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作者:光明网

云南外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5.1%,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其中新平县14275公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催生了复杂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图片来源:大名新平

每年秋冬季节,数以万计的候鸟,随着季节迁徙和穿越山脉,在金山鸭口迁徙通道,云南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工作人员坚持观鸟圈和疫情监测,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同时,组建临时鸟类巡查队,加强日常巡查、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为候鸟迁徙设置安全屏障。

"每年9月上旬到11月,我们在金山鸭口开展禽圈工作,以及疫情监测。

云南外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安迪局护林员李伟说,保护区环境好,鸟类食物充足,金山崖口的土地平坦,是鸟类迁徙山上的必备条件。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据了解,鸟环是研究世界鸟类迁徙规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鸟的回收,为鸟类迁徙规律、迁徙时间、迁徙路线、种群等研究提供生态数据,为濒危珍稀鸟类保护、鸟类保护法令的制定、鸟类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候鸟迁徙安全建设安全屏障,保障候鸟安全。

2004年至2020年,云南省衣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已夜间采集候鸟51854只,涉及32种15种,回收12种8种,重新抓捕272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4种,科研成果显示,保护区内已有70多种新鸟类被记录, 在云南省发现了1种新物种(海南钍)。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西部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云南衣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新平地段分布全球40%以上,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约124个群体500余只。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西黑冠长臂猿(男) 云南省外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关保护局

为了继续巩固西部黑冠长臂猿的保护和监测工作,近年来,云南外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关保护局成立了西部黑冠长臂猿生态行为研究站,对其基本生态学进行了大量研究, 社会行为、栖息地等该局还与云南大学等机构签订技术合作合同,自2018年起举办两次监测培训,建立10个禽类和动物监测样本,安排对茶马古道和帽耳山区的3人进行专项监测,继续开展西部黑冠长臂猿生态行为研究和监测,确保西部黑冠长臂猿种群的安全稳定。

"自2010年以来,我一直在观察西部黑冠长臂猿,通过西黑冠长臂猿推文的声音定位,我每天都在观察和记录它们的行为。

负责监视西黑冠长臂猿的饲养员李林国告诉记者,原月进山20多天只能看到西黑冠长臂猿的一两倍,通过这些年的保护,现在每个月都能观测到西黑冠长臂猿的时间已经增加到10多天。

近年来,云南省外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加强科研和监测,同时注重科普教育和社区协同管理工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绿孔雀信息图

据了解,蕨类植物有48种,蕨类植物118种,裸蕨植物7种,裸蕨植物12种20种,被子植物193节943种,2227种。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云南伯乐树、红豆杉、水绿树等13种。有86种哺乳动物27节63种,两栖爬行动物8种16种39种,鸟类19种430种,昆虫300多种30多种。国家I、II级重点防护动物有20种,如西部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等,鸟类有黑颈长尾蜻蜓、白蜻蜓等33种,两栖爬行动物有圆鼻巨蜥、红疣等4种。

李林国 说:

"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显而易见的,人和动物更加和谐,现在我们不是很害怕山里的动物,很多动物会亲近人。通过这些年的保护和宣传,周围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不会再有动物捕获和破坏森林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做好保护工作,让山区的野生动物继续茁壮成长。"

玉溪日报全传 记者:刘莉

来源:玉溪发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