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情在线!你们关心的问题老师这样解答……

温情在线!你们关心的问题老师这样解答……

4月5日以来,六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12名心理咨询教师全员上岗,为居家学生及家长提供危机干预与救助、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增强心灵免疫力。

郭菊说,疫情期间,打来热线的近半数青少年认为自己受到“憋闷”“恐惧”“紧张”情绪困扰,还有同学“全天基本离不开手机”,少部分青少年“一天中什么也干不下去,就是玩游戏”,甚至出现因为玩手机和游戏导致家庭矛盾的情况。

温情在线!你们关心的问题老师这样解答……

有个就读初二的男生,就向心理老师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烦躁,他在家上网课无法专注,一上网课就很想拿手机玩,一玩手机就很晚睡,导致第二天早上没精神学习,而父母整天唠叨他,让他更烦躁。“在家学不进去,又担心开学后成绩跟不上,这是很多学生的心理担忧。”郭菊表示,学生一两次咨询只能是缓解,后期还要继续跟进。

这段时间,还有一通电话郭菊老师印象深刻。来自一名“准毕业生”。随着疫情发展,他变得越来越紧张,经常失眠,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到外面自由活动,更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通过电话,郭菊不断和他谈心,建议他调整作息,与家人、朋友视频聊天,并推荐了一套缓解压力的心理放松操。经过几次电话心理辅导,男孩学会了慢慢调整,对现实情况与自身状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据统计,从4月5日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到热线电话400余个,与莘莘学子和家长共度特殊时期。

针对疫情

心理健康咨询老师

整理了部分典型情形

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

做好疫情下的心理防护

问题一:孩子不上网课不写作业,父母比较焦虑,怎么办?

专家支招:首先父母先去识别这种焦虑来自于哪里,是孩子带来的还是自己的,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例如与朋友聊天或者做运动,避免将情绪传染给孩子。

其次,孩子和父母各自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避免相互打扰。还要提醒家长避免唠叨,多倾听。

如果父母情绪焦虑无法缓解,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问题二:孩子手机游戏成瘾怎么办?

专家支招:

1、家长要了解你的孩子,首先去了解游戏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有没有生活无法获得的感觉而在游戏里能够拥有?孩子在现实生活是否受到挫折?人际交往如何?家庭关系如何?

2、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3、为了避免孩子晚上玩手机,影响睡眠,可将家里的手机充电的地方规定在客厅的某一个位置。

4、建立家庭规则,协商玩手机的时间。告诉孩子你期望他怎么做,并解释你的理由。一起讨论如果违反相关规则将会受到什么处罚,同时提供一些激励措施,孩子完成规则,及时给予夸奖或者完成他的一个愿望。

问题三:面临中高考的孩子,学习压力较大,怎么办?

专家支招:缓解孩子压力焦虑最持久可靠的方法就是陪孩子一起享受没有屏幕干扰的时光。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焦虑程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文理学科交叉学习、科学用脑等等。下载一些放松音乐,给孩子睡前听一听。

也可以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例如:一起做顿饭、做一份手工、一起锻炼身体等,保持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加亲子关系。

问题四:与父母沟通不良,家庭矛盾激发怎么办?

专家支招: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想跟对方说的话用写便条和书信的方式表达出来,放在孩子床头。尽量话题丰富一些,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可以去谈论孩子的人际关系(最喜欢的老师、最好的朋友等)、内心想法、所面临的的困难等等。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

家长也要换位思考,孩子所处的年代跟父母所处的年代已经不一样了,不要总用自己的经历来要求指导孩子,不要过分要求、过分控制和过度保护。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但事后要去与他谈论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在激烈争吵时互相指责。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皮正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