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作者:兵者观察

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于1938年9月29日在延安桥儿沟礼堂开幕,一直开到11月6日,将近40天。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12人,即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王明、洛甫、项英、博古、康生、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中央委员5人,即关向应、张浩、杨尚昆、李富春、罗迈(即李维汉)。此外,还有党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区的负责人39人。六届六中全会的议程是;一、张闻天致开幕词;二、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三、毛主席作政治报告。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月会议”中,决定任弼时赴苏联,接替王明在共产国际的工作,尔后,任弼时即化名“陈林”,于1938年3月5日从延安乘汽车启程赴莫斯科,陈琮英、蔡畅等随行。15日抵兰州。16日改乘苏联军用飞机继续西行抵迪化(今乌鲁木齐市)。3月下旬乘苏联军用飞机由迪化抵达莫斯科。

5月17日,任弼时和原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代表王稼祥出席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书面报告。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7月初,王稼祥准备动身回国,在王稼祥动身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咨夫与任弼时、王稼祥谈话。明确指出:“应该承认毛主席同志是中国革命实际斗争中产生出来的领袖,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当月,王稼祥由莫斯科乘飞机回国。任弼时正式接替王稼祥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

王稼祥回到延安,带回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文件和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意见。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肯定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袖地位,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大事。这对于克服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提出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有重大作用。为了贯彻共产国际指示和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战中的路线,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在开幕式的会议上,由张闻天致开幕词,并一致通过由在延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2人组成全会主席团。毛主席在会上宣布全会的议程。王稼祥为主席团成员,并担任全会秘书长。

张闻天在开幕词中提出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年三个月民族抗战的经验与教训,正确估计目前形势,克服当前困难,使抗战走向胜利的前途;要确定明确的方针,使我们党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成为广大的群众性的党,以保证抗战的胜利。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王稼祥会上再一次作了《国际指示报告》。

毛主席作了题为《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共八部分;一、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二、抗战15个月的总结;三、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四、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五、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六、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运动;七、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八、召开党的七次代表大会。毛主席在报告中分析了当时的抗战形势。总结了15个月以来抗战的基本经验,指出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任务,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策。谈到六届六中全会的任务。

毛主席指出扩大的六中全会是处于抗日战争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关头开的,担负了重大的历史任务。他说:“完全不错,抗日战争英勇奋斗了一年多,全国有了伟大的团结与伟大的进步,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虽然失地很多,但同时就有了很多胜利,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战争发展下去。主要的由于中国继续进步,同时配合着日本增加困难。国际助我增强,最后胜利定属于我,不属于敌,这也是可以预断的。谁要是看不见过去的伟大成绩与未来的胜利前途。谁就要陷入非观主义的深坑而不能自拔。然而单看到这一方面,是不够的,抗日战争还有另一方面,还有它的消极方面,这就是我们面前摆着的许多困难。目前的情况告诉我们。一年多以来中国所有的奋斗。团结,进步,胜利,还未能阻止敌人的前进,还没有反攻敌人的力量。武汉现在处于敌人的威胁中,敌人还要向广州、长沙及西北等地进攻。因此全国人民都盼望共产党发表意见,新的环境提出了许多问题。”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毛主席高声说:“同志们,我们必须发表意见,必须解决问题。对的,我们党早已发表了意见,许多根本问题也早已解决了。但新的环境要求我们发布新的意见,解决新的问题。”讲到抗战15个月以来的经验时。毛主席说:“主要的有三方面。第—,证明了抗日战争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因而抗战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第二,证明了中国的抗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悲观论者之没有根据。第三.证明了支持长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之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力求进步与依靠民众,借以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而不是其他。”讲到“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时。毛主席说。“总的任务应该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以便克服困难,停止敌之进攻,准备力量,实行我之反攻,达到最后驱逐敌人之目的。”

毛主席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和职责,强调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号召全党必须明确认识并认真地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使命。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作出了关于党的组织机构、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通过了致全国共产党、致八路军和新四军全体指战员、致东北义勇军及东北同胞电,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告全国同胞、国共两党同志书》。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朱德在会上以一天半时间作了关于华北八路军的报告。他详细地叙述了八路军一年多来抗战的经过和经验教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持久战问题。报告最后说:八路军今后的任务是:“继续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坚持根据地,争取友军、巩固本身。”“眼前的任务就是发展华中,也要八路军担负一部分的作用。”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由于日军大举进攻,武汉危急,中共中央决定由朱德到武汉去了解情况,并鼓励蒋介石继续坚持抗战。那时。日机经常空袭武汉。朱德冒险在10月22日搭乘战斗机飞抵汉口,随即由周恩来陪同去会见蒋介石。朱德向蒋介石报告八路军一年多来的战绩、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情况以及取得这些胜利的原因;并且强调:只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即使退到重庆也不要紧日寇是一定能够打败的!并提出了八路军扩编为3个,增发经费和弹药的要求。

第二天,朱德即匆匆飞回延安,继续参加六中全会,并向全会介绍了在武汉了解到的情况。他认为。军队中对局势悲观失望的人比较少,而在政界比较多,特别是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一再放出“和平”空气,但国共关系还不至于破裂。朱德回延安后两天。汉口就失陷了。

会上,项英作了《新四军工作报告》。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六中全会主要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全会正确地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分析了抗战形势,指出了抗战必胜的前途和全民族的基本任务。二、全会明确指出,争取实现党的领导权,是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全会批评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口号。三、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确定党的主要工作是在战区和敌后。批评了那种把战胜日寇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以及热衷于在国民党统治区搞合法运动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批评了轻视游击战争的观点。四、全会强调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批判了教条主义。五、全会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一是制定了党的干部路线,就是毛主席提出的“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的“任人唯贤”路线。这是十年内战时期和抗战时期我党在干部路线上斗争经验的总结。在这次会上批评了张国焘泰的“任人唯亲”干部路线,批评了在干部问题上的自由主义、宗派倾向。二是强调增强党的团结和加强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六、全会对党的组织作了相应的变动。为了适应战争环境与党的工作,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中原局由刘少奇兼任书记。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南方局由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任副书记,负责领导长江以南地区党的工作。这就结束了王明的错误领导。

王稼祥回国前夕,共产国际总书记明确指出:告诉王明,不要争了吧

会后,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在华中地区逐步得到贯彻执行。会议中间,王明作了《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长篇发言。口头上虽然表示同意毛主席的报告,但并未接受全会对其错误的批评。中共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这次会议,全面地阐明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策,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增强了全党的团结,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