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有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个乌鸦、鸽子和其他鸟禽。

有一天,乌鸦心事重重,打算择日离开这座森林,准备提前向鸽子道别。

鸽子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乌鸦难为情地回答:

“我也不想离开的,但这里很多人都对我极为不友善,嫌弃我的叫声很难听,也许这里根本不会有人欢迎我留下来。”

鸽子听罢,沉思一会,然后温和地说:“我的朋友,你如果不正视自己的问题,那么不管往后你到了哪里,都没有人会欢迎你。”

这就是著名的乌鸦定律。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鲁迅说: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人生在世,不要做掩耳盗铃之人,要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更要做一个敢于正视一切的人。

其实,一个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敢于正视自己。

反之,一个人若是一遇到问题就逃避,习惯了让别人、让全世界都来迁就自己,纵容自己。

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放在现实当中,是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价值的。

而这样的人,在这一生之中,注定也会过上平庸且无趣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般,了无生趣。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1:正视缺点

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可以变得越来越完美,在于他越来越懂得找出自己的缺点,然后,改正它。

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带着完美的心态去对待任何一件事、一个人,那么现实会给他多少的失望和失落?

退一万步讲,如果生活当中的一切都按照他的心愿来进行,那么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岂不是很无趣?

一切都早已准备得完备且无需任何操作和花费心思的话,那么久而久之,生活一定是枯燥无味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小时候吃惯了父母做的拿手好菜,认为那是全天下最美味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心安理得地享用了漫长的一段岁月。

然后,当我们步入了社会,开始要走向独立的时候,一日三餐需要自己亲自去解决时,就觉得自己做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劲。

再等到哪天父母都逐渐老去了,自己在尽孝的时候为父母精心准备的三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曾经父母做的饭菜很好吃,但现在吃到自己亲身做的饭菜,也会很好吃。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父母年轻的时候,自己无需动手去解决一日三餐,并且在成长的过程里,觉得在做菜这件事上,相比于父母,自己的缺点就明显了。

但是,当哪天我们真正明白了,其实一个人若是正视自己的缺点,用心地做好一件事,不用多久,效果也会很不错的。

只要用心,自己也能够做出一桌子让父母吃得开心幸福的菜色。

只不过,现在大多数的人,尤其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依赖身边的人,习惯依附在他人身上。

他们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而不愿正视自己的缺点,甚至直接无视自己的缺点。

然后,脸皮厚、不知廉耻地享受着别人的“果实”。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如果你明知道自己缺点在哪,而且也知道它很严重,却依旧不改的话,那你就是愚蠢的。

因为一个人今天不改正这个缺点,明天这个缺点还在,后天还在,大后天也会在。

而总有一天,你可能会因为今天没有解决掉这个缺点,从而积攒了更多的缺点,从而注定了你的一生,就是充满缺点,并且还越活越悲催的一生。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正如伏尔泰说的那样: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一个人的缺点,就好比在攀登人生高山时,鞋脚底里的一粒粒沙子,缺点越多,沙子越多。

然后,你会发现,哪怕前面的高山再高耸入云,重峦叠嶂,烟波浩渺,再怎么吸引人。

对于你而言,脚底下的疼痛,都足以让你变得烦躁,然后无心攀越。

其实,人生没有那么难,就好像你发现鞋子里有了沙子,那么停下来将它倒出来就好。

生活也没有那么难,当你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缺点,那么就及时去改变就好。

赫兹里特说过:

“毫无缺点的人显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他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朋友,他似乎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正如不会存在一个完美的人一样。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就更有必要,也更应该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缺点。

甚至还要庆幸地告诉自己:幸好及时发现了这个缺点,不然都不知道以后自己到底要吃什么亏。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2:正视优点

一个人既要做到正视自己的缺点,更要做到正视自己的优点。

因为在很多时候,稍微不注意,但凡不自觉,优点也会转化成缺点。

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努力地改变它。

然后,端正自己的优点,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停止评价、责备等心态,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真正的聪明人,或是具备一定生活智慧的人,都知道保留着该有的基本优点,就是遇到问题不指责、不抱怨。

一代文豪苏东坡因为朝廷之争而屡次遭受迫害,几番被贬,官途走得甚是曲折。

最远的一次贬谪,到了“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不还”的海南,恶劣的生存环境,失意的生活,折磨着苏轼的心智,摧残着他的意志。

但是,哪怕身处绝境,苏轼还是依然做到泰然自若,淡然处之。

被贬到海南的第三年,时值宋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继位,于是朝廷大赦天下。

然后,曾经的死对手章惇的儿子生怕苏轼会因大赦而回来报复自己一家人,于是连夜撰写书信,请求苏轼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放过自己一马。

怎料苏轼非但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选择报复,甚至大方地给对方家人寄去药方,要对方保重身体。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苏轼在信里回了这么一句话:

“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任何人想要再去评价、理论,甚至是指责和抱怨,乃至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古人言: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做人做事,就要做到正视自己的优点,拿出换位思考,以及宽恕的人格魅力来与人相处,势必能够收获到更好的人生。

苏轼做到了正视自己的优点,所以他也就学会了拿得起,也放得下,还活得豁达。

很喜欢乌申斯基说的这句话:

“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正视自己的无知,其实就是在正视自己的优点,因为当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时,就说明他有了改变自己的期待和勇气。

有了期待和勇气,那么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敢于为了成长而改变,愿意为了成长而改变。

改变自己,就是正视自己的优点,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优点,找到微观动机,大胆追求目标,勇敢实现目标。

正视自己(值得收藏)

3:正视人生

人生质量的高低,决定于你敢于直面人生的程度。

你每一次正视人生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对人生的一次积极改变。

《庄子·渔父》中有说: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毛病,每件事也至少有四种祸患,所以为人处世一定要做到清醒明察。

人生当中,人无完人,但也要在认清这个事实之后,还能保持着一种敢于去改变自己,敢于去正视人生的勇气。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自暴自弃,知不足而改,而不是知不足而纵容自我。

人的强大之处在于,为了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可以忍受任何的生活。

所以,当我们想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越来越美好时,就需要告诉自己要静下心来,沉住气来,好好去改变自己,好好去进行一番长远的发展了。

如同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

“嗜好和一时的爱好不是基本的快乐之源,而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是把不堪正视的痛苦暂时忘记的一条途径。”

立足于长远的目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正视自己的优点,不断地进化,不断地磨炼。

如此,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真、善、美。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