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假性近视”是真还是假?家长最关心话题!

刚近视的时候

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定是“假性近视,会自己好的,别急着戴眼镜”

“你现在只是假性近视,等真性近视了再去验光”

“假性近视”的概念深入人心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假性近视”就很容易走进误区和不良视力的陷阱,从而耽误孩子的视力健康。等发展到高度近视再追悔莫及以。

“假性近视”,到底是什么?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近视后会有“假性近视”,需要通过一些其他渠道来治疗,让“假性近视”恢复,没有恢复才会发展为“真性近视”。

所谓“假性近视”,更严谨的表述应为“调节性近视”,只是眼睛疲劳的一种状态,是由于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的,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中。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的平滑肌,它的作用是通过自身收缩和放松调节晶状体的曲率,从而让我们能够看清楚处在不同距离的物体。

当我们长时间读写或是看电子屏幕之后,睫状肌就可能因为过度收缩而引起睫状肌痉挛;这时当我们看向远处时,由于睫状肌无法完全松弛,晶状体调节力下降,就会导致看远不清晰。

这就是调节性近视,通过适度休息就可以缓解。警惕“假性近视”陷阱。

家长对于“假性近视”的认知误区,导致了许多孩子在真的患了近视后,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矫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假性近视”而耽误了最佳矫正时期。

今年十月,国家针对近视问题再度发声,强调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家长们,如果出现了看不清的情况,还是带孩子去检查吧!

如何判断孩子可能近视了?

当孩子出现如下情况时,建议带孩子去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近视。

近视的早预防、早干预非常重要!

看东西眯眼,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光线散射,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长期眯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近视度数加深更快。

看东西太近,例如看电视不自觉往前走,往往提示孩子视力变差。

经常揉眼睛,近视的孩子因看东西模糊,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可能提示孩子视力下降。

频繁眨眼,近视的孩子会经常揉眼睛,造成慢性结膜炎及角膜损伤,眼睛不舒服,孩子会频繁眨眼睛。

经常歪头视物,可能是孩子因为看不清而改变视物姿势,歪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

经常皱眉,一些儿童通过皱眉,试图改善视力。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可能加快近视的发展。

经常拉扯眼角,这样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暂时提高或改善视力。

近视预防小贴士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看书或作业时,保持笔离(指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

保证读写时光线充足,在晚上或日间光照不足时看书写字,要使用台灯辅助照明,台灯应放置在孩子写字手的对侧前方。孩子晚上读写时,房间顶灯和台灯要同时打开。

遵循“20-20-20护眼法则”,看20分钟近处,休息20秒钟,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地方。

2、户外运动

大量研究认为,户外运动和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孩子7岁以前,每天能保证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7岁以后每天能保证2小时以上,不仅对视力有益,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强健体魄。

3、定期检查

在孩子三岁以后,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到专业的眼视光机构,做全面的眼视光检查,预测视力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合理干预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