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永新:大手拉小手,共同救地球

编者按: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与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特别纪念活动“女娲补天——母亲带孩子读书拯救地球”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文化学者李建臣等相继作重点发言,在京近30位各界母亲与父亲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日报、中国网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倡导“母亲带孩子读书拯救地球”成为热点。现刊发部分嘉宾发言(根据录音整理)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母亲带孩子读书拯救地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很巧妙地把地球日和读书日两个时间节点用这一主题衔接起来了。

从读书的角度来说,母亲带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看过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朗读手册》。这本书的扉页有一首短诗。据说它是美国家庭、美国母亲最喜欢的一首诗。它用孩子的语气来表达“你有无数的珍宝,但我有一个为我读书的母亲”。一个读书的母亲是一个孩子人生最大的财富。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养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跟母亲有关。母亲给孩子的催眠曲往往就是用童谣的方式、用儿歌的方式把孩子带到一个图书的世界、一个语言的世界、一个文字的世界,所以母亲给孩子读的第一本书往往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在讲故事,现在往往比较流行的是童话书。儿童对色彩、对空间、对语言的韵律感,这种感受是非常之强的。我经常讲阅读能力的养成,母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建设书香社会,母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于阅读,我曾经讲过五句话,来说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跟一个人的食物有很大关系。同样,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也跟他的精神食物有很大的关系。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最初母亲用她的乳水滋润了孩子,让孩子得到了人世间最合理、最丰沛的营养。其实读书也是这样,母亲把最好的诗歌、最好的故事给了孩子,把孩子带到这个精神世界中去,为他的成长提供了第一个精神的乳水。

二、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从哪里来?它的凝聚力、创造力和阅读有着很大关系。我们历届党的领导人为什么那么重视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对国家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全国两会提出建立全国阅读节的很重要的考虑。我觉得它绝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行为,也是推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曾经翻译过一个美国学者的书《知识匮乏》,她说美国社会的不公平是怎么造成的,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儿童早期,他们得到的阅读资源不一样。那些中产阶级家庭家里有充沛的藏书,母亲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包括妈妈跟孩子一起分享。但是那些贫困家庭、那些弱势群体的家庭没有阅读资源,他们的父母亲要忙于生计,很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很少给孩子去读书,所以当孩子来到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差距天然产生了,而且这个沟壑有时候是很难填平的。所以她提出了新民权主义运动,提出要在儿童的早期给孩子最好的阅读资源,尤其是给乡村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今天母亲带孩子读书,我们更要推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的母亲能够带着孩子去读书。

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和阅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阅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能力、阅读习惯,他就有了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所以教育是把这种能力教给孩子,它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五、同读同写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愿景。这个共同就是母亲带孩子读书,就是共同阅读。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家庭的孩子跟母亲之间,大人和孩子之间,甚至大人和大人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话不投机半句多。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共同的阅读和共同的生活。只有读同一本书,他们才有了共同的密码。所以母亲带孩子读书,的确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基础的,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倡导母亲带孩子读书。

我最近编了一本书《母爱的学问:名家忆母亲》,从教育的角度选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看看那些文化名人的母亲是怎么带着孩子去成长的。母爱的学问,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就是带孩子读书。我觉得这是今天主题的意义。

关于地球的问题,的确是这样的。现在地球的危机的确不容乐观,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森林被毁灭、河流被污染、土地荒漠化,尤其是人类这100年来,正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对地球破坏、掠夺。我们这一代人在儿童时期,我们还可以在河流里游泳,但是现在已经很困难了。刚才大家谈到的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如果这个问题不重视,地球就会面临很多危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去年11月份发表了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从人本主义走向生态主义。过去倡导的是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地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过去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在弘扬。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恰恰会造成地球生态的破坏。人跟其他的生命是平等的,必须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才能让这个地球更好的生存下去。不能以损害地球其他的物种、生命为代价为人类服务。这种理念构建起来以后,我们很多行为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的教育、教育观要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必须从家庭开始。母亲不仅仅要带着孩子读书,她还要带着孩子做一些真正的拯救地球的事。拯救地球不仅仅和领袖们有关、和成年人有关,我觉得和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关。近段时间,民进中央组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调研,就决定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来切入。我们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怎么成为一个节约的人,怎么建立一个节约化社会?我们每天光是快递,那么多包装,产生那么多垃圾,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家庭用电以及各种资源消耗都值得反思。总的来说,母亲带孩子读书,母亲带着孩子一起真正的做一点拯救地球的工作,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青 爱 心 语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