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作者:文史不假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雨交加,军阀争斗,内外矛盾;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带领国家走过了一段可悲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程中,涌现出无数英雄和孩子,他们勇敢地肩负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后是义人,然后是无悔。而王家祥,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王家祥

王家祥(1906年8月-1974年1月),原名王家祥,安徽省宣城市县后江村人。历任党报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部长、中央革命军委副主席、共产国际代表、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央部长等职务。他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政治家,是党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1906年8月15日,王家祥出生于安徽省陆仙县后江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有两个妹妹。由于他的祖父去世,他的父亲王成祖在国外做生意多年,王氏家族由他的祖母吴志领导。

吴志奶奶虽然是农村妇人,但知道书中大理是很好的家庭,对于唯一的孙子来说却是无比的爱。受此影响,王家祥从小就是家庭的宠儿,读书和上学后就成了学校的宠儿,所有的成绩都非常出色。

父亲希望儿子接手家族企业,但王家祥坚持继续深造。十六岁时,他就读于安徽省南岭市乐裕学校和芜湖市圣雅阁中学,在那里他迅速接受了新思想和理论,成为一名对学生运动充满热情的进步青年。

1925年9月,王家祥加入上海共青团,从此追随共产党的脚步。由于他的积极思考,他很快就有机会进入苏联莫斯科的中山大学。

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特别是俄语和英语的学习天赋,王家祥的飞速进步,理论素养和水平也千里之外,成为当时国际学生中最好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除了这些收获,他还结识了一大批进步同志。

这一时期,许多在苏联学习的中国年轻人,如王明、波谷(秦邦贤)、罗甫(张问天)和陈长昊等,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革命思想,很快就接近了,形成了所谓的"28.5布尔什维克"。其中,包括王家祥。

然而,所谓的"28.5布尔什维克"松散集团,虽然得到了共产国际方面的支持,但过于理想主义,无法脱离现实。特别是,他们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有明显的"左"错。

随着"4·12反革命事件"的发生,国民党的权力派系蒋介石、王经伟等人背叛了革命,也背叛了孙中山的"统一俄国、联合共和国、支持农业工人"的三大政策。从那时起,共产党人被迫反击,不仅是为了建立人民军,也是为了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内战。

1930年,王家祥奉命返回中国参加革命斗争,潜伏在上海担任中宣部官员。从那时起,他逐渐发现,国内的实际情况与苏联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如果只是机械化复制布尔什维克理论,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大损失,将难以成功。

顾顺章被捕叛变后,中共中央总部经历了惨痛的损失,开始逐步进苏地区工作。在王明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王家祥成为红军总政治部部长,并结识了毛泽东和其他与他没有经历过同样经历的人。

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31年的苏联地区的龙岗地区,这是第一次反围攻战争的发生地。那一年,王家祥25岁,毛泽东38岁。他向毛泽东介绍了他在苏联的学习和在上海的工作,而毛泽东则向他介绍了多年来中苏地区的建立和发展。

这一次,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毛泽东非常欣赏那个戴着金眼镜的瘦弱、绅士风度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他的理论基础和批评"三条线"非常一致,立即写下了苏联地区散布的两句话到对方:

敌人进入我的撤退,敌人驻扎在我的干扰中,敌人撤退到我,敌人疲惫我战斗,游击战在获胜的门票;前后退,引诱敌人深陷,集中力量,每一次击穿,敌人的动静。

同样,王家祥也不会忘记毛泽东在第一次见面时的远见卓识和气氛。根据王家祥的传记:

他与我在中国和俄罗斯遇到的领导人非常不同和独特。他说的话既简单又清晰,又新鲜又有说服力。

因为王家祥善于学习和观察,所以更善于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他没有像其他苏联人那样,盲目地照搬苏联模式,盲目听从王明的指示,盲目地鄙视毛泽东的游击战。

随着红军前四次反"围攻"的胜利,王家祥对未来革命更加自信,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就连他在第四次反围攻行动中也受了重伤,没有动摇。

1933年4月,国民党在第四次"围攻"中发动空袭,王家祥受重伤,连肠子都被炸穿,一度危及生命。面对蒋介石的层层封锁,红军的物资非常稀缺,医疗条件极其艰难,连最低限度的止痛药和麻药都没有。

这样,王家祥在没有大麻药的情况下,即使经过八个小时的硬碰硬手术,展现出非凡的意志,即使"观宇刮骨愈合"也无非如此。不幸的是,由于条件有限,导致身体弹片无法清除,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疗,也为他未来的身体状况埋下了隐患。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博古特

在博古特和李德的持续排斥下,毛泽东被剥夺了对中央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只担任苏联临时政府主席一职。受"左"错指挥,第五次反"围"战败,井冈山基地一直难以保全,中央政府不得不作出长征决定。

长征之初,博谷和李德犯了"逃跑"的错误,在突破国民党封锁线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别是,在湘江战役中,红军遭受了巨大的军事挫折,从8万多人到3万多人,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

由于罗甫、王家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纵队行军,因此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和讨论。面对严峻的事实,经过毛泽东的透彻分析,王家祥明确改变了立场,开始支持红军领导层的调整。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遵义会场

1935年1月7日,红军成功占领贵州遵义县镇并关闭,中央决定召开临时会议,审查五次反围攻以来的一系列失误。作为中央政府的一般责任和"三团"的一员,博古特准备了讲话全文,将一切可能归咎于客观原因。

当会议进入公开讨论阶段时,洛夫的第一次声明驳斥了它,用详细的事实和证据指出了博古特和其他军事指挥人员所犯的明显错误。有一段时间,支持者和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都持有自己的观点。

作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王家祥眼里一看,心里急急。对于来文的弱化和含蓄,他居然站出来表示支持毛泽东,义不容辞地指出,博谷、李德的错误是第五次反"围攻"以来被动局面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发言结束时,他还建议取消对博古特和里德的军事指挥,这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经过表决,中央决定重建毛泽东对红军的军事指挥。随后,还决定洛夫将取代博古担任新的中央同志。如此之多,以至于毛泽东一再公开称赞王家祥是"批判性投票"。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遵义会后,王家祥、毛泽东、周恩来组成新的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突破国民党围困。后来,红军渡过红水,巧妙地渡过沙地,飞越雪山,1935年6月12日在四川公公区与红四军胜利师一起。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龚龚将作主

在跨界金山,王家祥的老伤发作,肠子里已经严重发炎了脓液,甚至蚜虫都爬了出来。而且,恶劣的自然环境不能再用在担架上,他不得不忍受走路和紧紧抓住担架的剧烈疼痛。

红军与红四师之后,张国轩看到中央政府严重受损,野心大,战略方向出现严重分歧。两河口会见时,就红军是"北上"还是"西进"展开了争论,王家祥明确支持北进,批评张国轩的虚假主张。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毛泽东、张国轩

但是,张国轩还是小动作,散布不利于一军、四军团结的言论,意图蛊惑基层党员和士兵。

为维护红军队伍的稳定,王家祥、李富春、刘伯成等组成中央慰问团,深入到红四军基层慰问和宣传中央决定。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建议下,他与张国轩私下交谈,从晚饭后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多.m。不幸的是,我们未能真正说服徐先生跟随中央政府向北走,结束分裂主义倾向。

长征后,王家祥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随着病情的恶化,他被秘密送往上海接受治疗,后来被转移到莫斯科接受治疗,在那里他还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代表。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双方终于放弃了此前联合抗日嫌疑,成功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三个三个月除中国"的言论。1938年8月,王家祥从苏联回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部长。

同时,他带回了共产国际的最新指示,其中包括两个要点:

一是充分肯定了遵义会议以来中共中央取得的成就;

二是建议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以毛泽东为重点。

按照这两个指示,王明作为共产国际"金茶部部长"的有限权力,也为毛泽东真正成为党的核心领导扫清了道路。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为临时总职责,罗甫诚恳地表示让路,选举毛泽东为新任总长。但是,由于共产国际没有具体规定职务和要求,毛泽东建议罗甫继续担任总责任人。根据李伟涵的回忆录《回忆与研究》:

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的话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解决了统一领导的问题。

罗甫的"积极让仙"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主动把重要工作交给毛泽东,他只负责理论宣传和政策研究等具体事务。在此期间,王家祥积极协助罗福工作。

1943年7月5日,王家祥写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中国民族解放》,并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思想,引起了全党的一致共鸣。此后,他进一步阐释和宣传了这一理念,为后来"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

1945年4月23日,党史上意义深远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礼堂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举行的最重要的会议,有547名官方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参加。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7 会议现场

在为期50天的大会期间,毛泽东发表了开幕词和闭幕词,并发表了关于"关于联合政府"的主旨报告,该报告重点介绍了党的许多政治、军事和文化思想。最后,代表们选出了44名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标志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层正式成立。  

作为"七大"的主要成就,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在《关于党章修改的报告中》说: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统一,即中国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第七次代表大会前夕,王家祥的病情再次恶化,不得不请假休息。虽然他是主席团提名的中央委员会候选人,但他只获得了204票,不幸被击败。对此,杨尚坤在1997年7月也特别回顾道:

王家祥在"七大"中央委员选举中落选,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比较孤立,不贴近群众,别人误以为书架很大,其实是一本书生气的干部;

1945年6月10日,在"第七次代表大会"第20次会议上,毛泽东就选举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问题向全体代表发表了讲话。其中,他高度评价了王家祥参工以来取得的成就,还谈到了中央选举:

他昨天没有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成员,因此主席团将他作为候补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位候选人。

通过毛泽东的讲话,代表们加深了对王家祥的认识和了解,最终选举他为中央候补委员。然而,由于长期伤势尚未痊愈,他不得不辞掉工作,回到苏联接受治疗。

苏联时期,王家祥转身寻找何子贞的下落,将她从精神病院救出。之后,他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贺子珍和女儿李敏的情况,最后把母女俩带回了祖国。

1947年5月,王家祥回国,担任东北局委员,东北市工业宣传部部长,为东北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1949年初,王家祥来到河北西柏坡,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期间,毛主席提出让他跪下讲话,并特别征求了他对未来中国新首都位置的看法:

今天,有一件大事要问你。中国历史首都有西安、开封、洛阳、北京和南京,拥有丰富的城市工作经验,您认为我们未来的首都选址合适吗?

王家祥的观点非常坦率,将北京推为新中国的首都。他认为,北京在地理上靠近苏联,边界长但不有利于战争,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也可以用来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而且,近代明清时期也把首都定在这里,人们的心理也很容易接受。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王家祥成为中央委员,开始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毛主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作安排专门征求了自己的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份工作供您选择。一个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另一个是驻苏联大使。

经过一天的考虑,王家祥认为,虽然自己一直从事理论和宣传工作,但是苏联的情况比较熟悉,也熟悉俄语和英语,所以更适合担任驻苏联大使。不可否认,宣传部长是部长级的,但驻苏联大使只是副部长级的,他显然不太在乎这些。

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务委员会总理周恩来签署命令,任命王家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首任大使。同时,他被任命为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直接由周恩来领导,周恩来也是外交部长。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10月20日,王家祥登上开往苏联的火车,正式前往莫斯科。同时,《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到苏联:派王家祥大使离开北京前往苏联》的社论:

我们完全信任王大使,他相信他能够完成政府和人民巩固和发展中苏友好关系的光荣使命,他最能代表中国人民的意愿。

在苏联就职前,毛主席还请他给斯大林一封亲笔介绍信:

王家祥同志除了担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外,还负责东欧新民主国家的总外交事务,还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处理两党之间的事务。在这里,请站在同志们的位置上,随时给他指导,让他的工作得到更多更好的效果。

11月10日,周恩来会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琴昆,正式提议毛泽东赴莫斯科参加斯大林70岁生日庆祝活动,并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从此,王家祥投入到密集的接触和保护工作中。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12月16日,毛主席的专列终于抵达莫斯科,被安排住在斯大林的第二栋别墅,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最高礼遇。.m 18点,中国和苏联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正式会晤,斯大林亲自带领所有政治局委员在门口迎接他,这对从未出去见过面的斯大林来说是个例外。

毛主席此访的主要目的有三点,即祝他生日快乐、签订合同、借钱。庆祝斯大林诞辰后,毛主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

我在苏联逗留的时间长短部分取决于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其中,首先是《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对此,中苏立即开始就条约的签署进行磋商,毛主席指示周恩来率队前往莫斯科跟进具体工作。这样,王家祥不仅直接参与了会谈,还承担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对稿件逐字逐句地进行了反复润色。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毛泽东与斯大林

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终于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中苏互助条约》。中方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博大、王家祥的领导人,苏方则出席了斯大林、莫洛托夫、沃洛希洛夫、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领导人。

在中苏同盟的历史事件中,王家祥作为驻苏联大使,无疑在维护新中国外部环境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到1950年夏天,他的身体再次被红灯,他不得不去捷克共和国接受治疗和休息和休养,驻苏联大使的职位被移交给Lof。

回国后,王家祥主持了中联部的工作,党际外交活动也轰动一时。

1956年9月,我们党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邀请了60多个兄弟政党的代表参加。在此期间,王家祥一直负责接待这60多个代表团,出色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周总理的评价:

以将军的举止,指挥如果坚定而极其精细,部署良好,有序。

到1958年,随着大跃进和浮夸的开始,前驻苏联大使王家祥一再警告不要重复苏联公社崩溃的例子。在一些人的歪曲中,他提出的大跃进被诬蔑为一种观点,开始受到批评。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1959年夏天,忧心忡忡的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反映庐山会议期间的问题,遭到康生等人的诽谤。因为罗甫和黄克成等人表示支持彭德怀的务实行动,也受到批评,甚至被贴上"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标签。

196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了全面裁军"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以毛盾为团长出席,按照事先商定的"低调政策"发言,更强调自己高举和平旗帜的地位,王家祥负责起草和定稿一系列文件。

然而,"和平"和"裁军"在发言稿中使用得更多,"反美"和"斗争"这两个词不太常见,这引起了几个亚非国家代表的不满。他们甚至说:

中国不是忽略了他们吗?中国不是反美的吗?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消息传回国内,王家祥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毛主席批评他"脱离左翼,加强右翼,加剧中间派的摇摆不定"。根据王立后来的回忆:

毛主席指出这一点,说:这是要向帝国主义,向修正主义向和谐,向印度和各国反动派作出同样的努力,少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就是"三少一少"。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王家祥和妻子朱忠丽

"三又一少"一提出,立即被康生别有用心地使用。据王家祥的妻子朱忠丽在《毛泽东与王家祥:风识强草》记载:

他到处煽风点火,说中央的失误是王家祥造成的,关键点是"三少一"修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外交路线。

到1966年,随着大运动的开始,王家祥的政党没有被免职,但他无法参加有关会议。在被刘宁义取代后,他也被要求搬出中南海,搬到北海后门的住所,在那里他很快被监禁甚至拘留。

1969年10月,王家祥被调到河南省信阳市进行劳动改革。由于严重的旧伤和并发症,他经该组织同意返回北京接受治疗,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1972年6月,朱德代表毛主席来访王家祥,对他说:

毛主席没有忘记你,我们都认为你是一个功劳,在关键时刻做好工作,组织很快就会给你分配工作。

受此鼓舞,王家祥立即写信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深刻反思了他的许多错误,也表达了再次出来参加工作的愿望。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周总理

1973年8月,王家祥再次当选为中央"十大"委员,继续协助周总理处理外交事务。

然而,当他得知有人要发起"批次森林"运动来绘制周总理地图时,他预见到党和国家将遭受新的灾难,并开始担心。1974年1月25日凌晨,王家祥与世界长期逝世。

在遵义会议上向毛主席投下“关键一票”的王稼祥建国以后怎样了?

1月30日下午,王家祥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周恩来等领导出席了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文学史不是假的。

几十年来,王家祥同志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积极、认真、负责地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