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律”不只是存在于书面上,也不只是存在于文章里,“自律”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是不关注的家长的不注意罢了。

一些家长可能对“自律”这个词并没有感触,甚至会说:成年人都无法自律,要求孩子去自律是不是太过分了?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中提到的场景,涵盖了所有情况。

当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的时候,家长就知道“自律”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了。

孩子入学以前,家长已经可以完全从孩子的行为中获知孩子的自律程度了。

而自律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律的品质是通过有效引导和约束形成的。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品质,先从约束孩子的这些行为开始

一下楼就不回家,看见别人的玩具就抢,抢不到就哭,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家长要注意,如果孩子不能改正,孩子之后也难成为一个自律的宝宝。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自律是如何形成的。

自律感好的人,换一种表达方式叫“自我调控能力强”,这样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够按照既定的原则做事情。

人们说大人都做不到这件事,是有道理的,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进行目标训练的人,的确做不到自律。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因为人类控制原始冲动的情绪的部位在大脑前额叶皮层,那些能够控制原始冲动的人,也就是足够自律的人,前额叶皮层功能更加强大。

在没有人为参与的前提下,前额叶皮层成熟的时间是25岁之后,其实我们能够多少有点感觉,过了25岁以后,冲动的时候就减少了,人会变得更加理性起来。

可是在有人为因素干预和训练的前提下,前额叶皮层是可以提早成熟的,人是受自身和环境双重影响的高级动物。

孩子每次出去玩耍不回家,但是家长干预之后,孩子会慢慢遵守规则,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要回家,这是必须遵守的。

看到别人的玩具,想要玩,就一定要得到,这也是在没有被干涉的前提下的原始情绪,但是一旦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会重新改写大脑的认知,他们会告诉自己,这是别人的玩具,不能抢,“抢别人的玩具”是不正确的。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如果孩子有发脾气的坏习惯,经过家长有效干涉以后,他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慢慢地,他们的坏脾气会得到改善,情绪也不会再随便爆发。

家长反复干涉和引导之后,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反复受到刺激,就能提前成熟起来,孩子的自我调控力就增强,直接表现就是“自律感”提升了。

一个孩子,如果在上学前,已经能够对这些情绪和行为产生了认知,并且可以有效控制自己,那么上学之后,也是那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

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在家长有效引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家长就不要指望着孩子入学之后能够合理利用时间,成为一个高效率宝宝。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如何才能让孩子提升“自我调控力呢”?

关键就在这一点,家长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随便发脾气,喜欢抢别人东西的孩子,可是也没有办法,所以一些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这是命。

小区里有个宝宝,叫彤彤,我家宝宝一见到她就紧张起来,因为这个“野蛮”的小家伙,总是不由分说就抢东西,不高兴就闹情绪。

前两天,奶奶叫她回家,她不回家开始哭闹,奶奶试图抱着她回家,结果她在奶奶怀里又蹬又踹,结果竟然把奶奶给踹倒了,奶奶摔到了腰,胳膊上擦破了一片。

彤彤挣脱出来,继续去跑着玩,奶奶无力地说:我感觉我带她都费力。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彤彤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家长不管吗?

恰好相反,就是因为她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跟别人要东西吃,家长可没少操心,可是用彤彤奶奶的话是:说破了嘴皮了也没有用,她根本就不怕。

不是没用,只是方法没有用对。

看到过很多次奶奶和爸爸妈妈给彤彤下强制性命令: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不要抢别人的东西!你这样很讨厌!没有人会喜欢你!

结果呢,非但不管用,而且好像小家伙的表现越来越离谱了。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想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约束,提升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家长不妨试试以下这种方法:

首先,保证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和颜悦色的,这一点很重要,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是否能听得进去家长的建议。

家长越是厉声厉色,孩子越是反抗,越是当耳边风。

其次,家长要做的是减少说“不能”的次数,可以改成反问句。

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感?很简单,只是家长容易忽视罢了

比方说,彤彤奶奶如果把“你不能抢别人的东西”,改成“你觉得抢别人的东西,是正确的吗?”

把问题丢给孩子,能够有效引起孩子的关注,其实不是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而是孩子根本就没听家长在说什么,家长的开场白已经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的心理。

最后,家长要做的就是反复引导,不厌其烦,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会在家长反复引导中受到一定的刺激,然后逐渐成熟起来。

最想跟家长强调的一句话是: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态度,和谐沟通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