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我的孩子已经六岁了,在幼儿园开始接触幼小衔接的知识了,可是也出现了明显的惰性。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上周三晚上,作业并不算多,吃完晚饭7:40开始写作业的,可是整个状态就表现得特别松散,不仅效率低,而且出错率高。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已经喝过水了,可是没写几行字,就又提出要去喝水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这小孩“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行生字没写完,铅笔在手上能掉三四回,我在旁边看得是火冒三丈。写数学题的时候,加法看成减法,个位得数写到十位。我和他爹轮番上阵,结果个个败下阵来。因为我和孩子爸爸都知道吼叫孩子对孩子不好,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和她爹都能把自己气出“内伤”。

如果您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希望我的做法可以帮助到您,因为我和老师以及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在孩子的惰性还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就改正了,所以第二天晚上的作业孩子早早地完成了,以后的作业也没让我费过心。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心智成长的特定目标。如果在该阶段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发展,这个人会在生活上出现一些问题,长大后他就需要补回这个过程但要付出很大的人生代价。

第一个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信任与不信任。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第二个阶段:婴儿后期(1.5-3岁):自主感与羞愧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第三个阶段:幼儿期(3-6岁):主动与内疚。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个阶段:童年期(6-12岁):勤奋与自卑。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第五个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认同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第六个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第七个阶段: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第八个阶段: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排除了孩子身体不适、题型过难等因素,我意识到我家孩子应该是“惰性”在作祟了。人是有惰性的,无论多么勤勉的人,他都有懒惰的一面。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碰到一部分学生,他们天智不错,却因自己懒惰成性而荒废学业,令人惋惜。

我坚信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教育契机,也是父母和孩子彼此成长的机会。所以那天晚上,我和孩子爸爸坚持让孩子写完了作业,因为在孩子第一次出现惰性的时候,如果父母任由其发展,孩子就可以从中得到“甜头”。他们聪明的脑瓜里会想:“哦,原来我只要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到晚上该睡了他们也就放弃了,不让我写了。”只要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以后他还会继续懒惰,磨蹭。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当晚临睡前,孩子爸爸还耐心地和孩子讲了为什么要写作业,告诉孩子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责任,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作为一个老师,我知道孩子在家出现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偶然,她的懒惰在学校也一定有所表现,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和她老师沟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双管齐下才更有用。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碰到了孩子的语文老师,就和老师说起来头天晚上发生的事。老师向我反馈道:“一般的课堂作业,孩子是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就算是慢,也不会超过10分钟。不过,每天下午放学前有30分钟的自由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不少孩子都选择先写作业,但是每次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总说自己要回家写。”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我不禁问道:“那她不写作业,她在那干什么呢?”孩子老师说:“她很爱看书,总会说我能看会儿书吗,或者有时候会画画。”这下我明白了,孩子行为纪律上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每天第一件事必须是写作业,总觉得作业可以拖到回家写,说白了还是懒惰。

和孩子幼儿园老师沟通后,老师也表示会和孩子聊聊,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当天晚上效果非常显著啊,我延时课还没下课,孩子爸爸就打来电话说,宝贝在幼儿园已经完成了大半的作业。回到家没10分钟,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了。当晚还接到了孩子老师的电话,老师说跟孩子聊了聊之后,孩子当天下午自习时间非常自觉地去写作业了,而且字体写得比以前还工整了许多。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因为早早地写完了作业,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她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喂喂仓鼠,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裙子跳上一段,也看了喜欢的动画片《米奇妙妙屋》,而且因为早早地完成了作业,我和爸爸都表扬了孩子,老师打电话表扬孩子的时候我还故意开了免提,孩子既害羞又兴奋的听着。孩子体验到了早早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周五晚上,虽然孩子没有在学校写任何作业,但是回到家里,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数学作业,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会儿自己又一鼓作气写完了语文作业。

所以和老师进行合理沟通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比你自己在家干着急的效果要好的得多。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老师工作已经很忙了,自己就不要打扰老师了,或者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如何和老师交流等种种原因吧,就都没有和老师沟通,下面我就简单讲讲如何快速地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既不会让老师觉得你在耽误他的时间,又可以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

和老师发了顿牢骚,竟然“治”好了孩子的拖延症

很多家长和老师沟通都只会问:“老师,我家孩子最近在学校怎么样?”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孩子的具体表现,都只会说“孩子挺好的”或者“还不错啊”

其实只要抓住一个沟通要点就能和老师有效沟通,那就是沟通之前家长先想清楚你想了解孩子哪些方面?是上课听讲方面是人际交往方面?就是有针对性地提问。

比如你可以问:老师,我家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吗?会主动举手发言吗?会做课堂笔记吗?这些问题都是针对课堂听讲的。

你可以问:老师,我家孩子和同学相处怎么样啊?这是针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当你发现最近孩子情绪反常可以这么问。

所以当你提出这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时,老师会告诉你孩子的种种表现。如果老师表示孩子在哪方面需要改进,那家长可以根据老师的反映,帮助孩子,或者询问老师作为家长在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这才是有效沟通。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喜欢的话可以转发出去,帮助更多的家长,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