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尼采书影里的鲁迅:辑录鲁迅与尼采的若干资料

作者:为天地立文心
尼采书影里的鲁迅:辑录鲁迅与尼采的若干资料

一、"中国的尼采"

鲁迅的头衔很多,人们最熟悉的是"伟大的作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中国第一圣人"。事实上,在他被加冕为祭坛之前,北京的文化界也给了他一顶王冠——"中国的尼采"。

1926年1月30日,作为《晨报》主编的许志摩在编纂陈希玄和周佐人互相攻击的"一堆书信"时,加上一句话:"鲁迅先生的作品太不尊重了,我读得很少,只有三两部小说在《呐喊》集里,最近还因为他在《热风》集里被尊为中国利基人。"(《徐志摩集》第二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5页)这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尼采"的原本。

1941年,鲁迅逝世五周年,孙福元回忆说,"刘塞米农先生给鲁迅先生的共同语言是'托尼主义,魏晋文'。当时的朋友朋友认为这种联合语言是恰当的,鲁迅先生本人也没有反对。所谓的"托尼主义","到"指的是托尔斯泰,"倪"指的是尼采。"(《鲁迅二世先生与三件事》,《作家书屋》,1945年,第71页)人们普遍认为,孙福沅"以前"说过,鲁迅离开北京时,时间和许志墨的文章并不遥远,因为1926年8月鲁迅离开了北京,刘塞农再也没有见过面。

"中国的尼采",虽然没有看到鲁迅的明确否认,但对鲁迅的性格,显然是不会接受的;的确,鲁迅从未自称为"中国的尼采",也从未抢过这样的王冠。无论如何,这些说法表明了鲁迅与尼采之间密切的思想和精神联系。将鲁迅的创作总结为"托尼理论,魏晋的文章",而称鲁迅为"中国的尼采",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说法并没有总结出鲁迅的全部思想和创作。但是,无视鲁迅与尼采的精神联系,或者把它硬化为鲁迅对尼采的拒绝和瓦解,甚至把鲁迅和尼采的明确结盟说成是对尼采的批判,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鲁迅对尼采的翻译

郭沫若指出,20世纪初,也就是清朝末期,很多中国年轻人去日本学习,当时,"尼采思想和德国哲学,在日本学术界是一大磅",而身在日本的鲁迅"在尼采身上被压抑了"。"(郭莫罗文集《文学汇编》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05页)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有很好的德语基础,这为他提供了阅读和翻译德国文学的便利。据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回忆:"鲁迅学德语,但对德国文学没有兴趣。尼采在这里是个例外,"Tsaratuszula"一书已经放在他的书柜里很多年了。(《周佐自编集鲁迅的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7页)

1906年,鲁迅婚后回到日本,并在1907年至1908年间完成了几篇论文。他的《摩洛士丽说》是以尼采引述的开场白,"古代的源头,会寻求春天,会寻求新的源泉。我昆迪,新工作,新春涌在深处,离不远处。"(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他更多的是在《文化偏见》中多次对尼采提出评价。这篇文章应该是他充分接受和阐述尼采思想的代表作品。

1918年,他翻译了尼采的"Tsarobasdero's Introduction"(现在翻译为"Charlatustra"),这是该书第一卷《序言》的前三节。作为鲁迅健忘的一年,徐凡成对翻译赞不绝口,"那译本古奥运的很多,好像是《庄子》或《丽子》的准备。"这个译本不发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中文的第一个译本。1920年,鲁迅再次翻译了这本书,这次是白话。然而,他还没有翻译整本书,他所做的只是序言的前九节,题为"Tsarasula的序言",他对序言的解释,于1920年6月在《趋势》杂志第二卷的第五卷中出版。在《译者笔记》中,他指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尼采的重要作品之一,共有四部,一部写于1883年至1886年间的序言中。因为它只完成了三年,所以这本书不能包括尼采的所有思想;

序言的前十节现在就翻译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地方翻译不合适,以后翻译后会来回修改。尼采的文章太好了,书中掺杂了谚语,出现了共同的矛盾,所以不容易理解。"(鲁迅全集第10卷,第482页)

1930年,鲁迅在《第二心》中表达了对汉译现状的不满,"中国曾经大谈达尔文,谈尼采,而当欧战时,他骂他们,但达尔文翻译的著作,到目前为止只有一部,尼采只有一半,英德学者和文豪都没有时间考虑, 或者不屑一顾,拉下来。"(《鲁迅书》第4卷,第216页)从他一直以来的担忧来看,鲁迅对翻译界的不满,主要是对尼采的翻译。他批评国内知识界从谈论尼采到责骂尼采,却没有注意尼采的翻译,这至少表明了鲁迅对尼采的感情。他也对自己过去翻译的尼采感到不满,"所以就目前而言,恐怕要让任何人大笑骂,还是从日文转译过来,还是拿一份原文,比起日文本来就直接翻译过来的。我也想这样做,我希望更多这样做的人能够填补空白,......"在透彻的谈话中(即),鲁迅似乎对自己的日语水平更有信心。

他最终未能实现我仍然想这样做的想法。1935年,也就是鲁迅去世的前一年,鲁迅正忙着翻译俄国作家戈戈里的《死魂》,但还是对翻译尼采作品感到担忧,终于找到了能"做到"的人。以下是徐凡成对鲁迅的回忆:

《苏鲁克语录》,是尼采的一本名著,译本是"楚拉·库拉托说的",苏鲁克先生是唐的译本,我没怎么注意。有一天,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翻译苏鲁兹?"我说,如果郭沫有翻译,他说翻译是不完整的,要全部翻译。我问我在哪里可以发布它?他说,可以介绍给郑振轩出版。好吧,我必须遵守它。"(《徐凡城集》第4卷,第389页)可以看出,徐凡诚对尼采的翻译,得到了鲁迅的积极推动。

鲁迅亲自指认译者,亲自联系出版商,甚至亲自确定书名,亲自校对样本,他体现了热情、付出能量、感动。他曾经说过:"虽然不是不知道伟大的歌德、尼采、马克斯,但检查,不能翻译他们的书,所以没有附加到他们的书上去传递世界的远大抱负。"(《鲁迅集》第8卷,第310页)鲁迅曾两次翻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科说》,都不是最终卷,"内省"似乎是一个谦逊的词,没有时间环顾也是一个原因,这也是他把许凡成的翻译作为他个人未竟事业来介绍的原因。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说过:"无论什么样的主义,没有什么能扰乱中国;"(鲁迅书第一卷第363页)"我们中国不是新主义发生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地方,即使偶尔有外国思想,我们也会立即改变颜色。鲁迅不喜欢外国主义,他认为外国主义在中国没有市场。他忘记了,10年前,他自己是直接引入外国主义的直接经营者,包括尼采。

第三,鲁迅如何接受尼采?

钱必祥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尼采哲学对鲁迅的影响是如此明显","因为纳粹主义将尼采视为其意识形态的先驱,并用第三帝国的所有罪行对他的著作进行了血腥的注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卢尼采哲学从赞美到称义,在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时,首先考虑的不是那些意识形态上的共同点,而是在基本立场上关注对方,观点相反。換句話說,在研究他們的聯繫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它們完全分開,並經常將這種"分離"視為"聯繫"。"(尼采在中国,第539、540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为了人民的尊重"的传统,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偶像有一点丝尘。

鲁迅是如何被尼采影响的,回顾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理解尼采,二是理解鲁迅。徐凡成与鲁迅有密切接触,曾在德国留学。在这两点上,没有人比徐凡成更适合。徐凡成在《星花老影》中回忆道:

不可否认,在尼采先生接受马累主义之前,他受到了尼采的影响。这可以延长到1997年写"文化偏见"的时期。也就是说,如"杂草",如"路人","电影的告别"两篇文章,它甚至类似于"苏鲁奇语录"的风格。很难说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故意模仿;可以假定是尼采的作品,或者是原著或日文译本,具有俏皮的品味、欣赏,而自己的思想被触发、书写,然后成为那种形式。《杂草》可以说是一首散文诗,先生为这部作品感到自豪。用文学术语来说,这是受到尼采的"启发"。"(《徐凡城集》第4卷,第390页)忘了是谁说鲁迅在《热风》中收到了大量的"后续",还模仿了尼采格言式文章的创作。

徐凡诚的解释,只是描述了尼采在文学创作的形式和风格上对鲁迅的影响。澳大利亚鲁迅研究员张伟做了统计:

除了日记和翻译,鲁迅在共42篇文章中提到了尼采及其作品,包括译后笔记和笔记6篇,12封信(甚至"两个地方")。1918年至1927年间,共15篇文章(密封),以及序言中的两篇译本《图拉图拉》(译者的第二口译),以及《江湖经说》的日文译本1。

为了验证这些数据,国内学者李林荣也检索了2005年版的《鲁迅全集》,结果基本一致:30篇文章,12封信(略),9篇日记,共51篇。如果加上3个译本,鲁迅与尼采有关的文本总数为54个(包括1个日文译本)。(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鲁迅从不忌讳自己曾受尼采的影响。在《文化偏见》一书中,他称赞尼采是"个人主义的人"(鲁迅书第1卷,第53页)。1925年2月,鲁迅的《雷霆之塔的陨落》再次数出了他17年前曾仰慕过的几位外国人,如尼采、斯蒂娜等,称赞他们是"轨道毁灭者",称赞他们"不仅具有破坏性,而且横扫,大喊着要挡住脚步的旧轨道,不管整体和碎片如何, 被一扫而空"(同上,第202页)。鲁迅确实有一个"圣"和"呵"不是士兵的地位。不过,他很快就不再害羞了,让他摆脱了"对不起",是它最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1929年12月,他写道:

我的"扭曲"并没有用到很多时间,因为那时候就有一点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查拉图斯特拉》——作者注)的后浪,从我这里只要能挤出——虽然只是挤掉——文章,挤出来,从我这里只要能做一点"炸药"来做, 所以它被决定,或像往常一样(到"文字"-作者注)贡献...(鲁迅全集第4卷,第172页)

他对尼采的赞美和赞美,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赞美尼采是"智者,比所有人都多"的"达斯哲学家"。他深情地评论了尼采的名言:"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愿景,看到近代文明的虚伪和偏袒,对现在没有希望,也必须读叶子。"Nichau希望的是它会死去,它几乎就像是上帝的超人一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50、56页)尼采几乎在鲁迅的"封印清单"上。2. 称赞尼采是"19世纪文明的崛起者"。"充其量摧毁反动破坏的精神,重生为它的希望,献给古老的文明,再加上闪电战和闪电战。(即)三、赞扬尼采"20世纪的文化基础"。"如果是丈夫的影响,那么来世,考验是困难的,要知道这个派系的崛起,绝不是突然的和流行的,也不是突然的破坏和回归到最后,根据地面是极其坚实的,信是很深的。"为了新想法的未来,......""(同上,第50-51页)由此可见,鲁迅对尼采的赞美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当然,鲁迅对尼采的看法确实是被误读和曲解的。有学者说,鲁迅介绍尼采,注重他的叛逆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这种对尼采的功利主义和选择性的介绍是不完整的,扭曲的和不完整的。早在1939年,唐说:"鲁迅是愤怒的世界,是尼采笔下的超人颜康的愤怒世界,用进化论,然后就阶级革命而言。"(《抗拒绝望——鲁迅和他的文学世界》,河北出版社,2000年,原著)事实上,鲁迅本人将尼采的超人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去尼奇?,去拿达尔文的进化论,去攻击风景,更别提超人了。在《科学史的教诲》和《摩洛十里》中,鲁迅也多次称赞卡莱尔倡导"英雄崇拜"(《鲁迅全集》第1卷,第29、66页)。他不知道的是,尼采对此感到厌恶,"因为这个词(指'超人'),其他受过教育的有角动物甚至怀疑我是达尔文主义者;(看,这个人,团结出版社,2006年,第64页)1934年,许范诚翻译的《尼采自传》(即《看,这个人》的当前译本——作者注)在鲁迅的关怀下出版,如果鲁迅看到了尼采的相关论证,我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四、国外哲学圈评价尼采

有学者说,尼采自一百年前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对尼采的解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功利主义,另一个是政治,第三个是学术理性阶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以下是相关解释的清单,为避免国内学术界或阶段的争议,具体引用外国学者对尼采的评价。

尼采的同代人,德国学者温德尔班,在他的名著《哲学史教程》出版时还病恹不堪。这本书的第二版是在尼采去世后不久。在他关于尼采权力意志的书中,他指出:

权力的意志是统治的意志,最重要的权力是人的统治。那些一路践踏的人所表现出的残酷,原始人兽的解放,在这里表现在强者的权利和义务上。"(《哲学史教程》,商业出版社,1987年,第925页)他进一步阐述了:

人类最强大的本能是权力的意志:必须肯定,它将是它。......权力的意志不承认任何"允许的"限制:对它来说,来自权力和提高权力的权力的一切都是好的;对它来说,权力的意志是好的。(即 925-926)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Russell)有意义地指出:

"尼采从来不是哲学家之一,但他在具有文学和艺术成就的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哲学史》(下),第319页)的确,我国最早的影响不是在哲学界,而是鲁迅、郭莫罗、毛墩等作家。

罗素在分析他的学术观点时,将尼采比作马基雅维利,并指出:

这两个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更深。尼采的政治哲学类似于国家大师(非罗马史),......尼采和马基雅维利都对权力和反基督教持伦理观点,尽管尼采在这方面更为坦率。(文中的国家主宰,君主制——作者注)"(即《书》,第313页)

我们说尼采宣扬"超人",特立独行,而且往往不准确,正如罗素所指出的那样: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个人主义者,也是一个对英雄充满信心的人。他说,整个民族的不幸不如一个伟大个人的痛苦那么重要。"(同一本书,第315页)对此,鲁迅的理解依然存在:"乔夫尼,个人主义最雄伟,希望,只在天才的达斯;(鲁迅全集第1卷第50页)

在尼采的哲学中,"超人"和"最后的人"是相对的概念,它们处理的是"天才"与"不可饮用","少数"和"多数"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多数人应该只是少数人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手段,他们不应该被认为拥有要求幸福或幸福的独立权利。他提到普通人,他习惯于称之为"粗鲁",如果他们的痛苦是产生伟人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没有人反对。"(《西方哲学史》(下)第313页)对于尼采的观点,鲁迅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掩护是统治多数,然后是社会的生命力,一次就可以了,不牺牲公众,到一个。天才诞生两天后,社会活动也,......""(鲁迅全集,第1卷,第53页)为"天才"牺牲"大众",为"少数"牺牲"多数",这是鲁迅式的理解。

尼采对"超人"的呼唤和他对"庸俗"的谴责,必须体现在意识形态倾向中对民主的反应中:

它敌视秩序,伤害劣等人。上层阶级必须与人民开战,抵制时代的民主倾向,因为各方都是一些平庸的人,要携起手来,谋求当主人。"(《西方哲学史》(下图),第314页)鲁迅同样担心民主的潮流,"而社会民主主义潮流,潮流也很大,哪里是个人,即社会的要素之一,一龙真正的堕落(切高上的意思低——作者注),是要参考的,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致的, 在社会内部,没有高低。"(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对尼采的批评不仅是学术性的,而且是感性的:

我讨厌尼采,因为他喜欢思考痛苦,因为他把自负提升为一种义务,因为他最钦佩的人是征服者,他们的荣耀在于杀人的智慧。但我认为反对他的哲学的根本原因是,......这不是诉诸事实,而是诉诸感情。尼采鄙视普遍的爱,我认为普遍的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的一切背后的驱动力。"(《西方哲学史》(下图),第326页)

罗素说尼采"钦佩征服者",并由英国著名学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进一步阐述。他总结了尼采的"主要思想",以下是一些片段:

整个文明应该将其存在归因于"掠夺者"。"掠夺者总是拥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和意志力,掠夺者凌驾于弱者之上,属于一个更文明、更爱好和平的种族。......掠夺者摧毁了古老的文化,其合法性甚至在精神和腐败的壮观烟花中化为灰烬"。......强大的"贵族"对是非、荣誉与义务、真理与谎言、美丽与丑陋有自己的标准,征服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被征服者——这是自然的,尼采说。(《20世纪思想史》,上海翻译出版社,2006年,第44页)这几乎是公然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尼采的思想和纳粹主义

美国思想家施特劳斯很清楚有些人支持尼采的原因,并指出"法西斯主义和尼采之间的关系与法国大革命和卢梭之间的关系相似"。"《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04页)尽管为尼采开脱罪责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事实仍然是,尼采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可能滥用了尼采的话,但他的话也很容易被滥用。"(即书,第1005页)这一断言是准确和客观的。事实上,人们经常看到尼采因法西斯主义者和希特勒对尼采的误解和滥用而受到辩护。问题是,为什么法西斯主义和希特勒如此偏袒尼采的学说,为什么他们滥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甚至拒绝它们?这表明尼采的神学具有被纳粹主义和极权主义利用的价值。施特劳斯进一步指出:"一个劝说人们过危险生活的人只能指望像墨索里尼这样的危险人物听从他的建议;一个教导战争因任何原因都是合理的人,只能指望他的半开玩笑的教义被滥用。著名学者王元华在1939年提供了佐证:

在墨索里尼对一位记者的信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自己承认:"在你给我的信中,你说我的演讲和语气有尼采的味道。你说我研究过尼采,是的。十五年前,——偶然发现了他的作品。这就是我从头到尾读到的,从那里我非常感动。他的著作治愈了我的社会主义。(王远华文集,第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5-106页)

当然,尼采在他的祖国德国得到了更高的礼遇。《纳粹社会主义日报》的文章指出:

纳粹政治和尼采哲学之间的共同点在于两种世界观的根源,而尼采在自由主义时代的新道德,这正是我们所拥有的。(即书,第106页)

《西方哲学史》是著名哲学家罗素的名著。一部哲学由世界一流的哲学家来写,是史无前例的。罗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困在美国,这本书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出版。在关于尼采的章节中,有一个预言性的分析:

尼采敲门的贵族现在臭名昭著;唯一行之有效的贵族形式是像法西斯或纳粹党那样组织起来的。这种组织挑起反对,可能在战争中被打败;(《西方哲学史》(下),商业出版社,1963年,第323-324页)

对尼采和希特勒战后意识形态继承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德国学者桑德福斯也客观地指出:

当然,(德国纳粹)令人毛骨悚然的发展的症状不能归咎于尼采;然而,他的思想似乎主导并滋养了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灾难性趋势,并通过他的煽动赋予他们前所未有的征服力量。(《尼采与希特勒:本世纪人类历史悲剧的反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前言)

法西斯主义者对尼采的钦佩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是坚定地付诸行动。

在他的文章"纳粹主义和尼采思想的简要讨论"中,这位学者的住所提供了有关希特勒崇拜尼采的信息:

希特勒上台后,由他出版并由罗森堡编辑的法西斯出版物《国家社会主义月刊》的创刊版明确指出:"国家社会主义政治运动与尼采哲学之间的共同点是,它们有着相同的世界观。尼采在自由主义时代所倡导的不可动摇的英雄的新道德正是我们所拥有的。

1933年左右,希特勒多次访问尼采档案,表达他对尼采的钦佩。他在哲学家的大理石半身像前拍了一张照片,并捐赠了巨额资金来修复魏曼尼斯档案。在一次访问中,他得到了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由福雷斯特-尼采赠送的尼采使用的骑士手杖。......1943年墨索里尼60岁生日那天,希特勒送给他一套精美的尼采24卷)题词。(《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

上海学者赵新山曾采访过一位德国老兵:

"我听说德国士兵喜欢在战壕里读尼采的书,对吧?"

"没错。他的书既是散文诗,也是生活哲学。许多官兵口袋里都有一两本他的书。尤其是他的"江湖骗子"。老人说。

"书中有一章叫'战争与勇士',它应该是你正在战斗的士兵的兴奋剂?"我说。

"你说得对!"官员们还鼓励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一章。因为尼采在书中说:"你们要寻找你们的敌人!......。后来德国输掉了战争,我成了一个俘虏,发现尼采的话极其不负责任,对很多德国士兵来说,那就是毒汁!"(瓦格纳·尼采·希特勒,文辉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国内学者对尼采和鲁迅的评论

事实上,在尼采的介绍之初,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对尼采抱有敬意和赞美的态度。1914年,深受自由主义影响的胡适在《民族主义与宇宙论》中透露了自己对尼采的看法,与鲁迅的观点大相径庭。胡曜如此挑出尼采的精神本质:

人类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超人社会。超人,强人也是。它的弱者是消除之一,要消灭它,消灭它,而不用使它有可能拥有一个类。世界,强者的世界也是如此。今天所謂的道德、律法、慈悲、和平,都是為了保護弱者,不被強者摧毀,也是人道的販徒。

既然尼采的话,世界就是道德伦理。Nich是现代的文浩,他的笔力无敌。用无敌的笔锋,世界危险的话,值得抛弃一生,——即使它的遗产是不可战胜的。(胡石《留学日记》(2),商报,民国36年,第434、435页)

不幸的是,对于尼采"甩"来说,有鲁迅;胡石当时只有23岁。27岁的鲁迅试图称赞尼采是"个人主义的",而44岁的鲁迅仍然称尼采式的为"轨道驱逐舰"。以1914年的胡史为时间点,鲁迅的两篇名言,一个接一个,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应该指出的是,胡朔对尼采的看法不单纯是正面的或负面的。1922年,他在《世界50年哲学》中写道:

尼采强调,"生命的最高目的是创造更高层次的人性,从而产生'超人'。战争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尼采反对当时所有最时髦的文明主义学说。......所有公民政治的思想:民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都是反自然的。不平等是法律,争取平等是一种偏执狂。(《胡石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这些观点是功利的、政治的还是学术的?这是值得思考的。胡史在美国学习,有客观的自由主义参照系,鲁迅在日本学习,尼采学说"在日本学术界是一大磅"。在尼采问题上,胡朔和鲁迅的对比与他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1932年夏天,被解雇的共产党领导人于秋白第一次见到鲁迅,成为中国共产党关系最密切的党员。鲁迅曾给清人贺华勤的"人生知得够好,史当给千百"写横幅。鲁迅去世前的第一本散文集由于秋白编纂,他亲自撰写了《鲁迅混合感官选集序言》,长达17000字,是对鲁迅及其散文的首次综合评价。在序言中,余秋白也评论了鲁迅与尼采思想的关系。

自然,鲁迅当时的思想基础是尼采的"重个人非物质性"理论。这种学说在欧洲一直是资产阶级反动的反映,他们想用超人、最"先进"的英雄和圣人的名义,以群众的名义抵制新兴阶级的集体进步和改革,说所有的群众其实都是过时的,阻碍进步的"温和派"。这种个人主义是一般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幻想。(《邱白文学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于秋白和鲁迅是亲密的朋友,他做了上面的解释,当然有一本"但是书",意在解释鲁迅和尼采有何不同。但是,在评论尼采对鲁迅的影响时,他能够客观地阐述自己对尼采的真实看法,这也反映了一位杰出知识分子的地位和风格。

李长治的《鲁迅批判》在鲁迅的一生,以及鲁迅的阅读之后出版。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鲁迅多次给他写信,给他发照片,鲁迅的很多关注。这位年轻的批评家强调客观、独立、求实的批判精神,直言不讳地指出,鲁迅"思想家不够",是"文艺诗人;文学艺术诗人"。"(《鲁迅批评》,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作者因为这本书,艰难人生,命运,国民政府时期被排除在外,日本占领时期成为禁书,建国后,遭到残酷迫害。这本书在改革开放后才重印。鉴于鲁迅在《文化偏见》中"物与张令明、个体与人群"(《鲁迅全集》第1卷第47页)中所主张的"物质与张令明、个体与群体"(李迅最初倡导唯物主义、社会与个体、天才的精神),李长治评论道:

现在鲁迅说"其根在人",然后说"非物质",三说"重个人",所以我说他怀着强烈的浪漫思想,尊重天才,不信任那群傻瓜,这恰恰是浪漫思想下的洞见。......

如果因为对人的重视而放弃对自然的利用,如果为了人的感情和精神而放弃,而忽视理性的发展,那么,如果为了个性而放弃,并且只允许人民自由的一部分,那么它无疑将是腐朽的, 在剥夺大多数自由的同时,这无疑是暴力的。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缺点。鲁迅此时的想法,但很容易就这样走了。(《鲁迅评析》,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77、178页)

这与许多学者的观点一致,尼采哲学的核心是理想主义意志主义,主张精神决定物质,天才主宰大众,个人压倒民主,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点的悖论。

七、鲁迅和尼采分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研究尼采与鲁迅的关系,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禁区。直到改革开放之初,虽然禁区突破了,但在一些学者的文章中,并不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匆匆忙忙地洗刷鲁迅的身体"尼采印记",甚至声称1930年代以后的鲁迅已经与尼采彻底决裂。

四十年前,张正武做了一个统计,"在鲁迅的著作中,如果那些明显受到尼采或别的什么影响,但不直接提到尼采,或者引用尼采的话的文章,被排除在外,只计算出22篇直接被称为引用尼采的论文和论文(基于现有材料)。其中,1907年2次,1908年1次,1918年1次,1919年2次,1920年1次,1921年1次,1924年1次,1922年5年1次,1926年2次,1927年1次,1929年4次,1930年1次,1933年1次,1934年1次,1935年2次。此外,还有十几封信,也提到了尼采。数据(《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基于1973年版的鲁迅全集,肯定是"不完全统计"。这组数据的意义在于,他以"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尼采嵌入鲁迅一生的轨迹,无论捍卫者如何理解"影响"这个词,卢迅几乎年复一年地提到尼采,并且始终如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者于元宝指出,"鲁迅受到尼采的影响,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未中断过。"(《最后一个人》时代记得"超人"——《鲁迅与尼采》六个问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他补充说,"鲁迅的一生没有离开尼采,并不意味着尼采的思想笼罩了鲁迅的一生;总之,鲁迅并没有被尼采碾压,成为追求"超人"的"最后一个人"。(同上)在他的文章中,他不仅指出鲁迅的伟大到来是由于理解、文学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是尼采的初衷被误译或误读,而且还列举了卢迅直到晚年的作品,这一思想反映了与尼采的一致性。

回忆起认识鲁迅的过程,徐凡诚指出:"鲁迅晚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试图抛弃尼采""(《徐范城集》第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66页)并进一步指出:"鲁迅是一位作家,还没有建立一种文化哲学,比如尼采的作品。如果尼采先生在完全接受马勒主义之后没有抛弃尼采,那么它本来是有价值的,哲学将是多方面的。"(同上,第391页)鲁迅一生对尼采的关注,从来没有与尼采"彻底决裂",最有力的事实,当然,鲁迅从1934年11月到次年8月曾推荐许范成出版了两本尼采著作(《看,这个人》、《苏鲁克语录》)。这期间,鲁迅表现出的热情和热情,不厌倦和辛勤的工作,令人难忘,这充分说明鲁迅死前对尼采是独一无二的还是没有破碎的。

(温/安立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