父母,教练,领导者,队医等。我们希望他们认识到兴奋剂的危险,并更好地支持他们的运动员在未来成为更好的冠军。因此,我一直认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是我任期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1世纪:根据您多年的国际组织经验,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促进中国体育与国际组织的交流?

杨洋:我认为中国体育是一个在中国各项事业中相对较早国际化的产业,因为中国在融入国际比赛行列和参与各级比赛方面相对较早。此外,我们多年来一直参与国际组织的事务,例如国际奥委会,现在有三名成员,许多其他像我一样的人曾在其他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

虽然我们作为中国官员在联合国的代表,但我们更像是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然后是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然而,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真的为我的前任或中国人感到自豪,他们和我一样,目前正在国际组织工作,因为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努力。

因为爱情,我们都没有遗憾,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国际组织知道,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困难,但我们在国际组织中与之合作的人却如此敬业,这是最优秀中国人形象的体现。

"21世纪":我认为中国的体育越来越开放,不仅会走出去,还会引进外国教练和运动员来参与中国体育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杨洋:体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无论是国际组织的交流,还是国际人才的交流。北京冬奥组委除了邀请大量外籍教师帮助我们提高一些初出茅庐的项目水平外,还邀请了相当多的外国专家,包括活动组织的人才。我们的一些项目确实起步比较晚,这些外国人才的到来不仅会帮助我们顺利举办冬奥会,还会把他们的技能传授给我们组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当中国未来发展这项运动时,将有大量的人才积累,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

<H1级"pgc-h-right-arrow">奥运会应促进社会发展</h1>

21世纪:你之前也去过东京奥运会。你对这次奥运会印象深刻的时刻是什么?

杨洋:感觉最大还是终于打开了,因为确实是今年的等待,整个体育界还是挺着急的。我很难想象那些运动员和教练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其实这种坚持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但在东京奥运会之前可能不知道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在开幕式上,很多人都很感动,我也是。

此外,我认为对于组织者来说,还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每天都有新案例不断涌现,对整个东京组委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相信,最终成功的成功将对他们和我们的体育界产生极大的鼓舞。

这也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一个很好的参考。虽然疫情爆发的关系,没有现场观众,社交活动也大大减少,但我认为我们关注奥运会和参加奥运会的心和行动并不近。

"21世纪":我发现东京奥运会上有很多母级运动员,比如吴景轩、刘红、楚索维金娜等。你觉得这些妈妈级别的参赛者怎么样?

杨洋:时代在变化,在进步。这一进步也给了这些女运动员更多的参赛机会。他们付钱并不容易。我们一直是自己非常善解人意的母亲,但她们仍然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挑战自己的极限。我认为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这并不容易,但如果她有一个好的支持团队,家庭支持,丈夫的支持,孩子的理解,她仍然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也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普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世纪:东京奥运会的另一大亮点是男女旗手,这也是为了促进男女运动员的平等吗?

杨洋:是的,这次其实有很多细节可以感受到,国际奥委会在这方面做了推广,比如男女双旗扛手、女子马拉松颁奖典礼出现在闭幕式上。在奥运会100年的历史中,闭幕式只颁发给男子马拉松,而这一次女子马拉松是在闭幕式上呈现的,由巴赫总统亲自主持。男子马拉松比赛由一名副主席和一名女代表主持。因此,在每一步中,女运动员和男运动员的平等地位都在得到提升。在东京奥运会上,男女的比例是48:51,到巴黎奥运会时应该是50:50。这也是奥运会的价值观之一。事实上,奥运会,它不仅仅是运动员竞争的场地,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是奥运繁荣的重要原因。

21世纪:你自己做了什么来促进运动中的平等和性别平等?

杨洋:我记得刚退役的时候,我非常疲惫,以为以后不会做运动了,因为上届奥运会特别痛苦。退休后,我与一家国际体育组织一起去埃塞俄比亚做志愿者,并将我的最后一枚铜牌捐赠给了该组织。原来我也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但更多的是作为体育明星,这次去埃塞俄比亚,简直就是志愿者身份,跟当地孩子一起做体育活动。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设计和概念性的,所以我第一次感受到体育在社区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贫困社区,没有孩子愿意出来,因为到处都是危险,但有志愿者,他们在当地组织足球队,即使是破旧的草地,但只有一点点清理就可以用作足球场。此外,我还去过盲人学校,和盲人一起踢足球,还去过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在与他们接触时,我突然觉得,体育不仅仅是争夺金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积极面对困难。

东京残奥会刚刚结束。我经常说,我们离残奥会不远了,因为残奥会代表着一个弱势群体。我认为,在文明社会中保护弱势群体必须放在首位。例如,中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如果我们现在开始促进无障碍环境,那么当我们变老时,我们可以自由行动。通过残奥会,我还想做更多的事情来促进可访问性,可访问性意识等。

回到之前说过的弱势群体,包括儿童。我现在有两个孩子,对我们来说,确保他们能够在社区中自由安全地移动非常重要。所以在残奥会的背后,有很多我们想要看到的美丽世界。我参与了这些方面的工作。对我来说,通过这些努力,更加打开了我对体育的理解,而这些理解让我对体育有了更深的热爱。虽然现在必须参加这些工作,但我的心中还是充满了热情。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运气。

南财对话独家专访杨洋: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将举办一场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冰雪运动,全国各地都将举办一届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希望能帮助运动员成为更好的冠军,奥运应该促进社会发展。

主编:于晓娜

记者:诗歌

编辑:陈清梅、李艳霞

监督:致秀芳 方晓福

摄影:沈奥玲 王英旭 陈玉 唐月敏(实习生)

制作:李氏集团

海报:林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芳 来世 黄大勋

产品:南方财经全传媒集团

详情请下载21金融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