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时代·青春之歌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80后”的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护士长、医康教项目班长吴睿,十五年坚守儿童护理一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苔花妈妈”。

“苔花”们的“特殊妈妈”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们朗诵的诗,院里的近500名孤残儿童,就像这首诗里的苔花一样,虽然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就遭遇不幸,但依然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绽放最纯真的笑容。

“苔花妈妈”吴睿就是这些孩子的守护者之一。

37岁的吴睿已经在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了十五年。

刚到福利院时,她是婴儿观察班的一名护士。回忆起上岗第一天的情景,吴睿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进来的时候我就对我们单位印象特别好,就感觉那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孩子也是的。虽然知道很多都是原本不幸的孩子,但看到他们欢声笑语一片的那种感觉,就是特别的……”最后一个形容词她思索了很久,脸上是感慨而温暖的笑容。

说起这些年来救护过的孩子们,吴睿如数家珍。名叫小鱼儿的宝宝,因有先天无肛、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出生才三天就被遗弃。刚进院时肚子涨的像要爆炸一样,口里还不时呕吐脏物,吴睿立刻协助医生把宝宝送进医院紧急手术。手术后,吴睿时刻守护着他,有时一天要更换十几次造瘘口敷片。

(吴睿和小鱼儿)

在多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下,现在的小鱼儿白白胖胖,爱玩爱笑,成了班上的“小班宝”。

患有复杂的心脏疾病和唇裂的武飞儿,因进食困难,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会因为呼吸道感染,继而并发心力衰竭,甚至于情绪改变。

(吴睿为武飞儿扎辫子)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每一次发病都是在和死神斗争。在吴睿和同事们的悉心照料下,飞儿已经逐渐长大,成长为一位开朗的大姐姐,会帮忙做家务,是老师和养护妈妈们得力的好帮手。

吴睿:“每次不管她病得多重。我们上班特别辛苦的时候,你看到她就会心情很好……因为能感觉得出来她其实是很依赖我们的,跟她一对视,她就很爱笑。”

在医护岗位10年间,吴睿先后组织救治、康复、护理孤残弃婴、弃儿近万人次,参与“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工作,婴幼孤残儿童护理覆盖率100%,可行手术孤残儿童救治成功率100%,康复参与率100%。

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都是大事

2017年7月12日,吴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 2021年6月3日,武汉市儿童院福利院先模人物吴睿同志讲授党课《百年初心历久弥新 红船精神代代相传》)

2018年后,吴睿开始担任院里的医康教项目班长,负责“爱佑烛光”婴幼儿“医康教”项目的日常工作。身为党员的她,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工作中总是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提高工作能力、提升护理档次上作努力,在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中作贡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深夜,吴睿还在做工作记录)

(“苔花妈妈”和“苔花宝宝”们)

在医康教项目早教老师王文慧眼里,吴睿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在她身上我真的是学习了什么叫做能吃苦,什么叫做能奉献。吴老师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她跟我们说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都是大事。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事,比如消毒、每天的打扫卫生,然后孩子的生活护理、营养保障、安全问题,每一件事情她都会冲锋在前,保证万无一失。”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

近年来,儿童福利院接收的孩子逐年减少,但入院孩子们的残疾程度也越来越重。

福利院的养育方向逐渐向精细化养育转变,做到应治尽治、不抛弃不放弃。这也对工作人员护理能力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睿带头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始终奋斗在一线,为孩子们洗澡、擦身、喂奶,做各种各样的康复运动。

(为孩子做“一对一”的语言训练)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吴睿用十五年的青春,守护了无数朵苔花的盛放,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也在不断成就自我。

(吴睿给孩子洗澡)

吴睿说,自己也是一朵小小苔花,柔软又坚韧。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她会一直专心呵护那一颗颗向阳而生的种子,用心灌溉,静待花开。

吴睿:“社会福利事业是我们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民政服务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和质感。作为儿福人,我将和其他同事们一起,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基层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更多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来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服务孤残儿童道路上的实干者。”

策划、统筹:陈波、赵阳

记者:邓吟雪

通讯员:张曼舒

编辑:董瑞涵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undefinedundefin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