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作者:光明網

雲南外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7萬公頃,森林覆寫率85.1%,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其中新平縣14275公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自然環境催生了複雜穩定的森林生态系統和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圖檔來源:大名新平

每年秋冬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随着季節遷徙和穿越山脈,在金山鴨口遷徙通道,雲南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理局從業人員堅持觀鳥圈和疫情監測,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同時,組建臨時鳥類巡查隊,加強日常巡查、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為候鳥遷徙設定安全屏障。

"每年9月上旬到11月,我們在金山鴨口開展禽圈工作,以及疫情監測。

雲南外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理局安迪局護林員李偉說,保護區環境好,鳥類食物充足,金山崖口的土地平坦,是鳥類遷徙山上的必備條件。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據了解,鳥環是研究世界鳥類遷徙規律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環鳥的回收,為鳥類遷徙規律、遷徙時間、遷徙路線、種群等研究提供生态資料,為瀕危珍稀鳥類保護、鳥類保護法令的制定、鳥類資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科學依據,為候鳥遷徙安全建設安全屏障,保障候鳥安全。

2004年至2020年,雲南省衣關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護局已夜間采集候鳥51854隻,涉及32種15種,回收12種8種,重新抓捕272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24種,科研成果顯示,保護區内已有70多種新鳥類被記錄, 在雲南省發現了1種新物種(海南钍)。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西部黑冠長臂猿是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雲南衣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新平地段分布全球40%以上,西黑冠長臂猿種群約124個群體500餘隻。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西黑冠長臂猿(男) 雲南省外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關保護局

為了繼續鞏固西部黑冠長臂猿的保護和監測工作,近年來,雲南外關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關保護局成立了西部黑冠長臂猿生态行為研究站,對其基本生态學進行了大量研究, 社會行為、栖息地等該局還與雲南大學等機構簽訂技術合作合同,自2018年起舉辦兩次監測教育訓練,建立10個禽類和動物監測樣本,安排對茶馬古道和帽耳山區的3人進行專項監測,繼續開展西部黑冠長臂猿生态行為研究和監測,確定西部黑冠長臂猿種群的安全穩定。

"自2010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西部黑冠長臂猿,通過西黑冠長臂猿推文的聲音定位,我每天都在觀察和記錄它們的行為。

負責監視西黑冠長臂猿的飼養員李林國告訴記者,原月進山20多天隻能看到西黑冠長臂猿的一兩倍,通過這些年的保護,現在每個月都能觀測到西黑冠長臂猿的時間已經增加到10多天。

近年來,雲南省外關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理局積極開展日常巡查,加強科研和監測,同時注重科普教育和社群協同管理工作,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綠孔雀資訊圖

據了解,蕨類植物有48種,蕨類植物118種,裸蕨植物7種,裸蕨植物12種20種,被子植物193節943種,2227種。國家I級、II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雲南伯樂樹、紅豆杉、水綠樹等13種。有86種哺乳動物27節63種,兩栖爬行動物8種16種39種,鳥類19種430種,昆蟲300多種30多種。國家I、II級重點防護動物有20種,如西部黑冠長臂猿、灰葉猴等,鳥類有黑頸長尾蜻蜓、白蜻蜓等33種,兩栖爬行動物有圓鼻巨蜥、紅疣等4種。

李林國 說:

"保護區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顯而易見的,人和動物更加和諧,現在我們不是很害怕山裡的動物,很多動物會親近人。通過這些年的保護和宣傳,周圍人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不會再有動物捕獲和破壞森林的情況。我們将繼續做好保護工作,讓山區的野生動物繼續茁壯成長。"

玉溪日報全傳 記者:劉莉

來源:玉溪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