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你怎么这都学不会?”

“这么笨,这还是我的孩子吗?”

儿子群晓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冯丽特别绝望。开学两个月后,群晓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个字,学习了一百遍还是不会,偏旁和部首在他眼里永远是分家状态。哪怕是“天”“大”这些特别简单的字也写不对,照着字帖抄写也总是写错。

读书也不行,不是读串行就是丢字落字。今天好不容易学会了一个字,明天起床,大脑又是一片空白。

到二年级的时候,群晓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每次考试都做不完卷子。小学二年级的卷子,不算难,只要用心学几乎都能拿满分,可群晓却连及格都很难。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图源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

冯丽很难接受,她和老公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工作也很好,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笨孩子”呢?

直到后来,连班主任都觉得群晓有问题,建议冯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群晓的“笨”才得到了合理解释。

他不是笨,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阅读障碍”的概念,我们都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但这次,通过北大六院专家的介绍,我对阅读障碍又有了全新的认知。相信你也一样。

本文指导专家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阅读障碍

影响的不仅仅是阅读

阅读障碍,全名为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指的是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

在我们眼里老老实实躺着的字,在某些阅读障碍的孩子看来,就像是到处乱动的蝌蚪。想要找到不同字的偏旁部首,准确地识别,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中文阅读障碍有一些典型表现:

识字上很困难,搞混形近或音近的字,学拼音常把Q看成O,颠倒字的偏旁部首等;

阅读上速度慢,加字、漏字、错字,按自己想法读;

行为上常伴随无法专注,手脚不协调等现象,写作业时显得非常疲劳,学会了之后很快就忘了。

除了读写之外,这些孩子的其他方面一般是正常的,只有部分孩子会出现运动不协调的问题。

很多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怎么也没办法好好看书时,就很自然地归结于孩子“笨”或“不努力”,不会去往“阅读障碍”方面想,也因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没有早点儿发现儿子的异常,是冯丽最大的遗憾。

随着小女儿渐渐长大,冯丽把大儿子和小女儿幼年时的状态做了比较,才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大儿子很敏感,不合群;小女儿就不那么敏感,很合群,喜欢交朋友。

尤其是在读书认字上,大儿子从一开始就避免读字、认字,路上的标牌、门头他通通看不到。

小女儿就非常喜欢认字,上赶着让大人教,还会自己琢磨。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只是因为阅读障碍的普及度不高,夫妻俩都自动忽略了这些。最让人心疼的是,儿子被迫背负了那么多年“笨”的标签。

关于字的一切,他都不感兴趣

据调查,国内大约有5%-8%的孩子有阅读障碍,这意味着有上千万个孩子正在遭遇阅读障碍的困扰。但直到今天,也鲜有父母了解阅读障碍,专业矫正机构和政策扶持也很少。

即便是像冯丽这样的高知中产家庭,也是在孩子进入学校遭遇重重困难后,才想到去医院做诊断,更别说普通家庭了。

中国孩子之所以确诊较晚,主要原因是接触阅读较晚,大部分孩子都是在8岁以后才开始自主阅读。

而这时候孩子已经上学了,成绩不佳的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同龄人鄙视的对象,被欺凌、被嘲笑,遭遇严重的心理危机。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图源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下同)

阅读障碍尽管不能被治愈,但可以被矫正。越早发现、越早矫正,孩子越能顺利融入集体和社会。

在为家长普及阅读障碍早期症状之前,想先澄清几点关于阅读障碍的一些误解:

01

阅读障碍症与智力或学习兴趣关系不大。它是一种神经生物学障碍,会影响大脑中与文字处理有关的脑区。

02

尽管有生物学基础,但阅读障碍症目前不能通过简单的血液测试或脑部扫描来诊断。医生做出诊断的标准,主要依据阅读诊断测验的结果,以及患者、父母或老师报告的症状。

03

阅读障碍有一系列可能的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有所有症状。根据国际阅读障碍协会,15-20%的人口显示出阅读障碍的一些迹象。也就代表着,即便孩子没有表现出相关症状,如果很努力还是成绩差,也有可能是阅读障碍。

04

阅读障碍症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其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越早矫正,孩子在成年时期所受的影响也会越小。

05

阅读障碍具有遗传性。因此,在阅读和听写方面有困难的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发展状态。

在耶鲁大学阅读障碍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常爸又结合了北大六院阅读障碍方面的专家王久菊博士给出的信息,总结了阅读障碍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大家可以参考。

幼儿时期,阅读障碍已有表现

婴儿时期和学前阶段

阅读障碍的最早迹象出现在1到2岁时,也就是孩子第一次学习发声的时候。

高风险症状

01

父母一方有阅读困难。

02

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较迟,在15个月大的时候才会说第一个字或2岁才会说第一个词;

03

与同龄小朋友相比,学习童谣或儿歌很困难,学了之后很快会忘记;

04

与学习认字、读书相比,更喜欢听故事;

05

日常生活里很常见的物品,无法准确说出颜色或名称;

06

很难记住或完成,“向前走再往左转”这种包含多个步骤的指令。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学字初期(一到二年级)

大约在6岁左右,当孩子开始学习阅读时,阅读障碍的症状变得更加明显。

高风险症状

01

学字比同龄儿童慢;

02

时常抱怨读书很难,字会消失或跑掉;

03

一些非常简单的字,比如“多”“天”“小”很难学会,或者时常丢或多笔画,比如把“天”写成“大”,或把“十”写成“千”;

04

会偷偷替换字或靠联想阅读,比如把“家乡”读成“家里”。

三年级到初中

小学和初中,是阅读障碍症状集中凸显时期。

高风险症状

01

学字慢,学会了很快会忘;

02

读书时很慢,需要用手指着读才可以,一读书就很沮丧;

03

经常混淆发音相似或形状相近的字词,比如“洁白”和“结拜”,或“济南”和“剂量”;

04

听写错误多,写字潦草,容易丢字落字,速度很慢,考试时写不完卷子。

05

因为阅读问题常影响数学、英语其他学科的成绩,如果把应用题读出来,就会做。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除此以外,家族史也是重要的风险特征之一。据调查,双亲中有一方患有阅读障碍者,孩子会有40%-60%的几率也有阅读障碍,比正常孩子高10倍左右。

如果感觉孩子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可以向相关的科研机构求助,目前北师大、中科院心理所、首师大都有专门研究阅读障碍的专家。

家长也可以向当地的精神医生寻求帮助。

比如北大六院“儿童门诊”就可以接诊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科室里多位专家均有研究“儿童学习困难”的经验。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挂号就诊后,医生会先让家长和孩子做一份专业的阅读障碍检测量表,确认是阅读障碍后,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诊断和矫正方案。

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光明的前途

虽然说阅读障碍会导致孩子学习困难,成绩差,但其实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都是阅读障碍者。比如,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肯尼迪、汤姆 克鲁斯……

为什么他们能成功呢?

《逆转》一书里这样解释:

也许他们的成功正是要(部分)归功于他们的缺陷,因为他们在与缺陷做斗争的过程中学到了人们平常学不到的东西。这种缺陷反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优势。

把巨大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也能让阅读障碍的孩子有光明的前途。

比如,美国的超级大律师,曾为微软辩护的大卫·博伊斯,儿时也很苦恼自己读不了书。他妈妈一直坚持给他读书,直到小学三年级后,博伊斯才开始正式阅读。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博伊斯正视了自己的局限,用“听”和“记”来替代“读”,同时刻意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和记忆力。日后,凭借快速提炼要点、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和强大的记忆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律师。

阅读障碍的孩子,除了读写有问题外,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有些“笨”,是能治的,在精神科医生这里,我听到了一千万笨孩子的委屈

(图源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

比如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里的三个孩子就有很明显的特点:群晓求知欲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校校具有强大的沟通能力,若汐有韧性,学习上刻苦努力。

如果避开那些需要大量阅读和书写的职业,他们可以的职业选择一样是非常宽广的,比如做企业家、建筑师、摄影师、广告商、演员、作曲家、活动家等……

即便不能拥有优异的成绩,每个孩子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时至今日,阅读障碍依旧无法完全治愈。但作为父母,我们一样有可以做,也需要做好的事:

1

增强筛查意识,了解自己的家族史,及早发现阅读障碍的苗头,及早干预;

2

如果自己小时候有严重偏科、读书写字慢的问题,要特别留意孩子的表现,在孩子年幼时就多读绘本、多读故事,培养良好的语言环境。

除此以外,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理解。只要多一分理解,就是对阅读障碍孩子莫大的鼓励。

如果看完这篇文章的家长,听到孩子说“书上的字在跳舞”,没有着急批评孩子“撒谎、找借口”,而是蹲下来问孩子是什么感觉,常爸会觉得,这么多的辛苦,值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