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近几年,“内卷”这个词非常火。所谓内卷,就是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争夺有限的资源,从而导致每个人的收益出现下降的现象。

比如说:职场中,某同事为了排挤他人,表面上消极怠工,私底下却天天加班;生意场上,某商家不去思考怎么扩大行业的发展空间,反而去打压同行……

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内卷”会出现在职场、生意场上,但我们发现:在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同样也有“内卷”,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第一种内卷:互相责备

曾经读过一段话,深有共鸣:

我最委屈的时刻,不是小的时候被别人欺负,也不是长大后被领导训斥,而是当我犯了一个错之后,已经非常自责难过了,但我的家人不但没有宽慰我,还不断地指责我。

在一个家庭中,互相责备是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内卷形式。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是最亲密的存在,而越是亲密的关系,对彼此就会越苛刻。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就比如孩子成绩下降了,父母二人会互相责备彼此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又比如忘记交电费导致停电了,夫妻二人也会指责对方粗心大意……

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内卷”细节,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成年人辛苦工作一天后,备受煎熬;让孩子放学回家后,体会不到家的温暖。

春秋时期思想家荀子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凡是家中出现问题,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成员都有责任。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想要责备家人,倒不如先责备自己。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第二种内卷:期待过高

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丈夫总希望妻子更贤惠、妻子总希望丈夫更有本事……

正因为有了这些期待,便出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内卷。

于是:当子女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时,许多父母开始发脾气;当另一半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夫妻二人开始无休止地争吵……

这些“内卷”现象,消耗了许多人在工作之余的精力。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诚然,作为一家人,只有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稳中向好”的发展,这个家庭才会拥有持续、持久的和谐氛围。

但我们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完美的家庭,就是懂得接受家人身上的不完美。

《荀子》有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家人抱有期待是好事,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期待家人变得更优秀的同时,不妨多给家人一点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第三种内卷:过于计较

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人总是给予外人很多的包容,对待自己的家人反而处处计较。

外人不小心在路上撞了你一下,对方道歉之后你会说一句“没关系”,事情就过去了;另一半买菜时忘了买葱,你却对另一半数落个不停;

与同事交接工作时出现矛盾,你们大概率会和颜悦色地商讨解决方案;夫妻之间因为生活琐事而出现矛盾,很多人却会争得脸红脖子粗。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家庭生活中的这些计较,即使最后争出了输赢、即使其中一个家庭成员低头认错,但这个过程,会慢慢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基石出现松动。

《荀子》里面说:对那些言辞和顺、态度诚恳的人,才可以与之讲道理。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出现了“计较”的内卷现象,就很难再有好好坐下来讨论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家庭矛盾更加恶化。

对待家人,应该用爱和包容去感染,而不是用“计较”去伤害。

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内卷?一个家庭若出现这3种现象,当心衰败

结束语

无论在什么场合,“内卷”都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它只会让所有人的付出大于回报。

在家庭中尤其要注意杜绝内卷的现象,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内卷,“卷”下来的后果不是经济上损失,而是情感上的危害。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出现了“互相责备、期待过高、过于计较”中的任意一种内卷现象,都要及时改过来。

继续阅读

  • 《荀子·臣道篇》

    13·1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

    镊子

    04-12

  • 《荀子·修身篇》

    【原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镊子

    04-12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

    镊子

    04-12

  • 荀子·荣辱篇

    【原文】憍泄①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②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镊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

    镊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

    镊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

    镊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镊子

    04-16

  • 跟着荀子学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师,第一篇学劝学,第二篇就学修身修身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荀子还教会我们怎么看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知人才...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马虎。君子以礼义治国,以诚信养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极力表彰君子的种种可贵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荣辱

    "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里体验。"辱"即耻辱,...

    镊子

    04-18

  • 跟着荀子学王制

    本文是荀子对政治的看法。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处理政事要用礼和法...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儒效

    这一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说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开头二字作为篇名,和内容并无关系。首二段是说霸者自然有其不灭亡之道,而不免会有用礼让来装饰自己的表现;...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相

    这是荀子对面相学的否定面相学是中国五术中的一种学问,主要从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为举止等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健康,从而...

    镊子

    04-19

  • 跟着荀子学非十二子

    这是一篇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镊子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