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作者:来看世界呀

此前,4名勘探人员进入哀牢山作业,结果却失联。虽然当地也紧急派出了救援队,但是不幸的是,找到之后4名勘探人员皆已遇难,其中3人的倒下的位置相近,另一人走得稍远一些。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而关于遇难的原因,根据当时搜救人员的描述,有一名勘探人员面部表情柔和,上衣已经撩起,符合失温死亡的特点。但是广大网友们却不买账,认为死亡的原因另有其他,他们这样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其中3名遇难者倒在相近的位置。如果是失温的话,不可能所有人一块快速失温倒下,而且当时他们也没有打开定位设备,所以认为死亡有蹊跷,一定是啥让他们反应不过来的因素。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据搜救人员称,在最终倒下之前,4名勘探人员在某个区域迷路了,来回走了数趟,而且他们已经离中间的一个休整点不远了。一些网友猜测是遇到了所谓的瘴气,部分人认为瘴气这东西大概是树林间腐败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果是瞬间遇到了这种情况,确实可能造成几人迅速倒下。但是瘴气更多的是指疫病病原,而森林中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毒气体浓度很低。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而且剧毒中毒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征兆,比如氰化物中毒就会面色铁青、嘴里有苦杏仁的味道;硫化氢中毒会造成发绀,也就是嘴唇面部青紫等表现,由于缺氧窒息还可能造成体表的划痕。而哀牢山4名遇难者的遗体上却没有这些迹象。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经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了法医学检验,也确认是因为失温遇难。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失温这个事在平常看来都觉得发生很慢,人毕竟是自主性很强的生物,冷了就知道找隐蔽的地方或者穿得更多;也有人觉得失温必须是很低的温度,其实并不是,失温一般指外界温度明显低于体温,长时间处于较低温的环境中而保暖不足,就会造成体内热量的不算损失,最终引发失温。在10℃左右的气温中就已经可以发生失温,而且失温的危害也有一定隐蔽性。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哀牢山4名地质人员进山探查的时候,虽然带有冲锋衣、取暖用品等,而且当地地表的温度还有十多度。但是在山上夜间气温会更低,学过中学地理机会知道,山体是岩石,岩石比热低散热很快,温度又会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不巧的是当时下起了雨,在山上只有几度的气温中,湿冷的环境难以生火,加上衣物被打湿,很容易失温。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根据公安机关的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这就像之前在我国甘肃的一次马拉松中,本身天气很好,气温也适宜,但是有段路在山间,当地又突发大风降温天气,很快就造成20多人遇难的事故,失温有时候很难防。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失温的隐蔽性有可能造成人反应不及时。失温最初就是感觉冷,但如果人在活动着,还能产生一些热量,弥补丧失的热量,但是温度低加上失温,都会造成人的反应下降,胳膊腿有一些僵硬,接着就是机体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而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这个过程可能很快,只有数分钟的时间,影响人的精细操作。这时大脑反应进一步下降,可导致人对自身处境的判断失误。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接下来的失温就更危险了,当体温降到35℃以下的时候,意识茫然、肢体僵硬,动作协调性开始丧失,尤其是手部,例如不能够拉拉链。原因是外围的血流量不足。说话含糊,剧烈的抖动,行为失常,例如,开始脱衣服,但自己不觉得冷。失温中反常脱衣现象就常发生在这个阶段。再往后,体温对于33℃自己已经不知道了,但是过程却很可怕。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一旦人进入最后的重度失温,血液在体内不断地重新分布,时而感觉到温暖而表情舒缓,时而感觉到非常冷而剧烈颤抖。但是这个阶段也还有救,只不过在野外一旦失联,就只能等待搜救,可是搜救毕竟会晚较长时间,人在失温环境中可扛不了多久。极低的体温会造成呼吸、心跳速率降低,最终发生心脏停跳、呼吸骤停等事件,这些都会造成人死亡。

心源性休克,哀牢山4名遇难者死因终查明:瞬时大风,气温骤降

在现在这个季节,如果夜晚在外边得不到保暖,也是可能造成失温的。需要再次重申的是,可不仅仅是极端的低温会造成失温,更是会加速人体热量流失的因素,一般是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可以是10℃以下的气温),如果再有水分蒸发(衣服湿了)、大风(加速体表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热量)等因素,人体热量都会迅速损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