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用负面情绪跟孩子“对接”

前几天有朋友私聊问我:“校长,啥是好的交流?为什么我们跟孩子的沟通交流大多无效呢?”

我说我跟孩子聊什么,一般都是从他的状态、需求和兴趣出发。这个就需要换位思考和想象力。需要耐心,也需要家长一种比较好的心态和状态。假若我判断我自己的状态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我是不会轻易去找他聊的。

甚至,我会回避。

为什么呢?

避免误判。

比如,我在单位受了气、有委屈,我此时的情绪是不正常的。我面对谁都不正常。这个时候,我如果见到孩子,他看到我气鼓鼓,会以为我针对他。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找理由避开,暂时不回家。

也就说,换位思考,需要特定的心态和状态。

而我们作为家长,一般情况下,由于工作压力等各种原因,大部分的时间里,状态都不佳。这是我们的客观现实,但是很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

当你带着从别处、别人那里引发的情绪来跟孩子交流时——你认为你是在跟他交流,实际,不过是在发泄而已。这必然造成对他理解的不足、甚至失真,同时也必然造成误判并且处置的失当。

久而久之,自然孩子就不愿意跟我们交流了。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

一个孩子在家等家长回来吃饭,饿着肚子一边学习一边等——结果父母终于回来了;看到孩子无精打采地作业,刚刚被领导和同事挤兑的气愤、压力和劳累,瞬间爆发,劈头盖脸就骂一顿,然后大讲特讲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一个孩子在家等家长回来吃饭,饿着肚子一边学习一边等——结果父母终于回来了;看到孩子无精打采地作业,刚刚被领导和同事挤兑的气愤、压力和劳累,瞬间爆发,劈头盖脸就骂一顿,然后大讲特讲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试想,苦等家长的孩子此时,又饿又伤心,会作何感想和反应呢。

因为家长的情绪发作和孩子的心情、需求之间,完全对接错位。这样,就埋下了不信任和叛逆的种子。自然就无法谈什么有效沟通。

以上讲的是亲子交流障碍形成根源的一种情况。

另一种,先举个例:

我们单位近来组织了一个活动,每逢周五下午,安排一个教官训练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上周五轮到我,便去了。

由于我们是第一批、第一次训,大家都很重视,早早来到了操场。训练前,按照要求,做了很好的热身。然后集队,教官开始训话。

别用负面情绪跟孩子“对接”

教官第一个问题:“你们这次课上完后,下周五还是你们吗?”

我们答:“不是哦,我们只来这次哦,下次轮到别人了。”

教官:“哎呀,太可惜了!我为你们感到非常可惜——知道吗?我现在到外面讲课,一节课至少一万块钱!”

大家不知真假,但是有议论。觉得,这个教官可能有料。

接下来,教官教拉伸的动作是最常规的一个东西。但是教官说了:我告诉你们!你们之前的体育老师教的拉伸方法,都是错的!他们骗了你们几十年!绝对骗了你们几十年!

于是我们跟着做这个拉伸,从头做到脚,确实有点新意——但是原理跟之前的拉伸知识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不同的动作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已。

这时,大家开始议论这个教官是不是言过其实,喜欢吹牛。

然后他就开始教一些搏击的动作。一边教,一边滔滔不绝谈他跟国外同行的交流,总之意思是:这个动作,非常有效,非常完美,非常高水平。

但是,他只是演示,并没有教我们,也就是说:我们只是看客。就这样,我们热身完后,坐在操场上,“看”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搏击表演,大概有20个动作,但是没有一个动作要我们去实际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件事,比较值得注意:

一个是,他表演一个动作之前,有时会表演另外一个动作——并且强调说:“你们看,这个动作好复杂,你们学不了的,你们不可能学的了!对不对?你做不到这个动作,你们看,我刚才做的动作你们学得了吗?所以,你们做不到,我教你们简单一点的。”

就这样,好几个动作,他强调我们根本学不了。但是他要先表演,也许他是为了印证他的观点,总之他先表演,然后就说:这个动作你们根本学不了。

大家开始议论:“那我们学不了,你教个屁?不用说啊,你就教我们学的了的啊。”

他只是在演示,一边演示,一边嘴里说这个动作如何有效。我们几十个人,坐在草地上,就这么看着。

值得注意的另一点,就有点过分了——

因为教搏击,需要配手。他开始没打算要配手。所以他的助手一开始只是不停地拍照。

但是教到第3个动作时,他突然要助手过去,说:不要拍照了,你来当配手。然后,就在这个配手协助下,他先后做了十几个高难度的动作。

这些动作,绝大部分,用力很猛。配手多次喊痛出声。

当做到第8个动作时,我们坐着的学员,重点已经不是看他怎么教搏击动作,而是关注他的配手有没有受伤。

因为搏击和擒拿,必须实际操作,看是没有用的,何况是短时间内看十几二十个动作?

我后面一个学员,叹了一口气,跟旁边的学员说:教官兴奋了,配手受罪哦......但是我们什么也没学到。

怎么说呢?配手不停地惨叫,我们几十个学员或者低头玩手机,或者坐在地上无所事事,更多的是冷笑这个教官的自以为是。

因为这样教,根本学不了一招,纯粹浪费时间。整个训练场,只有一个人在不顾周围所有人表情和议论的独自地兴奋表演——就是教官。

一个小时后,配手已经痛苦不堪。我看样子,配手似乎随时要爆发反击。如果再这样表演下去,估计两个人真打起来。而等训练结束的哨声终于吹响的时候,所有人如释重负,终于解脱,不少人骂骂咧咧:“我连最开始的拉伸动作都没有记住,还后面表演那么多动作,有什么用!

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偏执的现象。这种偏执,是一个人进入了自以为是的境界中,而对身边人对周围人的情绪和喜恶失去了感知和判断能力。

虽然严重程度可能各有不同,但是我想,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少。

当一个人对身边人、周围人,对别人的情绪和喜恶失去一种基本的敏感和判断力的时候,产生的社交伤害是持久而深远的。

这个社交伤害,在外面,影响的是同事、朋友的关系。

在家,会影响到家人之间、夫妻之间,甚至跟孩子的关系。

很难想象,上面我所说的教官,他在家,跟妻子交流,跟自己孩子交流,如何能够准确把握和捕捉对方的情绪,并加以回应和处理?

所以,我们要跟孩子的交流有效,首先,就要避免自己陷入以个人为中心的偏执场景中。

要走出来,围绕交流的对象去设想,去尝试感知和判断她的情绪和需求,做出准确且恰当的回应,这是一个有效交流所需的基本的能力。

此外,就是开头说的,当自己状态特别不好的时候,尽量避免去对接家人的情绪。可以暂时回避,调整差不多了,再对接。

出去吃喝,去跑步、找朋友聊天、玩游戏——凡是可以释放的渠道,我都可以采取。

但是,在状态恢复之前就是不见孩子。

当然,生活条件所限,不是时时都可以做到,这时,我就尽量跟孩子保持距离。

我会主动说:爸爸现在状态不太好,改天聊?不是针对你——我不会让他猜测。

别用负面情绪跟孩子“对接”

我们有那么多的方式和途径排解心情,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最糟糕的状态呢?不仅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影响,更严重的可能造成孩子对你的不信任和恐惧,长此以往,当孩子不愿意和我们说心事的时候,我们还能怪孩子不懂事或变了吗?

所以,不要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和孩子沟通,让我们用理智温暖的沟通方式,架起亲子关系里最稳固的桥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