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孩当家:如果有一天,当大人和孩子互换了,会怎么样

小孩当家:如果有一天,当大人和孩子互换了,会怎么样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每天早上,当你匆忙地催促着孩子“快点起床”,“快点起来穿衣服”,“快点吃饭去上学”时,是不是也在心中默默感慨,当父母真的是太难了。

当你把孩子要穿的衣服找好了放在一边,孩子却突然跟你说,我不要穿这件衣服,幼儿园的孩子觉得它丑。你是不是也是在心中抓狂地说:“不就一件衣服吗?为什么要因为别人说不好看就回家来闹,难道你没看到我再不快点就要迟到了吗?”

为了不去幼儿园,孩子今早起来故作虚弱地跟你说:“妈妈,我可能生病了。”你摸了一他的额头,发现没什么异样。你知道此时此刻为了把孩子哄去上学,千万不能发火,所以,你只能一点一点耐着性子哄着。

在一片兵荒马乱之后,一切终于按照程序走完,自己也终于可以去上班了。生活对你来说,一地的鸡毛啊!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天天管着管那,什么事的都不让我去做,我也很忧伤。我也想着我要快点长大,长大后我也可以管着我的孩子,让他们都得听我的安排。这一天,什么时候可以到来呢?

假如,有一天,这一切真的发生改变,父母变成了孩子,孩子变成了父母,大家觉得会怎么样呢?

《小孩当家》这套儿童文学就是瑞典的两位作家马丁.维德马克和佩特.利德贝克的作品,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就是当父母和孩子互换了身份,大人变回了孩子,想怎么闹就怎么闹,孩子变成了大人,自己做主同时又可以发布施令。

在这皆大欢喜的选择里,我们看到了孩子对父母的操心,也看到父母的随心所欲。在一片欢乐的阅读节奏里,其实作者更想让大家学习到的东西是孩子和父母的相互理解。

在这真实与荒诞之间,让父母孩子一起来感受家人之间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责任。

小孩当家:如果有一天,当大人和孩子互换了,会怎么样

(图片来源:当当网)

01 当孩子变成生活中大事小事的决定者,那是什么样子呢?

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有时候真的很啰嗦,老是催这催那的,烦得很。

早上起晚了,妈妈开始吼了;

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时,爸爸妈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然后让我们停止;

吃糖吃多了,开始蛀牙了,可是不敢去看牙医,爸爸妈妈拖着我们去的时候,真的是只剩下满满的求生欲了......

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真的很想自己长大,自己来做决定。

当一切真的发生了,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就像詹森一家,当两个孩子成为家里的主事,带领着任性胡闹的家长过日子,一切看着总是那么的好笑。

就像他们的爸爸,因为被女同事说领带丑,然后就打了她。之后,家里的两个小朋友就被爸爸的上司请到公司处理事情。

这个画面是不是特别像平日里我们和小朋友发生矛盾,老师请家长呢?

看得出来,詹森家的小朋友也会觉得很累,也会被爸爸妈妈的任性逼到发脾气。也会想着各种法子安抚他们躁动的心,也想要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原来,身份互换后,感受是一样的。

小孩当家:如果有一天,当大人和孩子互换了,会怎么样

(图片来源:当当网)

02 当孩子们带着不想出门的家长骑行旅游,那是什么样子呢?

一家人过了很多个平凡的周一到周五之后,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假期。结果爸爸妈妈一个只想在家割草,一个只想在家看电视。孩子们却计划着带着他们去看看世界。

在爸爸妈妈眼里,假期是有着大房车、爆米花和超大电视机,可是孩子们的计划却是一场骑行。在前期的说服中,我们仿佛看到平日里爸爸妈妈打算带我们出门的场景。

当一切准备就绪出门了,还是鸡飞狗跳。特别是到了露营的地方后,爸爸和妈妈不停地闯祸,中间还夹带着不想继续度假要回家的情绪。这其实和孩子们平时出门的样子一模一样了。

当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肯定会觉得书中的内容特别地搞笑,但同时,这里面也有生活中孩子们的影子。

在露营的地方,他们遇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依旧是在一波又一波的鸡飞狗跳里,最后他们的爷爷居然找到了晚年的伴侣。

一场出游,同样把现实中爸爸妈妈带孩子们出门的样子给复刻出来了。当孩子们看到书中的内容时,是不是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平日里自己的任性胡闹,在大人的眼里是多么的无奈呢?

小孩当家:如果有一天,当大人和孩子互换了,会怎么样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互换角色,其实是想让父母和孩子可以互相理解

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互换角色,其实,最重要的是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互相理解。

这套书虽说是儿童文学,看的时候其实可以孩子和父母一起看,或者没法一起看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看下书中的内容。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包容和理解。同样的,家长的生活中,也需要孩子们对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恰恰是被我们忽略的家庭的爱与责任。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维护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当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说不定就能理解对方为何这么做了。

最重要的是,家庭的美好,需要大人和小孩的同理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