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翔梧:和邓小平、王稼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同期,和蒋经国同班

作者:寻找红色记忆

2007年12月,在隆冬节期间,时任洛阳市党史研究室主任耿占云、副主任吉铁成和我们三人到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查阅20世纪20年代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李向轩、刘志敏的档案。在档案中,我们查阅并复制了整个495号目录225号、档案1317号(李向轩71页)、2137号(刘志敏8页),以及全部530号,目录2中涉及两者的一部分档案(19页),共98页。

打开尘土飞扬的档案,我们试图恢复他们真实的人生轨迹,并从那一页的珍贵记录中读出他们背后的故事。

留在苏联之前的经验

李向轩,原名李凤洲,1907年9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洛宁县高级中学,1921年考入洛阳河南省第四师范学校,1923年转入开封河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美术部(以下简称"省第一师")。

1924年初,李向轩等几位进步学生发起创办河南省青训部,担任河南省青训部首任执行委员、出版官员。他参加的主要社会团体是"非基督教联盟"、河南省全国人大推进会议,并担任宣传单位成员,1925年上海"五年"大屠杀后,李向璇参加了"河南省中华全国上海案例支持协会"的成立,并担任"后备协会"文职单位和宣传股负责人。 并为河南声援"五年"运动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宣传工作。

1925年6月,从省第一师毕业后,李向玄移居北京,担任当时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机关《国家新报》的编辑。同年9月,李向轩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党派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刘志敏于1908年7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一个破旧的小商户。1926年,高中毕业前,她赴汉口参加宋庆龄创办的国民党女党训练班。1927年2月,朱庆荣、李慧涛被介绍到国民党,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由国民党汉口市委特别部,作为战区农业运动的特工,在信阳县农民协会从事农民运动的宣传工作,同时,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学生和妇女工作, 还给冯玉祥的政治部妇女宣传队做宣传工作。武汉"七一五"反革命事件后,革命处于低潮。但是,刘晓波没有在革命的道路上徘徊,而是变得更加政治决心。她冒着被杀的危险,继续秘密执行党组织交给她的任务。8月,刘志敏因破坏汉口党组织被捕入狱,后来被党组织救出。不久,他被湖北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

党组织由选举产生

莫斯科的中山大学,俄语称为"中山中国工人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u)创立,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旨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

李向玄于1925年11月25日填写了《旅莫中国党支部党员问卷》,《孙大介绍是谁的》?俞淑德是河北省静海人,1922年被李大昭介绍到中国共产党,是国民党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北京执行部青年部(学生部)的"大"委员。陆有玉,山东省诸城人,中共的密友,时任国民党北京行政部候补执行委员,专门负责国民党的日常工作,1927年与李大昭一起被军阀张作钧杀害。两人都是时任国民党北京行政部行政长官的李大昭同志的得力助手。李向玄在《国家新闻》任职期间,应该与两人有过很多接触。在《旅游莫书》问卷21题21的"个人与组织"栏目中,他填写了"个人与组织"栏目,其中包含一位朋友,并表示"前俄罗斯关系"是:朋友之间的关系。

据原中州大学附属高中生介绍,1927年2月被河南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马学子在《苏旅记》一书中回忆说,1925年《双十课》中,国民党开封市党部接到通知,派学生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任玉山区党委书记的王如飞由国民党北京行政部部长于淑德以特工的名义选举产生,以确保共产党人、共青团成员和国民党左翼能够当选。从河南派出的第一批九名学生,除了两名左翼分子外,都是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成员。当时,骑士学生也被推荐,出于个人原因放弃,代之以杨说。最后,"中国大学附楼"3:涂庆轩(杜未璇,中共党员)、张令华(国民党左)、杨普智(国民党左)、"省三师":韩玉波(即中共党员韩绍祥)、于光(团员)、李向轩(团员);"开封二号"中1名:刘国章(后改名为刘少文,中国共产党员),郑州1名委员:李培泽(即李培芝,中国共产党员,王如飞的情人)。一个人是未知的。据吴淑泉回忆,他也考入了莫斯科步兵学校,获得资格并获准录取的前中山大学学生共有11人,其中一名河南李兴儒。《河南纪念品1925》中,河南党组织派学生到苏联留,其中名叫"李兴梅",不知道是不是"李兴儒"搞错了?

孙耀文先生在《风雨五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始与终》一书中说,"在北方,留学生的选拔实际上落在了李大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区委员会的肩上。但是,选举过程也是以中国共产党两党的名义进行的。"当时属于中国共产党北区委的北方省委,也派了一批年轻人到上海集中精力,再到苏联学习。于书功回忆说,"1925年秋天,中共中央执行部在北京,丁玉轩和于淑德(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在北京南江沿岸欧美学生会召开会议,宣布成员玉素40人,当场出具了前往上海的30元现在。"

据了解,1925年北方省学生的选举名义上是由国民党进行的,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北区委员会及其领导的省级党组织进行的。

当刘志敏去苏联学习时,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然背叛革命。7月,汪精卫等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共产党"会议,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共产主义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大规模逮捕、屠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培养革命干部,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派一批党员到苏联学习。刘志敏就是其中之一。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

李向玄就这样来到苏联,目的就是"学革命理论,受集团训练"。

李于1925年11月23日抵达莫斯科伏尔洪卡街16号的中山大学。吴秀泉和他一起乘同一条船到达。"我们进入学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校工作人员和老师与我们每个人交谈,互相询问他们的名字,原籍地,家庭构成,教育,教育和经验,我们读什么书,我们参加了什么革命活动,等等,"吴回忆道。...然后开始上课并发放学生证。"李向轩被分配到4年级,学生证号为35号。学校给每个中国学生起了个俄文名字。李向轩的俄文全名是:扎哈尔。伊万诺维奇。日丹诺夫。1925年11月27日,经过体检后,法医向他颁发了健康证明。

中山大学的学习任务繁重而紧张:学习俄语,学习理论,学习历史,过组织生活,学习军事。李向轩很快适应了这种学习节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吴秀全回忆:"我和香轩同志在中山大学的不同班级,但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记得很清楚,项羽同志比我年长一些,身材苗条,容貌端庄,容重而平易近人。我们在中山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为文学武术,然后回到革命的家乡。湘轩同志在学习中可谓是刻苦学习、孜孜不倦、进步迅速、成绩显著。于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被调到东方大学担任口译员。这在当时的学生中很少见。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才华横溢、聪明当然是一个条件,革命的热情和理想大概是一个内在的原因。"

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李向玄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调到俄罗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担任团组长、团支部成员、墙报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俱乐部秘书。此外,他还承担了许多课外工作。在党组第四组组长李延亭签署的两份《党员团员工作问卷》(1927年1月22日、2月28日)中,李向玄填写了"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行:"《华尔街日报》俄文专栏编辑、《西方革命史书记》(1月);在《除会议外,每项工作需要几个小时》中,他填词:"十五小时的口译时间等"。工作量是可预测的。

李向玄还经常被苏团和社会团体任命,在基层执行任务。李向轩的档案中有几份旅行证来说明这一点:1926年3月1日18时,到全苏支援陆、海、空志愿军协会中央射击俱乐部外事办公室参加会议,4月1日8时.m,他以翻译的身份参加了格鲁霍夫团的全体会议;1927 年 5 月 21 日,他被莫斯科使团市政委员会任命为谢尔盖耶夫使团成员,负责报道中国发生的事件(可能是 4 月 12 日的政变)。

半个"团队成员分析表"

在档案中,我们发现中山大学一期学生有一半用中文填写了"团队分析表",但每人填写的月份、日期和填写情况不详,只有阿拉伯数字"1926"。表格左上角的俄语单词,表示为"共青团员身份证明",大概应该在1926年底的学期末完成。从内容上看,应该来自中山大学党组织负责人的手。第一期被描述为"半张纸",因为据说它分为11个班级,而该表只显示了七个班级中99名核心小组成员的姓名。虽然是"半张纸",但对当时中山大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团队成员分析表》分为班次、骨干分子、中性分子、后退分子、问题分子五列。"分子骨干"栏目分为党员、纯党员(即盟前来莫族的成员),来莫后加入三个子栏目。表中的名称以中文和俄文标明。在99名核心小组成员中,75名是"核心要素",13名是"中层分子",10名是"落后的",1名是"有问题的"。而"骨干"在,和党员29人,纯团27人,19人到来后。党员中比较有名的有:邓希贤(邓小平,7班)、傅忠(2班)、张希轩(1928年嫁给邓小平3班)、李艳婷(4班)、刘明贤(4班)4班)、赵宪贵(毛泽娟的妻子,5班)、李俊哲(李卓然,7班)、韩玉波(韩元波,7班), 潘自力(潘自力,7级)等纯团成员包括王家祥(王家祥,1级)、朱瑞(7级)、于光(7级)、李向轩(4级)、云润(乌兰福堂兄,6级)等。来莫加入后,有吴良斌(吴良平,1班)、翟志刚(于丽子,1班)、杨普智(1班)、姜景国(4班)、傅学文(与余丽姿婚后,5班)、余朗(右女余志秀,5班)等。

从上表可以看出,李向轩是"骨干"之一,可见党组织信任他。当时,中山大学核心小组组织生活非常严格,每个月由组长对团队成员进行学习和工作绩效的鉴定或评估。我们从档案中发现了另一张关于李向轩的表格——一份由中国共产党第四集团党组长高威克姆和于爽签署的身份证明书(时间不详,大概早于《集团委员分析表》),其中重点介绍了蒋经国、李向轩等10名党员的缺点, 并写信给李向轩:"小资产阶级没有起飞,我们使他成为阵地的中坚力量,从对他的训练中。这就是蒋经国的评价:"努力拼搏,对党有相当的了解,皮肤(脾)气不好,随便说说。最后总结道:"以上大家在党的第四次小组讨论中,同志们认识(为)的同志们比同志多,虽然有缺点,但是在这个组比较比较好,我们认识到自己有资格当骨干。"

翻译自莫斯科东方大学

1927年7月,第一批学生从中山大学毕业。李向玄被共产国际派往莫斯科斯特拉斯特广场3号东方大学担任翻译。莫斯科东方大学,又称莫斯科东方工人共产主义大学,是1921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创办的,主要任务是为苏联东部和东部国家培养民族乾部,培养革命乾部。

东大向他颁发了四份工作许可证,时间跨度从1927年7月到1928年9月1日。与他同时到东达翻译时的乌兰府(云泽)、薛玉国(孙叶芳)、于树功、高丽文等。据高立文介绍,在夏令营上,"我们和同学们在东大大学进行了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军事训练的第一步是俄罗斯军官教我们如何使用轻武器,如步枪,轻机枪和重机枪,以及如何拆卸和维护枪支零件。在阳光明媚的时候,经常做野战行军、去上课、排兵排作为单位的演习。夏令营结束后,李彦宏留在东方大学中国特军政训练班担任翻译组组长。黄福清当时正在这门课上学习,据他回忆,李向轩能说俄语、英语和法语几门外语,是东大最好的翻译之一。军事课主要讲授军事理论、指挥艺术、军械知识及中外战争案例。一年的教学和翻译生涯,不仅使他发挥了翻译的天赋,而且丰富了他的军事知识,为他回国后的军事斗争奠定了基础。

加入联盟 (Bu)

进入中山大学后不久,李向轩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请求。1927年11月14日,李向轩再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全文如下:

东方工人共产主义大学支部特别委员会:

在介绍了马列舍夫,阿因古什,波古利亚耶夫,菲什纳,乌瓦洛娃之后,我申请了,请允许我加入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刺。他。日丹诺夫(李向轩)

1927年11月14日

根据当时的中国共产党(BU)章程,需要五名党员申请入党。李向轩的五位介绍人,除了马列舍夫作为东大大学的老师外,其他四位都来自中山大学。五位主持人一致认为,李向轩政治坚定、积极、自律,并同意推荐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Pogulyayev是中山大学秘书处的负责人。在中山大学学生的回忆录中,他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更高。他的推荐信中写道:"我在中山大学遇到了日丹诺夫同志(李向轩)。作为共青团员,他非常活跃,无论他参与的是共青团的工作,还是学校的社会工作,他都非常活跃和高度的意识。日丹诺夫同志同党内同志关系良好,经得起考验。我认为日丹诺夫同志是共产主义青年团中训练有素、合格的成员,他被推荐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预备役成员。"

1927年11月24日,党组举行闭门会议,听取李向轩关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声明,会议以多数票通过李向轩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役党员。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东方大学支部特别委员会召开全体党员公开会议,李向轩以多数票被接纳为共产党预备委员。1928年5月12日,中国共产党克拉斯诺普林斯尼亚地区委员会(卜)发布了第26号决议,批准日丹诺夫(李向玄)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役委员,筹备期为2年。李向轩的共产党党员证于1928年4月25日发给我,他的党籍于1927年11月25日开始,即大会通过的支部特别委员会之日。

爱在莫斯科

在莫斯科,李向玄不仅学到了对男性教义的系统认识,还收获了爱。

1927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派出的第三批苏联学生抵达莫斯科。刘志敏被分配到中山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班长:李俊福;学生证号码:871。她的俄语全名是Natalia。安德烈耶夫娜。佩尔西科娃。

他们两人因为曹敬华和他的妻子而相识。当时,曹敬华和他的妻子,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正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工作和学习。曹敬华的妻子尚培秋回忆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和我的情人曹敬华冲出国民党反动派,从武汉经上海驶向苏联。我曾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志敏同志和我都是罗山人,因为关系是同一个人,彼此很快就熟悉了。她也在中山大学学习,我的成绩和班上不一样。我们家住在中山大学,刘志敏同志经常来我家玩。我的妻子曹敬华去了东方大学,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李向轩同志。他也经常来我家,在我家认识刘志敏。他热情开朗,工作热情。刘志敏和他相识,关系比较融洽,彼此都有很好的感觉。1928年春前后,他们通过曹敬华同志和我介绍结婚。"

婚后甜蜜的生活,给了刘志敏在异国留学的极大安慰和幸福。1928年7月,暑假开始,李向玄去东大科夫罗夫夏令营工作。刘志敏给当时还是管理系学生的波古利亚耶夫写了一封信,请他批准去李向轩。这封信是用俄语写的,我们可以从信中感受到刘志敏炽热的爱。信中写道:"波古利亚耶夫同志:没有日丹诺夫,我就无法生活。我已经有一天没有想过他了。我感觉很糟糕,这是一种医生无法治愈的疾病。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的身体和心灵将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要求去科夫罗夫市(东方大学的夏令营,日丹诺夫在那里工作)。请把我送到那里!我会在9月1日之前回来的——我非常想念他!---佩尔西科娃,1928年7月2日"。

很快,他们就得到了爱的结晶。1929年3月2日,刘志敏在赤塔生下了一个男孩,俄文全名弗拉基米尔。扎哈里耶维奇。季达诺夫,中文名是"苏桑"。孩子的出生给在冷红塔里工作的李香轩和妻子带来了丝质的温暖。

东方工人教练

1928年9月,李向玄在伏容治军事学院接受训练。档案显示,部队负责人Pakhlev颁发的沃龙齐军事学院通行证有效期至10月1日。

192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李向轩到苏联黄金工业公司赤塔金矿工作,担任赤塔州工会基层委员会东部工人指导员。与苏联黄金工业公司的合同为期两年,月薪不低于120卢布。

关于"东方工人指导员"的工作性质,据同期在西伯利亚当金矿矿工的谢伟丹(当时称为东莞)说,中山大学二年级毕业生回忆说,去西伯利亚之前,陈少轩(王明)等人在同学中散布谣言,说去西伯利亚的人正在努力改革。同时还透露,到西伯利亚,有林启轩、玉珍、祥友梅等十几个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反宗派活动家。听到传说后,学生们非常生气,要求弄清楚问题所在。林启轩等人建议,有必要去找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任亚诺斯拉夫斯基,征求谅解。雅诺拉夫斯基到达中央监察委员会后,亲自接待了他们,确认中共中央确实派了一批中国优秀党员到西伯利亚金矿区担任中山大学的东方工人指导员,并按照苏联发展黄金工业的需要,耐心地告诉他们决定的背景。当时,苏联在远东的金矿中招募了大量的东方工人。这些工人的教育水平低,影响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因此,一批东方工人指导员被派往那里,主要从事文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工人的政治和文化素质。说要搞"苦干"和"劳改"纯属谣言,不容置信。在发现西伯利亚的任务后,谢未丹和刘忠华提出加入团队,申请获得批准。

1928年11月,李向璇作为官方代表出席了赤塔州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同月底,他出席了赤塔市红军工农农代表大会,并被该局授权负责筹备和实施18个选区的选举会议。

1929年3月,李向玄担任赤塔金矿基层矿技术人员培训班的翻译,直至离去。在赤塔金矿,李向玄经受了寒冷,亲身体验了苏联的会议制度。他通过与基层工人一起工作来学习,工作并获得了更多的人才。

努力回国

在赤塔工作期间,他一直注视着中国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渴望回国,加入革命的洪流。1929年4月14日,他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要求先返回中国或莫斯科。5月23日,一名名叫"尼法诺夫"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U)工作人员回信回复说,他现在无法讨论在中国工作的问题,如果他想回到莫斯科,他需要与伊尔库茨克苏维埃金矿开采局局长协商。如果谈判成功,他们不会反对。如果它不起作用,去莫斯科度假。李向轩没有灰心丧气,努力争取。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拿到了当时的共产党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批准的他的退货证件:

阿布拉莫夫同志:请采取措施,以中山大学为代价,把日丹诺夫同志和夫人别西科娃送回中国。日丹诺夫同志曾就读于中山大学,后在东方大学共产党任翻译。日丹诺夫同志去年在一所军事学院学习,被派往赤塔州的"金矿公司"工作,离开那里,来到莫斯科直到今天。

常规。米夫

1929年6月11日

李向玄如箭,同月带着妻子和孩子出发前往祖国。经过长途跋涉,他于6月底或7月初左右抵达上海,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汇报工作。李随后被分配到中央军事部,开始了一场秘密的战斗岁月。

李先生和李太太于1931年3月和8月进入中央苏维埃地区。李向璇曾任红军师政委、军委、敌方总政治部部长等职务,刘志敏曾任军区政治部、中共常委、妇女部长等职务。中央红军长征后,奉命留下来战斗。李向玄于1935年3月在惠昌天门地区的突围战中阵亡。刘志敏在1934年底的一场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并且不屈不挠,1935年6月在福建省漳州被英勇杀害。

五年后的一天(1940年3月28日),共产国际接到日丹诺夫(李向玄)在江西中苏地区去世的报告。记者是我们党内两位备受尊敬的大姐姐:邓英超和蔡畅(蔡蔷薇饰)。

通过这一页的档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早期共产党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党组织的无限忠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热情。这些都值得我们未来的学习者去学习和发扬光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