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何淑贞 陈忠勤
“每天都按医生要求配戴眼镜,而且坚持给孩子做视觉训练,但孩子视力就是一直上不去。孩子的近视和散光那么高,还有弱视,以后的视力会不会更差呀?”近日,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与近视防控科,一位妈妈焦虑地问医生,“孩子弱视,为什么训练却不起作用呢?”
经过详细地检查发现,眼科专家发现,家长原有的矫正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专家指出,“由于不准确的诊断而导致孩子反复做视觉训练,结果非但不能提升孩子的视力,还有可能会加快近视的进展。”

专家认为,近视性弱视并不见常
反复治疗“弱视”,视力却一直上不去
7岁的乐乐(化名)由于患有弱视,就诊时医生表示恢复的可能性比较渺茫,所以妈妈非常地焦虑和担心。1月12日,乐乐跟妈妈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与近视防控科就诊。
“孩子在3个月前开始,每天都按医生要求配戴眼镜,而且坚持给孩子做视觉训练,但孩子视力就是一直上不去。孩子的近视和散光那么高,还有弱视,小孩子以后的视力会不会更差呀……”乐乐妈妈对张晓晓主任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乐乐双眼近视分别为1000度和750度,双眼散光都是200度,配戴框架眼镜后左右眼都只能看到0.6。张晓晓主任指出,“孩子有高度近视和散光,高度屈光不正也有可能会引发弱视的发生,但在临床上,近视性弱视并不见常,因为近视的宝宝通常看近的是比较清楚的,所以视力发育受到的影响不像高度远视引起的弱视那么严重。如果由于不准确的诊断而导致孩子反复做视觉训练,结果非但不能提升孩子的视力,还有可能会加快近视的进展。”
张晓晓主任正在为乐乐配戴RGP镜
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恢复视力
有了初步的分析之后,张晓晓主任和乐乐妈妈沟通,尝试给孩子选择使用硬性角膜接触镜,也就是俗称的RGP镜来代替普通的框架镜给孩子进行视力矫正。“RGP镜相比于框镜眼镜而言,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张晓晓说。
然而,与很多家长一样,乐乐妈妈也有一个疑虑:“这么小的孩子可以使用隐形眼镜吗?安全吗?”
张主任表示:“硬性角膜接触镜分为两种:OK镜和RGP镜,OK镜从安全性和必要性方面考虑,一般会要求患者年龄在八岁以上;而RGP镜主要用于高度屈光不正、高度屈光参差以及一些特殊角膜的屈光矫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一定受限于年龄,当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需要有家长的协助,而且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验配,和在医生的监控下使用。”
积极配合矫正,视力达到正常
经过检查和试戴之后,乐乐的视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终于可以让妈妈放心了,因为孩子双眼的矫正视力都达到了0.8!
据了解,在戴镜1周和1个月的时候,乐乐复查时的戴镜视力基本都维持在0.8至0.9。张晓晓主任认为,虽然乐乐的矫正视力达不到1.0,这可能是由于之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正确戴镜,所以对视力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这样的矫正视力已经基本达标,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特殊的视觉训练,以免由于过多的近距离训练导致近视程度的加重。平常,乐乐可以通过一些像羽毛球、乒乓球之类运动,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来刺激视力的发育。
另外,张晓晓主任再次提醒,虽然高度屈光不正有可能会引起孩子弱视,但这个诊断是否成立还需谨慎!因为不同的屈光不正成分对视力发育所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没有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案的前提下,盲目下诊断和一味地给孩子进行视觉训练并不一定能真正解决孩子的视力问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