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专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作者: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罗岩,《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专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义务教育十年可行吗?

一块石头激起了一千波。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中考过早分流,十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引发了对义务教育制度的讨论。

“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专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事实上,延长义务教育期限、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已经多次提出,但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姚洋提出这种十年义务教育,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是将小学五年制、初中和高中改为五年制,取消转入高中制,取消转学和择校,从而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作为经济学家,姚洋一直密切关注教育,在他看来,教育相对容易改变,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变革的动力。

民生周刊: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已经普及,普及已经35年,在提高人民素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什么建议将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十年制?

姚洋:这有几个原因。首先,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够的,因为中国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少,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还需要合格的产业工人,只有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够的。

其次,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高考入学率超过50%。这意味着大多数可以上大学的孩子都可以上大学或上大学。但现在考试分流选拔,按照"工作一般等同"的要求,近半数的孩子不能去高。我觉得转行还为时过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人生的命运在这个时候决定了,至少他不能再当科学家了,他大部分的职业教育,未来要做资深蓝领。这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男孩来说。因为男生成熟晚,很多男生在高中才开始好好学习,成绩会上升。

第三,现在是12年的基础教育,其中两年是浪费的,一年是准备考试,一年是准备高考。也就是说,12年不需要学习,10年就足够了,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转移竞争,学习压力很小。

民生周刊:但是,高考的压力还在,在高考的指挥下,义务教育制度的改变能否减轻考试的压力?

姚洋:当然,高考的压力还存在,要承认。我也不主张取消高考,但至少我们可以缓解入学考试的压力。从小学到高中,一共10年,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多3个月复习考试。

复习考试没有成效,考试没有好转,不会提高孩子的能力。在复习中,你提高了,别人也提高了,但高考名额已经建立。水位高,去年的录取分数是500分,今年会变成505分,明年可能会变成510分,你的努力都被冲走了。

主张减轻负担和引入教师轮换是正确的。但高中阶段不能轮换,因为高中阶段已经开始选择。但如果成为十年义务教育,可以轮流进行。有些人不接受轮流,说没有好学校,但如果是义务教育,就应该没有好学校,差学校。

民生周刊:义务教育阶段为什么不能有好学校和穷学校?

姚洋:很多人都有根深蒂固的精英选拔观念,认为中学应该选,我觉得错了。中等教育已经是一个人应该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即不应该被选中,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这体现了人们作为人的整体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理想。

我希望最终每个人都能接受大学教育,但现在不可能,因为财政资源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在现代社会,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进入社会与人交谈是不清楚的,思维逻辑是不够的。

我曾经去工厂做过一个调查,填写了问卷,高中生来了,5分钟翻过来翻滚,眼睛都在闪烁,初中生在一些木头上,10分钟可以填写,小学生连话题都看不懂。教育改变一个人,不仅教给孩子技能,也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实践技能可以在高等职业或大学学习,中小学旨在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被选中与他们作斗争。现在大多数孩子都受到了打击,重点学校、普通学校、重点班级、普通班级,突然把孩子分成369个等等。

民生周刊:根据你的研究,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出现了哪些问题?

姚洋: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浪费学习。一个孩子这么着他刷问题,他会讨厌学习,会放弃学习,这样天才就可能被毁掉。

例如,在小学做鸡笼和兔子笼子有意义吗?到初中用方程式来解决它。但现在很多小学都要教这些东西,据说是智力的发展。

现在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语言的难度增加了,数学的难度下降了。我觉得英语可以做参考点,英语考试对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

民生周刊:大众高中、延长义务教育数量类似的建议也出现过很多次,但教育界的反对声音也很多,你觉得哪里有阻力,政策困难在哪里?

姚洋: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是很多人骨子里精英文化中的对立面,他们认为好学生应该去好学校,所以高中要被选中。

我们的考试已经实践了近1500年,已经在选拔中,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机制,人才选拔的理念深入骨髓。

在精英主义思想下,改革是很困难的,有人可能会问,不学习能做什么?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上大学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大学可以做准备工作。

民生周刊: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十年是否成熟?

姚洋: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现在,12年中有2年浪费在刷牙上,缩短上学时间不是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来的,我学了10年,然后考了高考,有一段时间改成了9年,然后是10年。我们也不会有才华吗?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足。

民生周刊:你能算一个账号,续期后的教育经费会有什么变化吗?目前的政府财政能否支持这一变化?

姚洋:从财务角度来看,一定是省钱,因为从12年的基础教育到10年,储蓄两年,花钱的需要也会相应减少。

当我们提出共同富裕时,我们首先呼吁的是教育的平等化,教育没有公平,并谈论什么共同繁荣。关于共同繁荣,最根本的事情是赋予每个人获得一定数量收入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把孩子分到369分以此类推,潜台词是有些孩子不能有获得高收入的能力。

我们应该废除学校的等级制度,没有"各级各式各样"的学校。转为十年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划拨在省级,每所学校的分配与学生完全相同,从而确保了农村学校和城市边角学校就读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其实,如果没有学校级别,教师轮岗就容易了,去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一样的。

民生周刊:十年义务教育不是简单的延长时间,有没有包括高中的普及,现有的教师、学校等资源能否跟上?如何分阶段实现它?

姚洋:现在即使在农村地区,孩子也会上高中,但高和高有区别。最关键的问题是职业高、高、高、厂合作、学生学习、就业不成问题等方面,职业水平高、发展水平高、欠发达地区的工厂很少,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几乎没有基础知识。

但是,我们很容易把职业高改成一般高,因为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的,他们教的一般高一点问题就不行了,高中教学不好,因为教高需要懂技术,派人进厂。所以,高中老师进来,高中老师不是问题。

至于实施,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和教师轮岗一样的改革等等,先做试点,让各省愿意先试。在实施上重视,小学到高中一直是一个制度,不择校。

民生周刊:对于学生来说,九年义务教育要到十年,到底增负还是减轻?

姚洋:十年义务教育只是多了一年,但知识不止一节。有些学生真的不喜欢学习,可能会觉得任务更重。但是,高中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会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当他成年后,他会欣赏这种经历。

另一方面,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和十年,中学考试被取消,学生的竞争压力将大大减轻。再加上教师轮换,学校之间毫无意义的竞争也会减少。此外,在培养普通学生时,要向他们灌输新的教育理念,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应对考试。这样,义务教育进入十年,虽然增加了学习知识,但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就是减轻了负担。

民生周刊:学校制度的改变会引发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化,哪些改革需要同时推进?这项改革能否消除内部教育量?

姚洋:有一些改革要同时进行。比如,孩子现在6岁就上小学,心智不成熟。原来的小学6年,可以在第一年进入学前班,让孩子慢慢适应学校环境。

高中毕业后,如果大学觉得学生应该准备一点,可以做一年的预科教育,可以自己做准备,也可以委托一所中学来做。同时,职业教育将稍微倒退一点,转为高等职业教育,这也将提高我们未来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另外,学校不分等级和品类,考试不分流,学生的负担当然可以减轻。我们大概在考试前三个月就停止了复习,压力不大,也很有才华。

一些从事教育的人认为社会问题变成了教育问题。但教育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本身比较容易改变,要改变社会氛围,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还需要把握。改革教育体制是一手好手。

现在是转变观念的时候了,在中小学阶段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平等,让我们共同繁荣有基础,否则共同繁荣就是空中的城堡。

“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专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制作: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部(ID:msweekly)。

原文刊登于2021年第19期《民生周刊》

原标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阳:九年到十年,减少浪费学习

□ 罗岩,《民生周刊》记者

编辑:蒋宇新

负责编辑:刘伟

主编:崔敬芳

《人民的杰作》

了解不同的"人民"民族商品,创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的负责人是中国唯一关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