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春期孩子手机控、不爱学习、拖延现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即使在当下,我们还是经常看到或者“读到”或者“听到”如下场景:

1、孩子手机控、不爱学习、各种拖延。。。。;

2、父母看着孩子类似上述情形的反应:干焦虑,生气上火,批评孩子没有任何作用。。。。。。

似乎成为当下不少家庭生活中的常见情景,除了我们实践过的案例,加上各种媒体上的报道,这样的情景仿佛每天都在上演。

青春期孩子手机控、不爱学习、拖延现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我也见到过某些母亲蓬头垢面哭诉、几近崩溃的样子,不停向人倾诉自己“育儿失败”的懊恼心情。

我也见到过某些父亲似乎对眼前孩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无奈。。。。。。,甚至还会情绪失控,说出一些“超纲”的语言,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

从共情的角度,我们十分理解作为父母当时当刻的心情。但是从第三方的角度,从希望父母与孩子重构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向出发,我们不得不首先劝告相关父母要先冷静下来,首先需要反思一下自我。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当下的言行举止,一定是过去这些年来,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的阶段性“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否符合了父母心目中的预期,是否符合了青少年所应具有的基本言行规范。

青春期孩子手机控、不爱学习、拖延现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正如以前我多次重复提到过的一些观点,不管部分家长有没有认同、有没有真的理解意思、有没有体会并且调整和提高自己并加以行动,孩子的阶段性表现最终还是会反馈出来与这些观点相互映射。

我不得不又得老生常谈地再唠叨一遍:青少年的诸多问题跟父母在学龄前是否引导好孩子密切相关!绝大部分青春期有问题的孩子,甚至是成人的问题,大都是小事候家庭环境和教育、亲子陪伴方式不妥当造成并且积少成多最后在某一天问题爆发的。但是很多父母都往往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忽视了这点,到了孩子问题爆发后才用司空见惯的叫法“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了,好好管教一下就可以了”。结果多半是适得其反的育儿结果。

为了使部分2-18岁孩子的家长更容易理解,我仍然要再啰嗦一遍如下情形作为“对照表”供相关家长参考。请有关家长好好回顾一下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是否曾经遇到过以下若干现象:

一、 孩子不喜欢/不肯上学;

二、 孩子经常/喜欢发脾气;

三、 关于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家长和老师之间各持一词;

四、 孩子犯错或乱发脾气,家长时常自己也控制不住情绪;

五、游戏(非特指网络游戏)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最好方式,但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好孩子;

六、孩子不爱学习,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

七、父母工作太忙,由老人帮带孩子,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和做法不 一致,不知道该怎么办;

八、孩子对做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动力;

九、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等;

十、其它

不管相关家长的养育孩子过程中经历过上述情况的一种或者若干种,都表明作为父母,育儿技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管是从哪一方面入手。

青春期孩子手机控、不爱学习、拖延现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到底有多大?

根据实践案例研究结果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家长要引导好孩子,需要从改变自身开始,言传身教所起到的影响作用,远大于家长给以孩子们制定的各种学习计划和各种规定动作!

注:本内容仅供参考,有些问题孩子或者家长不必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