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作者:文史不假

一百年前的中國,風雨交加,軍閥争鬥,内外沖突;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共産黨以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鬥志,帶領國家走過了一段可悲的曆史。

在中國共産黨100年的曆程中,湧現出無數英雄和孩子,他們勇敢地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然後是義人,然後是無悔。而王家祥,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王家祥

王家祥(1906年8月-1974年1月),原名王家祥,安徽省宣城市縣後江村人。曆任黨報委書記、紅軍總政治部部長、中央革命軍委副主席、共産國際代表、駐蘇聯大使、外交部副部長、中央部長等職務。他是一位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一位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政治家,是黨和軍隊的傑出上司人之一。

1906年8月15日,王家祥出生于安徽省陸仙縣後江村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有兩個妹妹。由于他的祖父去世,他的父親王成祖在國外做生意多年,王氏家族由他的祖母吳志上司。

吳志奶奶雖然是農村婦人,但知道書中大理是很好的家庭,對于唯一的孫子來說卻是無比的愛。受此影響,王家祥從小就是家庭的寵兒,讀書和上學後就成了學校的寵兒,所有的成績都非常出色。

父親希望兒子接手家族企業,但王家祥堅持繼續深造。十六歲時,他就讀于安徽省南嶺市樂裕學校和蕪湖市聖雅閣中學,在那裡他迅速接受了新思想和理論,成為一名對學生運動充滿熱情的進步青年。

1925年9月,王家祥加入上海共青團,從此追随共産黨的腳步。由于他的積極思考,他很快就有機會進入蘇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

憑借優秀的學習能力,特别是俄語和英語的學習天賦,王家祥的飛速進步,理論素養和水準也千裡之外,成為當時國際學生中最好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除了這些收獲,他還結識了一大批進步同志。

這一時期,許多在蘇聯學習的中國年輕人,如王明、波谷(秦邦賢)、羅甫(張問天)和陳長昊等,因為他們有着相似的人生經曆和革命思想,很快就接近了,形成了所謂的"28.5布爾什維克"。其中,包括王家祥。

然而,所謂的"28.5布爾什維克"松散集團,雖然得到了共産國際方面的支援,但過于理想主義,無法脫離現實。特别是,他們脫離了中國的實際國情,有明顯的"左"錯。

随着"4·12反革命事件"的發生,國民黨的權力派系蔣介石、王經偉等人背叛了革命,也背叛了孫中山的"統一俄國、聯合共和國、支援農業勞工"的三大政策。從那時起,共産黨人被迫反擊,不僅是為了建立人民軍,也是為了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第二次内戰。

1930年,王家祥奉命傳回中國參加革命鬥争,潛伏在上海擔任中宣部官員。從那時起,他逐漸發現,國内的實際情況與蘇聯的實際情況大不相同,如果隻是機械化複制布爾什維克理論,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大損失,将難以成功。

顧順章被捕叛變後,中共中央總部經曆了慘痛的損失,開始逐漸進蘇地區工作。在王明和共産國際的支援下,王家祥成為紅軍總政治部部長,并結識了毛澤東和其他與他沒有經曆過同樣經曆的人。

兩人的第一次會面是在1931年的蘇聯地區的龍崗地區,這是第一次反圍攻戰争的發生地。那一年,王家祥25歲,毛澤東38歲。他向毛澤東介紹了他在蘇聯的學習和在上海的工作,而毛澤東則向他介紹了多年來中蘇地區的建立和發展。

這一次,兩人都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毛澤東非常欣賞那個戴着金眼鏡的瘦弱、紳士風度的年輕人。特别是,對于他的理論基礎和批評"三條線"非常一緻,立即寫下了蘇聯地區散布的兩句話到對方:

敵人進入我的撤退,敵人駐紮在我的幹擾中,敵人撤退到我,敵人疲憊我戰鬥,遊擊戰在獲勝的門票;前後退,引誘敵人深陷,集中力量,每一次擊穿,敵人的動靜。

同樣,王家祥也不會忘記毛澤東在第一次見面時的遠見卓識和氣氛。根據王家祥的傳記:

他與我在中國和俄羅斯遇到的上司人非常不同和獨特。他說的話既簡單又清晰,又新鮮又有說服力。

因為王家祥善于學習和觀察,是以更善于獨立思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以,他沒有像其他蘇聯人那樣,盲目地照搬蘇聯模式,盲目聽從王明的訓示,盲目地鄙視毛澤東的遊擊戰。

随着紅軍前四次反"圍攻"的勝利,王家祥對未來革命更加自信,沒有産生絲毫的懷疑。就連他在第四次反圍攻行動中也受了重傷,沒有動搖。

1933年4月,國民黨在第四次"圍攻"中發動空襲,王家祥受重傷,連腸子都被炸穿,一度危及生命。面對蔣介石的層層封鎖,紅軍的物資非常稀缺,醫療條件極其艱難,連最低限度的止痛藥和麻藥都沒有。

這樣,王家祥在沒有大麻藥的情況下,即使經過八個小時的硬碰硬手術,展現出非凡的意志,即使"觀宇刮骨愈合"也無非如此。不幸的是,由于條件有限,導緻身體彈片無法清除,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療,也為他未來的身體狀況埋下了隐患。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博古特

在博古特和李德的持續排斥下,毛澤東被剝奪了對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權,隻擔任蘇聯臨時政府主席一職。受"左"錯指揮,第五次反"圍"戰敗,井岡山基地一直難以保全,中央政府不得不作出長征決定。

長征之初,博谷和李德犯了"逃跑"的錯誤,在突破國民黨封鎖線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别是,在湘江戰役中,紅軍遭受了巨大的軍事挫折,從8萬多人到3萬多人,已經到了生存的邊緣。

由于羅甫、王家祥、毛澤東在中央軍委縱隊行軍,是以有更多的機會互相交流和讨論。面對嚴峻的事實,經過毛澤東的透徹分析,王家祥明确改變了立場,開始支援紅軍上司層的調整。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遵義會場

1935年1月7日,紅軍成功占領貴州遵義縣鎮并關閉,中央決定召開臨時會議,審查五次反圍攻以來的一系列失誤。作為中央政府的一般責任和"三團"的一員,博古特準備了講話全文,将一切可能歸咎于客觀原因。

當會議進入公開讨論階段時,洛夫的第一次聲明駁斥了它,用詳細的事實和證據指出了博古特和其他軍事指揮人員所犯的明顯錯誤。有一段時間,支援者和反對者進行了激烈的争論,雙方都持有自己的觀點。

作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王家祥眼裡一看,心裡急急。對于來文的弱化和含蓄,他居然站出來表示支援毛澤東,義不容辭地指出,博谷、李德的錯誤是第五次反"圍攻"以來被動局面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發言結束時,他還建議取消對博古特和裡德的軍事指揮,這得到了大多數與會者的支援。經過表決,中央決定重建毛澤東對紅軍的軍事指揮。随後,還決定洛夫将取代博古擔任新的中央同志。如此之多,以至于毛澤東一再公開稱贊王家祥是"批判性投票"。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遵義會後,王家祥、毛澤東、周恩來組成新的軍事三人小組,指揮全軍突破國民黨圍困。後來,紅軍渡過紅水,巧妙地渡過沙地,飛越雪山,1935年6月12日在四川公公區與紅四軍勝利師一起。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龔龔将作主

在跨界金山,王家祥的老傷發作,腸子裡已經嚴重發炎了膿液,甚至蚜蟲都爬了出來。而且,惡劣的自然環境不能再用在擔架上,他不得不忍受走路和緊緊抓住擔架的劇烈疼痛。

紅軍與紅四師之後,張國軒看到中央政府嚴重受損,野心大,戰略方向出現嚴重分歧。兩河口會見時,就紅軍是"北上"還是"西進"展開了争論,王家祥明确支援北進,批評張國軒的虛假主張。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毛澤東、張國軒

但是,張國軒還是小動作,散布不利于一軍、四軍團結的言論,意圖蠱惑基層黨員和士兵。

為維護紅軍隊伍的穩定,王家祥、李富春、劉伯成等組成中央慰問團,深入到紅四軍基層慰問和宣傳中央決定。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建議下,他與張國軒私下交談,從晚飯後一直持續到淩晨3點多.m。不幸的是,我們未能真正說服徐先生跟随中央政府向北走,結束分裂主義傾向。

長征後,王家祥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随着病情的惡化,他被秘密送往上海接受治療,後來被轉移到莫斯科接受治療,在那裡他還擔任了中國共産黨在共産國際的代表。

全面抗日戰争爆發後,雙方終于放棄了此前聯合抗日嫌疑,成功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三個三個月除中國"的言論。1938年8月,王家祥從蘇聯回到延安,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政治部部長。

同時,他帶回了共産國際的最新訓示,其中包括兩個要點:

一是充分肯定了遵義會議以來中共中央取得的成就;

二是建議中共中央上司機關以毛澤東為重點。

按照這兩個訓示,王明作為共産國際"金茶部部長"的有限權力,也為毛澤東真正成為黨的核心上司掃清了道路。

在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為臨時總職責,羅甫誠懇地表示讓路,選舉毛澤東為新任總長。但是,由于共産國際沒有具體規定職務和要求,毛澤東建議羅甫繼續擔任總責任人。根據李偉涵的回憶錄《回憶與研究》:

共産國際季米特洛夫的話在會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我們黨進一步明确了毛澤東的上司,解決了統一上司的問題。

羅甫的"積極讓仙"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主動把重要工作交給毛澤東,他隻負責理論宣傳和政策研究等具體事務。在此期間,王家祥積極協助羅福工作。

1943年7月5日,王家祥寫了《中國共産黨的道路和中國民族解放》,并首次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思想,引起了全黨的一緻共鳴。此後,他進一步闡釋和宣傳了這一理念,為後來"七大"确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作出了突出的理論貢獻。

1945年4月23日,黨史上意義深遠的"七大"在延安楊家嶺中央禮堂舉行。這次會議是在抗日戰争勝利之際舉行的最重要的會議,有547名官方代表和208名候補代表參加。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7 會議現場

在為期50天的大會期間,毛澤東發表了開幕詞和閉幕詞,并發表了關于"關于聯合政府"的主旨報告,該報告重點介紹了黨的許多政治、軍事和文化思想。最後,代表們選出了44名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标志着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上司層正式成立。  

作為"七大"的主要成就,毛澤東思想被确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劉少奇在《關于黨章修改的報告中》說: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統一,即中國的共産主義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然而,在第七次代表大會前夕,王家祥的病情再次惡化,不得不請假休息。雖然他是主席團提名的中央委員會候選人,但他隻獲得了204票,不幸被擊敗。對此,楊尚坤在1997年7月也特别回顧道:

王家祥在"七大"中央委員選舉中落選,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比較孤立,不貼近群衆,别人誤以為書架很大,其實是一本書生氣的幹部;

1945年6月10日,在"第七次代表大會"第20次會議上,毛澤東就選舉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問題向全體代表發表了講話。其中,他高度評價了王家祥參工以來取得的成就,還談到了中央選舉:

他昨天沒有當選為中央委員會成員,是以主席團将他作為候補中央委員會的第一位候選人。

通過毛澤東的講話,代表們加深了對王家祥的認識和了解,最終選舉他為中央候補委員。然而,由于長期傷勢尚未痊愈,他不得不辭掉工作,回到蘇聯接受治療。

蘇聯時期,王家祥轉身尋找何子貞的下落,将她從精神病院救出。之後,他向毛主席詳細彙報了賀子珍和女兒李敏的情況,最後把母女倆帶回了祖國。

1947年5月,王家祥回國,擔任東北局委員,東北市工業宣傳部部長,為東北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1949年初,王家祥來到河北西柏坡,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此期間,毛主席提出讓他跪下講話,并特别征求了他對未來中國新首都位置的看法:

今天,有一件大事要問你。中國曆史首都有西安、開封、洛陽、北京和南京,擁有豐富的城市工作經驗,您認為我們未來的首都選址合适嗎?

王家祥的觀點非常坦率,将北京推為新中國的首都。他認為,北京在地理上靠近蘇聯,邊界長但不有利于戰争,山東半島和遼甯半島也可以用來防禦來自海上的威脅。而且,近代明清時期也把首都定在這裡,人們的心理也很容易接受。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王家祥成為中央委員,開始參加新中國建設的準備工作。在此期間,毛主席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工作安排專門征求了自己的意見:

新中國成立後,有兩份工作供您選擇。一個是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另一個是駐蘇聯大使。

經過一天的考慮,王家祥認為,雖然自己一直從事理論和宣傳工作,但是蘇聯的情況比較熟悉,也熟悉俄語和英語,是以更适合擔任駐蘇聯大使。不可否認,宣傳部長是部長級的,但駐蘇聯大使隻是副部長級的,他顯然不太在乎這些。

1949年10月6日,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國務委員會總理周恩來簽署指令,任命王家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首任大使。同時,他被任命為外交部第一副部長,直接由周恩來上司,周恩來也是外交部長。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10月20日,王家祥登上開往蘇聯的火車,正式前往莫斯科。同時,《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帶到蘇聯:派王家祥大使離開北京前往蘇聯》的社論:

我們完全信任王大使,他相信他能夠完成政府和人民鞏固和發展中蘇友好關系的光榮使命,他最能代表中國人民的意願。

在蘇聯就職前,毛主席還請他給斯大林一封親筆介紹信:

王家祥同志除了擔任中國駐蘇聯大使、外交部副部長外,還負責東歐新民主國家的總外交事務,還代表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和你、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處理兩黨之間的事務。在這裡,請站在同志們的位置上,随時給他指導,讓他的工作得到更多更好的效果。

11月10日,周恩來會見蘇聯駐華大使羅琴昆,正式提議毛澤東赴莫斯科參加斯大林70歲生日慶祝活動,并對蘇聯進行國事通路。從此,王家祥投入到密集的接觸和保護工作中。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12月16日,毛主席的專列終于抵達莫斯科,被安排住在斯大林的第二棟别墅,得到了蘇聯方面的最高禮遇。.m 18點,中國和蘇聯上司人在克裡姆林宮正式會晤,斯大林親自帶領所有政治局委員在門口迎接他,這對從未出去見過面的斯大林來說是個例外。

毛主席此訪的主要目的有三點,即祝他生日快樂、簽訂合同、借錢。慶祝斯大林誕辰後,毛主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公開表示:

我在蘇聯逗留的時間長短部分取決于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其中,首先是《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對此,中蘇立即開始就條約的簽署進行磋商,毛主席訓示周恩來率隊前往莫斯科跟進具體工作。這樣,王家祥不僅直接參與了會談,還承擔了大量的翻譯工作,對稿件逐字逐句地進行了反複潤色。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毛澤東與斯大林

1950年2月14日,中國和蘇聯終于在克裡姆林宮簽署了《中蘇互助條約》。中方會見了毛澤東、周恩來、陳博大、王家祥的上司人,蘇方則出席了斯大林、莫洛托夫、沃洛希洛夫、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上司人。

在中蘇同盟的曆史事件中,王家祥作為駐蘇聯大使,無疑在維護新中國外部環境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到1950年夏天,他的身體再次被紅燈,他不得不去捷克共和國接受治療和休息和休養,駐蘇聯大使的職位被移交給Lof。

回國後,王家祥主持了中聯部的工作,黨際外交活動也轟動一時。

1956年9月,我們黨召開了第八次代表大會,邀請了60多個兄弟政黨的代表參加。在此期間,王家祥一直負責接待這60多個代表團,出色而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周總理的評價:

以将軍的舉止,指揮如果堅定而極其精細,部署良好,有序。

到1958年,随着大躍進和浮誇的開始,前駐蘇聯大使王家祥一再警告不要重複蘇聯公社崩潰的例子。在一些人的歪曲中,他提出的大躍進被誣蔑為一種觀點,開始受到批評。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1959年夏天,憂心忡忡的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了一封親筆信,反映廬山會議期間的問題,遭到康生等人的诽謗。因為羅甫和黃克成等人表示支援彭德懷的務實行動,也受到批評,甚至被貼上"彭、黃、張、周反黨集團"的标簽。

196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莫斯科舉行了全面裁軍"和平會議"。中國政府派出以毛盾為團長出席,按照事先商定的"低調政策"發言,更強調自己高舉和平旗幟的地位,王家祥負責起草和定稿一系列檔案。

然而,"和平"和"裁軍"在發言稿中使用得更多,"反美"和"鬥争"這兩個詞不太常見,這引起了幾個亞非國家代表的不滿。他們甚至說:

中國不是忽略了他們嗎?中國不是反美的嗎?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消息傳回國内,王家祥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毛主席批評他"脫離左翼,加強右翼,加劇中間派的搖擺不定"。根據王立後來的回憶:

毛主席指出這一點,說:這是要向帝國主義,向修正主義向和諧,向印度和各國反動派作出同樣的努力,少支援民族解放運動,就是"三少一少"。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王家祥和妻子朱忠麗

"三又一少"一提出,立即被康生别有用心地使用。據王家祥的妻子朱忠麗在《毛澤東與王家祥:風識強草》記載:

他到處煽風點火,說中央的失誤是王家祥造成的,關鍵點是"三少一"修正主義、右傾機會主義外交路線。

到1966年,随着大運動的開始,王家祥的政黨沒有被免職,但他無法參加有關會議。在被劉甯義取代後,他也被要求搬出中南海,搬到北海後門的住所,在那裡他很快被監禁甚至拘留。

1969年10月,王家祥被調到河南省信陽市進行勞動改革。由于嚴重的舊傷和并發症,他經該組織同意傳回北京接受治療,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1972年6月,朱德代表毛主席來訪王家祥,對他說:

毛主席沒有忘記你,我們都認為你是一個功勞,在關鍵時刻做好工作,組織很快就會給你配置設定工作。

受此鼓舞,王家祥立即寫信給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深刻反思了他的許多錯誤,也表達了再次出來參加工作的願望。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周總理

1973年8月,王家祥再次當選為中央"十大"委員,繼續協助周總理處理外交事務。

然而,當他得知有人要發起"批次森林"運動來繪制周總理地圖時,他預見到黨和國家将遭受新的災難,并開始擔心。1974年1月25日淩晨,王家祥與世界長期逝世。

在遵義會議上向毛主席投下“關鍵一票”的王稼祥建國以後怎樣了?

1月30日下午,王家祥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周恩來等上司出席了追悼會,鄧小平緻悼詞:"文學史不是假的。

幾十年來,王家祥同志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上司下,積極、認真、負責地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共産主義事業獻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