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生由我(七)保持积极主动

人生由我(七)保持积极主动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梅耶马斯克

《时代》杂志看中了梅耶,邀请她拍封面,这回公司没法推掉了。而梅耶拍完之后也回过神来,其实自己不仅没过气,反而还有大把的工作机会。她想,自己不能困在这儿。行动越快,痛苦越少,应该尽快摆脱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的干扰。 她一次次地去公司找经理,一次次地等,最后经理终于同意和梅耶解约。终于,换了公司的梅耶开始有源源不断的工作机会。

六十岁时,梅耶无论是作为营养师还是模特,都进入了更稳定的阶段。但梅耶依然想要拓宽自己的边界,她渴望进入顶级时装秀走秀,苦于没有人邀请她。而她不是坐等机会的人,她要主动出击。 于是,她做了六十七套造型,在巴黎街头拍了很多高质量的大片,并将其上传到美国一个类似微博的社交平台上。 作为埃隆 马斯克的母亲,梅耶是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在埃隆 马斯克研发美国的大众点评(Zip2)的时候,梅也就替他做过用户体验。由此,她发现互联网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也有更多的机会。在后来新媒体出现后,不管是推特、脸书、还是Instagram(即时拍照上传平台),那时将近七十岁的梅耶每天都认真研究它们的玩法,只为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果然,有设计师看到了社交媒体上迈入老年但依然神采飞扬的梅耶,于是邀请她参加纽约时装周。 这时,梅耶已经六十七岁了,她终于第一次登上高级定制时装秀的T台。她穿着纯白的礼服,满头银发,被打扮得像新娘一样。当梅耶出场的时候,所有人都为她欢呼尖叫。人们从没想过,居然有六十七岁还在走秀的模特,更何况她依然在闪闪发光,依然是T台女王。人们震惊于她已行至暮年,却依然有美丽的生命力在迸发,她的存在本身就足亦让人震撼。 就是这组在纽约时装周的照片,在上传至社交媒体之后,在网上一触即发,梅耶开始逐渐轰动了全球。 六十九岁,梅耶的事业开始上升,她接下了美妆品牌的代言,她的海报霸占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四个广告位。还记得二十年前,她和儿子说自己会出现在上面。二十年后,她真的做到了。

如今,梅耶已经七十三岁,她说:“自己还处在事业的黄金期,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回想当初,她深造营养学知识是因为离婚后的自我意识觉醒,继续模特生涯的起因是单亲妈妈需要更多的收入来源,演讲才能的发掘也是为生计所迫时逼自己一把的意外发现。这时梅耶发现,曾经以为的归零原来不是清零,而是下一阶段的起点。那些以为跌入的谷底,只要自己不断拓宽边界,发现新的机会,就都可以变成让自己高高反弹的踏板。 二 成为母亲:实现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三个孩子 梅耶 马斯克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在经济的重压和自我成长的忙碌中,她还培养出了三个独立、有创造力、世人眼中“成功”的孩子:大儿子埃隆致力于科技领域,二儿子金博尔关注于餐饮和公益基金,三女儿托斯卡则是经营着一家娱乐公司。 关于怎样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是梅耶被问到最多的话题。那梅耶是如何帮孩子实现自我,和孩子一起终身成长的呢?

人生由我(七)保持积极主动

伟大的母亲梅耶马斯克

01 采取平权的态度

首先是平权。这个概念来自《孩子:挑战》里面心理学家鲁道夫提出的育儿理念,要把成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先举个反例。我之前当老师时,遇到过一个家长,她家孩子上五年级,每次考试作文都很差,因为平时这个孩子的作文作业都是她妈妈负责写个七七八八,孩子就负责添一点,再抄一遍。妈妈知道这样不好,但每次还是会帮她写,因为她觉得孩子不会写,写完都半夜了。 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鲁道夫说的,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导致这个孩子出现了比成绩不好更可怕的现象,就是写不出作文,但自己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她觉得这是妈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所以,把成长权力交还给孩子,孩子才能更有自我驱动力,更懂为自己负责。梅耶恰恰就是利用自己忙碌的生活节奏,顺水推舟,把成长的权力还给了孩子。

在家里,她一直把孩子们当作是值得信任的成年人对待,让孩子们从小就参与到家庭建设里来。当自己弄不明白电子设备的功能时,她就会找埃隆 马斯克帮忙;在做模特培训和形象管理课程感觉手忙脚乱的时候,她就请小女儿帮忙,结果发现,只有八岁的女儿,却可以胜任化妆、当助教、设计节目和课程。 她发现,孩子们这些事都做得很好,而且他们慢慢都养成了独立的品质。当自己不插手他们的事情时,他们反而对自己更有责任感。 在埃隆十七岁的时候,他就打算移民加拿大去深耕互联网领域,并且对自己的职业做了长远规划;而小女儿刚去加拿大的时候,自己就搜集了大量大学的资料,给自己申请了一个好大学。

虽然有些时候,不是梅耶不想参与,而是真的没有精力,但三个孩子却很庆幸,自己的母亲很忙,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为自己做主。但正因为自己做主,所以犯的错误也需要自己承担,因此,这三个孩子慢慢被培养出了很强的自我驱动力,自己督促自己成长,自己为自己负责。

02 在背后引领,不越界

但平权并不代表不管教,当孩子们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梅耶其实一直都在,她尽可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她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她站的位置很巧妙,虽然是引领孩子,但她往往是站在孩子身后。如果孩子回头,需要她指引,她就会轻轻地推他一把;如果孩子想自己向前走,她就默默地跟在身后,不会越界。 小时候,埃隆 马斯克曾经写了一个游戏代码,她建议埃隆去投稿,但只是提了个建议,投不投她就不管了,而是让儿子自己去完成。 小女儿小的时候,遇到了女明星,特别想找对方签名,她建议女儿想要什么就要自己争取,然后就不说话了。女儿决定去还是不去,全凭女儿的想法。 也许,梅耶是无意识地这么做,但这和蒙台梭利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教育者只是引导者,是客体,成长的主体始终是孩子,教育者不能代替他们成长。 而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梅耶依然能保持在他们背后远远地带领。

最初,埃隆 马斯克和金博尔 马斯克一起创办美国版大众点评(Zip2)的时候,经济非常困难,但梅耶坚信,儿子们做的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于是,她每六个星期给他们带一些衣服和食物。当他们在为一笔启动资金发愁的时候,梅耶拿出自己仅有的一万美元存款给了儿子。她用这些行为告诉儿子们,要坚持。于是,孩子们不仅坚持了下来,更感觉到了母亲无条件的爱和信心。 所以,二儿子金博尔说:妈妈是他一路上的明灯。 金博尔曾经一度是大哥埃隆 马斯克的创业好伙伴。他们一起创办互联网公司,也一起参与特斯拉和太空探索的工作,但金博尔的内心之旅是最波折的,因为他最钟爱的事业其实是餐饮。 在他摸不准人生方向的时候,每次下班都会发现梅耶在等他一起吃晚饭;在他的餐厅不景气的时候,梅耶会帮他把旧炉子和旧冰箱擦得锃亮。所以,梅耶虽然也有自己的事业要忙,但在孩子需要她的时候,她都给了很高质量的陪伴。她用行为告诉孩子,慢慢来。 最终,金博尔确认了人生的方向:投身餐饮业。

而三女儿托斯卡最需要妈妈的重大支持时,是在三十七岁。那时,她想要个小孩,但不想结婚,所以,她打算做试管婴儿,却遭到身边很多朋友的反对。这时,梅耶就和她说了一句:“加油!我会帮你挑选精子的捐赠者。” 在这最艰难的一年,梅耶站在女儿身后,陪她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孩子出生后,托斯卡终于确定了这件事是否正确。她对梅耶说:“这是我一生最棒的决定,我终于也明白了什么叫做无条件的爱。” 这种父母一直在孩子背后的画面,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就是小朋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父母放开手,让孩子独立骑行,自己只是站在后面观望。父母学会放手的同时,孩子学会了成长,但当孩子摔倒回头时,会发现其实父母一直都在。 父母会在身后引导他怎样站起来,然后注视着孩子骑得越来越好。

03 帮孩子成为自己

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孩子成为自己,找到他的使命。关于具体怎么做,孔子说:因材施教;蒙台梭利说:尊重孩子的天性;而梅耶说,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发现他们的兴趣。 在本书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令人梅耶如何发现孩子的天性,帮他们找到一生的事业。她做的,就是观察。 她观察到,埃隆 马斯克爱看书,于是,她给他买了一些书。,再观察他爱看什么书,后来,她发现他什么书都爱看。,那考一下看得怎么样?发现他过目不忘。她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天性就是随时随地疯狂汲取知识,所以她对埃隆 马斯克的培养就是买书,带他去知识的海洋,她接下来做的就是支持。等埃隆 马斯克再长大一些,他自己有了更具体的兴趣领域,比如计算机,梅耶就顺着埃隆 马斯克的天性给他买计算机,支持他写代码,研究互联网。后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 二儿子金博尔,梅耶观察到,他对食物非常感兴趣。于是,她就带着他一起去超市买菜,发现他只要闻闻蔬菜的味道,就能挑到新鲜的食材,就支持他烹饪。

从十二岁开始,金博尔就负责全家的伙食。不过,金博尔毕业之后先去读了商科,后来和埃隆 马斯克一起创业,走了一段弯路,最终才回归内心做了餐饮行业。而梅耶也做到了她一直能做的,就是支持他,让金博尔自己尝试,早日发现自我。 现在金博尔经营着几家连锁餐厅,创立了公益基金会,还创办了一家公司,支持企业家实现城市农夫的梦想。 而三女儿托斯卡,梅耶观察到,她从小喜欢演戏,她做的也是支持。每周五女儿要和她一起看爱情电影,她支持;女儿要经营学校的戏剧俱乐部,她支持;女儿喜欢到每一个艺术表演俱乐部转悠,她也支持。现在托斯卡经营着一家娱乐公司,她自己既是导演也是编剧,主要是把爱情小说改编成电影。

梅耶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事业全是他们在十二岁时的兴趣,而她做的只有观察和支持。她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会超过她的想象。 她没想过埃隆会探索太空,金博尔会开餐厅,托斯卡会开娱乐公司,这全是她想都想不出来的事情。她无法预测孩子的未来,但她能够通过观察孩子的天性,帮孩子通往他们的未来。

人生由我(七)保持积极主动

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埃隆马斯克

04 言传身教

说完了以上的教育理念,最后纵观整本书,我们发现其实可以把梅耶的教育方式主要归为一种,就是身教,言传身教的身教,也就是把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样。这种教育方式不是她的独创,而是源自梅耶的父母。 举个小例子,我们能从他们一家里看到榜样作用的轮回。 梅耶的母亲在加拿大大萧条时期,用一己之力养活了一大家子,没有一句抱怨;到了梅耶,她用自己的双手拉扯了三个孩子成才,在加拿大饥寒交迫的时候,没有一句埋怨;到了梅耶的女儿托斯卡在加拿大打工需要打扫厕所的时候,也没有一句埋怨。 她们只着眼自己能做什么,并始终积极主动。 这种不埋怨的生活态度,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面有所提及:就是成功者往往会把目光放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上,天天抱怨、焦虑、指责别人。

梅耶家没有人告诉孩子们要成为这样的人,但他们一代代人通过观看父母的行为,已经学会了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是这么做的。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不被年龄束缚,无论多大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好奇心,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梅耶就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她妈妈到了九十岁时,手已经很不灵活了,但还是想画画,然后,她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太就开始学电脑绘画,还学成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梅耶在需要拉扯三个孩子的情况下,竟然还有精力去不断考证、考研、做演讲、当模特、当营养师等,到了老年,还能拥抱社交媒体,走上事业高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埃隆 马斯克经历了互联网创业、清洁能源创业,火箭发射实验等无数次失败后,依然保持对未来的好奇。 因为,他们的长辈就是这样不断拓宽自己边界的人,在嘲笑声中也敢驭风飞行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最后,我们合上书页,如果你已经忘了一些梅耶 马斯克起起伏伏的人生故事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得,她对我们的启发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我们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只要记得这种选择的感觉,这种积极主动的人生由我的感觉,就抓住了这本书的精髓。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只要一见到她,就忍不住鼓掌和赞叹的原因。 如果人生真的像《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这本书里说得那样,有限游戏是有输有赢,以你成功或失败为衡量标准。而无限游戏,无输无赢,因为玩的是精神,所以没有边界,游戏会一直继续下去。梅耶这种不断突破边界,始终拥有辽阔与自由的人生,无疑是一场无限游戏。当我们把人生活成无限游戏的时候,我们人生的长度就成了永远,这场游戏会延续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那么,希望大家也就不要害怕归零和谷底,因为每一次跌落谷底都会像《易经》里面的否卦一样,否极,泰来。既然你会高高弹起,那么纵使是万丈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朋友们,这就是《人生由我》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特别有启发,非常欢迎你把这本《人生由我》分享给你最重要的朋友和家人,一起感受这种人生力量,让我们下一次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