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作者:华仔

导语

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的能量不仅能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正常运转,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但长期以来,太阳还是一颗“神秘”的明星,人们只是凭借着可以察觉到的一些异常现象来了解太阳的活动,比如日蝕、日食等。

直到有了现代的科技手段,人类才得以近距离地研究太阳,进一步了解它的“面容”。

近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阳探查器”终于发回了太阳的高清图像,让人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这些图像的出现不仅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太阳,还给科学家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在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种巨大的刺猬状结构,并且还有一个更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太阳的南极磁极和北极磁极发生了位置互换。

这两个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太阳是怎样的一颗恒星。

太阳是一颗看上去很平凡的黄矮星,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奇特,但它的作用却非常巨大。

正是太阳以恒定的规律性产生的能量,才能支撑起地球上的生命,维持生态平衡。

然而,太阳的实际情况要比外表更加复杂。

它的半径有109倍地球,体积占地球体积的1300000倍,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330000倍。

在太阳内部,温度很高,中心核心区域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1500万摄氏度。

这种高温是如何产生的呢?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命名为“核聚变”的反应,这是原子核内部的一种高能反应过程,在这种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高能的粒子,以及电磁辐射等,这些能量又进一步被释放到太阳的表面,照亮整个太阳系。

核聚变其实早已在地球上被人类知晓,而且在核弹制造过程中也有着核聚变的反应。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太阳之所以有如此猛烈的核聚变反应,是因为太阳内部有着强大的引力,使得原子的核非常容易被挤压,从而达到碰撞的条件。

而在太阳的表面,夹带着这些能量粒子的磁场也经常会“爆炸”,从而将太阳的物质大量抛射到太阳系,这种抛射的物质就是日冕物质。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除了这些常见的现象之外,太阳的磁场还会对太阳表面产生一种看似“黑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其实是磁场能量低的地方,所以凝聚的物质颗粒也不多,就显得比较暗。

然而,这种“黑色”区域又常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最常见的就是耀斑。

当太阳表面的磁场能量非常强时,就会发生能量的“闪烁”,这就是耀斑。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耀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太阳的活动在不断升高,而随着太阳活动的升高,太阳的磁场也会生变化。

太阳磁场的活动周期是10-11年,但也存在周期很短,甚至只有几个月的活动。

这些活动周期都是由太阳内部的磁场形成,而太阳内部的磁场是非常复杂的,大部分也是跟随着活动周期在改变。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在太阳极区,磁场活动常常是最为强烈的,但随着太阳活动的升高,磁场就会向太阳表面延伸,但由于太阳内部存在着旋转运动,因此太阳磁场就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扭曲,这种扭曲又会形成更复杂的磁场结构。

因为太阳的活动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很难精准测量它的活动状况但美国航空航天局2018年成功发射了探测器,其任务就是贴近太阳,对太阳的活动结构和物质风暴等现象进行研究,这台探测器就是“帕克号”太阳轨道器。

二、2.5万公里的刺猬。

自从“帕克号”发回第一批太阳图像以来,科学家们就对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而在今年11月,“帕克号”终于发回了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太阳图像,这张照片的清晰度是之前拍摄到的太阳图像的30倍,因此很快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经过对这张图像的仔细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种非常巨大的刺猬状结构,而这个刺猬的直径竟有2.5万公里。

这个刺猬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比较明亮的物质,而其周围则是暗淡的气体,这也意味着这个刺猬是太阳的大气活动产生的。

因为这种大小的刺猬在太阳的活动中非常罕见,科学家们因此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这个刺猬周围的气体有变暗的趋势,而且,这种“暗化”还在持续增加,因此,科学家们猜测,这种刺猬的形成和消失可能就是太阳大气活动的一个周期。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在太阳内部,有许多气体,这些气体也跟随着太阳的自转,在太阳表面产生了一种“黑色”的现象,但其实这只是相对“黑暗”的区域,实际上这些区域还是非常明亮的。

在这些区域中,还经常会形成很多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受到太阳的磁场的影响,很难精确测量,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结构中大多都存在气体活动,这些活动会将气体从表面抛射到太阳系,从而形成日冕物质。

但也有一些少数的结构不会产生日冕物质,相反,还会“吸取”日冕物质到其中,最终消失。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这种刺猬结构就是属于后者,在其结构中,其内部的明亮部分是比较“热”的物质,这种物质会比周围的日冕物质更加活跃,因此,就会从周围的日冕物质中“吸取”气体。

而这种吸取过程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随后,这个结构也会逐渐释放这些气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三、南极磁极互换。

在“帕克号”拍摄的太阳图像上,除了发现了这种“刺猬”结构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帕克号”探测到的太阳的磁场极极发生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南极磁极和北极磁极的位置互换。

太阳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恒星,因此,它的磁场在活动周期中会持续发生很多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个太阳系的环境。

太阳的磁场其实就是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的产物,而在太阳的自转过程中,磁场则会形成一种扩散的结构,这种扩散会让太阳的磁场极极逐渐向太阳表面延伸,形成太阳的磁场。

而在太阳表面,由于太阳内部存在着旋转运动,因此,太阳的极区磁场则会随着太阳的自转产生扭曲,这种扭曲会让太阳磁场极极产生局部的“混乱”。

而这些局部的“混乱”也会对太阳的极区磁场产生影响,形成更为复杂的磁场结构。

并且,太阳的活动周期性十分明显,因此,太阳的磁场会随着活动周期不断发生变化。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在“帕克号”拍摄到的太阳图像上,南极磁极和北极磁极的位置出现互换就是太阳活动周期引起的,因为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现象。

据科学家们猜测,这种互换极极的现象也可能是由太阳磁场内部形成的局部“扭曲”所致。

而在太阳的极区附近,磁场活动也非常活跃,因此,这种“扭曲”产生的概率也很高,也是南极磁极和北极磁极位置互换的重要原因。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结语

太阳占据着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内唯一的能量来源,除了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外,人类还有利用太阳能量的终极方式,那就是建造戴森球。

但要建造戴森球就需要太阳系统内材质,在人类的探测器上发现,太阳系内的物质可能不足以制造戴森球,因此,这对人类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好的消息,毕竟这样可以减少对太阳系的资源消耗。

未来的人类可能还会发展其它能源,例如可控核聚变以及反物质等,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新一步探索,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创新,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对于太阳,我们还需要深入地了解,因为太阳是靠核聚变产生能量,因此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就会产生高能量粒子以及辐射,这种辐射也可能对地球的电力系统产生影响。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因此,人们可能需要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监测和预警,以保障地球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新的太阳照片显示:无边火海上有一只刺猬,长达2.5万公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