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便在这时,在苏联多年的王明,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返回国内,这一次,王明不再向“左”,而是向“右”。

回国后的王明,很快便获得了中央长江局书记的职务,企图在武汉与延安分庭抗礼,这一次,王明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听从蒋委员长指挥。”。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上任不久,王明便在汉口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当讲到大别山红军的去留时,王明大手一挥:“大别山不能留下一兵一卒!”。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一位同志不满,他就是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他怒道:“那不是把大别山根据地拱手送给国民党吗?”。

“太放肆啦,你这是破坏统一战线!”,王明怒不可遏。

高敬亭又道:“国民党17万大军占领大别山都没得逞,现在你却要送给他们,难道这就是拥护统一战线?”。

最终,会议不欢而散,而这也为高敬亭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

从农民到将军

高敬亭,河南光山人,出生于当地一户贫寒农家,母亲早亡,父亲含辛茹苦将高敬亭兄弟6人拉扯长大,还缩衣节食让高敬亭读了6年私塾,可惜因为家贫,高父无力让高敬亭再上更高学府。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在高敬亭16岁时,开始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农闲时节,父子二人杀猪谋生,忙忙碌碌一年,堪堪解决温饱问题,。

很快,时间到了1926年,此时,鄂豫皖边境的农民运动,已经轰轰烈烈展开,受此影响,高敬亭也加入农会,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深受鼓舞的高敬亭,开始在家乡组织革命活动,可惜东窗事发,当地反动势力在他家中受到革命传单等物,高敬亭无奈逃离,而他的父亲、妻子以及妻子的3个哥哥,被活活打死,儿子也下落不明。

虽然遭逢如此惨剧,但高敬亭并未因此退缩,1928年,豫东农民起义爆发,高敬亭再次投身其中,因为出色表现,高敬亭成为一名党员,并于1931年,担任鄂豫皖苏区政府主席,并兼任光山县委书记一职。

任职期间,高敬亭先后组建光山独立团、赤卫师、游击师等革命队伍,为根据地的壮大,做出极大贡献。

1934年11月,鄂豫皖红军长征,高敬亭则担任皖西北道委书记,留下来继续革命。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鄂豫皖的大部队离开后,留在当地的红军不足2000人,而且被分割包围在几小块苏区内,革命情绪有多低落,可想而知。

而此时,蒋介石为彻底清除留下来的红军,集结国军25军、11军以及东北军2个军,人数高达17万人,对鄂豫皖进行残酷清剿。

面对数百倍于自己的敌人,高敬亭并未退却,抓紧时间整顿军队,于1934年12月,将分散各地的游击队整编为红82师218团,人数达到900余人,开始反击。

在高敬亭的指挥下,这不到1000人的队伍,在大别山区来回穿插,出其不意给予敌人数次重击,极大鼓舞了留守红军的反抗决心。

在高敬亭等人的带领下,218团人数不减反增,到1935年2月,人数达到1500人,也正是这个时候,高敬亭重建了28军。

因为群众基础好,在三年的抗战中,28军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舒城、桐城、潜山、霍山一带,建立和发展起新的根据地,牵制了大量敌军,成为根据地一面坚持战斗的旗帜。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而围剿鄂豫皖的失利,也让蒋介石暴跳如雷,他先后换了刘镇华、梁冠英、卫立煌3位总指挥,都未能消灭高敬亭的部队,无可奈何之下,竟然开出10万大洋,悬赏高敬亭的人头。

对于高敬亭留守鄂豫皖的三年,无论是主席还是周公,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全国统一战线形成后,高敬亭深表支持,积极配合,但他却始终强调一点:“不能因合作丢掉红军优良传统,我们还是我们,要保持过去的阶级友爱,和红军作风。”。

1938年10月,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担任这支支队的司令员。

接下来的日子,高敬亭指挥部队,同日伪军战斗90余次,其中,同千余敌军作战的次数4次,毙敌2300余人,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对当地百姓的抗日,给与大大鼓舞。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然而,这位抗日名将,没有倒在敌人的枪下,却被自己人错杀,怎么回事儿呢?

高敬亭之死

能够在大部队离开后,带领留守在鄂豫皖的红军继续壮大,不得不说,高敬亭的领导能力,确实很出众。

然而,当时的鄂豫皖,毕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面对前来清剿的敌军和白色恐怖,而且是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高敬亭想要团结零散力量继续游击,难免会使用一些非常手段,比如“肃反”扩大化,就有一些同志很冤,而3年独揽军政大权,也让高敬亭养成一些独断专行的作风。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改正的,真正“害死”高敬亭的,是他不愿放弃大别山。

统一抗日形成后,王明坐镇武汉,他一再强调“一切听从委员长指挥”,而高敬亭,则成了破坏统一战线之人。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不愿意放弃大别山的高敬亭,在“统一战线”后,依旧招兵买马,壮大新四军的实力,而这些士气,都是国民党军队不愿看到的,不断给成立不久的新四军施压。

迫于压力,1939年9月,高敬亭带队离开舒城,向合肥方向推进,但不久,高敬亭又因病而返。

高敬亭的消极应对,让新四军的首脑很是恼火,为督促高敬亭尽快撤出皖中,叶挺直接下令:“限两星期必须出动。”。

这个时候,本来就比较敏感,结果又出事情了,高敬亭一手培养的团长杨克志、曹玉福,在攻打汉奸团后,将所有缴获的钱财据为己有,投奔了国军……

此举,让高敬亭有了巨大嫌疑,1939年6月4日,高敬亭前往合肥青龙厂,被缴械关押。

1939年6月20日,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向国军和延安发去两封电报“拟枪决高敬亭”。

很快,这份电报便辗转到了蒋介石手中,蒋介石看后,是笑逐颜开,当年17万大军都没剿灭的高敬亭,如今要被枪杀,能除掉一个心腹大患,他怎么能不开心?

于是立即回复“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

收到蒋介石电报的叶挺、项英等人,没有再等中央的回复,于1939年6月24日,将高敬亭押赴刑场。

刑场之上,高敬亭是大义凛然:“请代转史玉清(高敬亭妻子),孩子送给人民抚养,我是忠于工农革命的军人!”。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牺牲之时,高敬亭年仅32岁,这位被国民党悬赏10万大洋的红军名将,没有死在敌人手中,却死在了同志的枪口下……

高敬亭被杀不久,延安来电,让高敬亭到延安学习,可惜,杀人容易活命难,这一损失,已无法挽回。

高敬亭死后

高敬亭被错杀后,他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狱中生下1女高凤英,而四支队被支解为几个部队,然而,多年下来,高敬亭威望极高,在他死后,2000多名战士脱离队伍。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消息传回延安,主席很生气,发电质问叶挺等人:“我们让高敬亭回延安,你们为什么杀他?”。

同年11月,周公、刘少奇到达新四军指挥部,质问相关人员:“招革命的兵,买革命的马,有什么不好?我们开辟的根据地,为什么要让给国民党?”。

1943年,参与杀害高敬亭的某人到达延安,主席再次质问:“为什么要枪毙高敬亭?”。

由此可见,主席对这位名将之死,有多心痛。

还在一点,高敬亭有妻女,当他的女儿高凤英长大后,一直想方设法为父亲伸冤。

1975年11月,在高敬亭老战友、老部下的帮助下,高凤英的信,摆在了主席案头:“.....我父亲是革命者,而不是反革命者。既然是革命却又为什么被杀呢?......我希望能够早日知道这个结论,来解除我母女政治上的压力。”。

主席看后,立即请汪东兴调查此事儿,汪东兴向主席汇报情况后,主席批示:“我意此案处理不当……”。

国军悬赏10万买他人头未果,却因不愿放弃大别山,倒在自己人枪下

1977年,高敬亭终于得到平反,而此时,他已离世37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