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自古以来,考试是读书人都避不开的过程,从古代科举到现代的中高考,虽然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变了,但本质却还一样。在苏州木牍虹饮山房,收藏了一件和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文物,然而很多人看罢后都认为不走正路,完全本末倒置了……究竟是什么样文物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虹饮山房位于木牍山塘街,是清朝初年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宅邸,占地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虹饮山房院内,白墙黑瓦的建筑错落有致,既有亭台楼阁,也有小桥流水,以及荷花杨柳的点缀,因此它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试想一下,能入住在此专心读书或吟诗作对,该有多么的惬意。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次都以虹饮山房为行宫,并对其高度评价: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虹饮山房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纪晓岚,和珅和刘墉等人,也都多次在虹饮山房下榻游玩,也足以可见其景色之美,生活居住条件之安逸。如今,虹饮山房依然保存完好,虽然不再有昔日帝王的宠幸和百官的偏爱,但是它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和文物保护建筑,也深得广大市民的赞誉。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为了更好的展示虹饮山房的历史,专家们在其中设置了展览馆,能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虹饮山房。值得一提的是,虹饮山房内一个圣旨展览馆,收藏了清朝历代皇帝颁布的圣旨,共计十帝二十道圣旨,主要包括诏书和封诏两类。诏书是皇帝下达的各类命令,如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而封诏是皇帝颁布的委任状或任命书,比如加官进爵。这些圣旨让人大开眼界,但是广大市民似乎不太感冒,反而喜欢研究科举。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虹饮山房内也设置了科举展览馆,毕竟房屋主人徐士元就是文人,怎么能不和科举打交道呢?在科举展览馆内,收藏了各类试题和考卷,让我们对科举考试内容也有全新的认识;还有一些执照,也就是我们现在考试的准考证,详细的记录了考生祖上三代的姓名和家庭背景,说明了古代科举也讲究出身。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文物,比如夹带真迹。所谓夹带,也就是私带,通常指参加科举时考生偷偷带入考场的作弊资料。研究表明,从科举诞生之日开始就有夹带了,但能流传至今的却寥寥无几。通常来说,夹带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和批注,因此就要写成极其微小的袖珍版,才有可能带入考场。

就拿虹饮山房收藏的丝绸夹带来说,它薄如蝉翼,长约46厘米,宽约35厘米,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如果不用放大镜根本就看不清内容。据专家介绍,文字的内容是部分四书五经的原文,共计28000多字,而且抄写这些文字必须使用特制的单根鼠须笔,即用一根老鼠胡须书写,才能写出2毫米见方的字。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用这句话形容制作夹带也恰如其分。专家们经过测算,比如制作上文提到的丝绸夹带,最少都需要3年的时间,有的人甚至需要5-6年。制作完成的夹带,还要特别注意防潮防火,一旦遇到水火几年的功夫就都付诸东流了。另外,有的夹带是考试自己制作,也有的是专业老秀才制作的,如果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等字样,就说明是其他人做的,目的是防止作弊被抓而牵连到自己。

虹饮山房有一件“夹带”文物,制作需要3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看罢五花八门的夹带,有的市民就感到很诧异,既然学生有三五年的精力和毅力去制作夹带,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去踏踏实实的学习三五年呢?很显然制作夹带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如果不幸被考官发现了,取消考试资格事小,被打入大牢,甚至杀头事大。所以说,勿耍小聪明,要把时间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虽然科举考试成了历史,但是夹带之风却依然还在。因此,我们也在此呼吁,所有的学子一定要诚信考试,诚信做人,毕竟学校的考试是一时的,而人生的考试是一世的,所以千万不要因小失大,本末倒置。

参考资料:

《中国科举史》作者:刘海峰,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