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点击下方关注“爱幼科学说”

免费学科学育儿知识

前段时期去邻居家里拜访,大女儿小雨和小女儿小萌在客厅打闹,出于礼貌,邻居妈妈让她们表演最近在幼儿园学的童谣。

小雨连连摇头,说着“不要”躲进了房间,小萌倒是很大方的坐在沙发上唱了起来

过了一会,邻居妈妈跟我偷偷说:“我们家老大太胆小内向了,不像老二大方利落。这孩子....”

听邻居话里话外,是把老大的内向当成一种缺陷和弱点了。

针对孩子内向外向的性格,我们来深度探讨一下,内向的孩子真的就不好吗?

01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性格,并不是坏事

我们多多少少都看到很多有些孩子很活泼,或者干脆就很胆小内向。

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们打成一片

自己一个人玩得津津有味

不敢在人多的场景或者陌生人前讲话

...

性格外向的孩子们说话特别甜“阿姨”“姐姐”“谢谢你”之类的信手捏来。

内向的孩子们低头不语,扯着妈妈的衣角。

相信家长们会担心,孩子将来会吃亏,在学校社会会遭到排挤。

家长君想说这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误解。

苹果2013年推出的广告的名字为《误解》,男主角是一个小男孩,他毫不参与家人们的日常互动,平常不爱说话,甚至不关注热闹的圣诞节。最后是小男孩用 iPhone 录制他们聚会的视频,剪成了精美的视频。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性格的内向外向永远不是评定一个孩子未来的标准,绝对不是。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报告《心理类型学》中说过:这两种性格无优劣之分,区别只在于获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的人通过社交,向外获取能量。

内向的相对于社交而言会消耗他们的能量。

内向的孩子可以通过独处恢复获取能量。

所以不要再给孩子们打标签了,内向与外向只要不是天然恶习,都不需要歧视。

02

内向的孩子更应该值得尊重

内向的孩子是正常人,不是缺陷。怪的是他人的傲慢,他人的偏见,他人的自以为是。

我还问过心理学硕士的朋友,「内向者需要改吗?」

他告诉我「不需要,每一种性格都值得被尊重」

我觉得内向者不需要改,外向者也不需要改。

唯一要改的,是我们心目当中那一套统一的,人生优质模板,

唯一要改的,是让内向的人变外向,这种拔苗助长的偏见。

内向的孩子需要被尊重。

很多家长只看到了内向的缺点,殊不知,内向孩子的优点也有很多。

李玫瑾教授也曾经在节目里提到过这样一点:

“嘴巴伶俐的孩子,成绩都一般。而不吭声、话少的孩子学习都很好。”

内向的孩子喜欢和自己玩,不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专注力比较好,一般在某些兴趣领域容易有所建树。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这些孩子喜欢专注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凭什么要遭受指责呢?

内向不是社恐和自卑,请妈妈们区分开来。

内向的人说话会脸红,内向的人说话要鼓起勇气,他们内心敏感,更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感受。

但是我们家长要明确一点就是,孩子们的内向性格绝对不是社恐和自卑。这些并没有必然联系性。

内向的孩子们,未来成长后会成为一个可靠的聆听者,在团队领袖上更加沉稳,让人觉得舒适。

不要忽视了内向孩子们的闪光点,看到这些你还觉得内向性格很坏吗?

03

如何与内向的孩子沟通

不要跟孩子说,“你这么胆小,长大了要被欺负的!”

“你性格这么内向不行,要学会外向一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礼物,性格的差异造就了天下无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内向,不妨这样试试:

1.不要告诉孩子内向=没出息

千万不要在性格上打击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带有“原罪”的性格,这样是害了孩子,让孩子饱受自我责怪。

不需要区别对待,正常的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

2.试着发掘孩子这方面的闪光点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不要一直给他灌输“内向是一种不好的性格”。

试着了解一下孩子独处时的兴趣爱好,并不断放大,并予以鼓励。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成长的秘密》,这部纪录片是一部跟踪幼儿园到高中的成长类纪录片,跨度整整有十年之久。

图片里的女孩,从很小时就喜欢一个人独处,面对镜头也有些羞涩。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长大的她特别安静,谈吐优雅非常好,大家闺秀的气质。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成年后的她也热衷于独处,觉得发呆的感觉特别好。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从这十年的跨度来说,她的成熟她的性格被保护的很好,这得益于她的母亲,异常的理解和包容。

孩子胆小内向就是没出息?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每个家庭学习

她的妈妈从来不觉她是不正常的孩子,只是不断的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不走歪路。

“在我们的眼里,孩子蛮正常的”

04

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请不要忽略他们。

妈妈们请一定要多下一些功夫,在学校、同学、老师的外部因素下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小世界。

家长君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内向的孩子只是盛开的时机不一样,请耐心的等等孩子。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即便孩子不会盛情开花,但也是一棵参天大树。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并分享本文,让更多家长守护内向的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