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长是否该给孩子灌输“赚钱辛苦,咱家穷”?

周末在KFC吃饭,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买儿童套餐,两父子刚坐下俩,爸爸便给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吃的这顿饭等于爸爸半天的工资”,孩子不大,看起来有7、8岁,听完之后不说话,但应该是听懂了。

家长是否该给孩子灌输“赚钱辛苦,咱家穷”?

这种场景其实不少见,我小时候也经常听母亲说“家里没钱但也给你买了”这种话,长大后,逐渐理解八线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从小就要感受那种压力和愧疚,所以你会在孩子面前表示赚钱辛苦的情绪吗?

当一个家长对孩子说“赚钱辛苦,咱家穷”的时候,他的潜台词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说:

“你看,我赚钱这么辛苦,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欠我的,你必须得好好听我的话,将来报答我孝敬我,否则你就对不起我!”

其实这些潜台词,家长虽然没有说出口,但里面的情绪孩子完全Get到了,而且,孩子会把这些情绪打包成一个厚厚包袱背在身上,这个包袱叫做:愧疚感。

家长是否该给孩子灌输“赚钱辛苦,咱家穷”?

孩子天然是爱父母的,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把这种情绪归咎于自己的身上,认为“都是我的错,才害得爸爸妈妈这么痛苦”。

所以,为了减轻父母的痛苦,孩子会开始做一件事,就是——压抑自己的需求,讨好父母。

这段压抑期能持续多久呢?从小时候路过校门口的小卖铺,到18岁选大学专业,再到谈恋爱、结婚和生孩子,孩子习惯于在这段关系中过度替父母着想,宁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让父母满意。

孩子不敢拒绝,也不敢拒绝,更也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不敢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一步一步地丧失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讨好型人格。

所以说,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控制型的家长。

家长是否该给孩子灌输“赚钱辛苦,咱家穷”?

在愧疚感中长大的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这种孩子长大后大体上会呈现两种状态:

第一种情况,如上文所说成为一个讨好者。

这类人压抑自己的需求,为父母而活,不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听从父母的安排,又觉得人生没有成就感,每天活在煎熬与纠结中。在亲密关系中容易过度讨好伴侣,缺乏自己的底线,容易在感情中吃亏受伤。

另一种情况,则是彻底成为一个叛逆者。

压抑到极限就是爆发,这类孩子处处跟父母反着来,父母让好好学习,偏不学;父母让好好找个工作,偏不找,或者三天两头换工作,混一天算一天。

这类孩子会在某些方面非常放纵自己,如纵酒、纵性、纵食,过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实际上潜意识是在报复父母。

家长是否该给孩子灌输“赚钱辛苦,咱家穷”?

这两类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相反,甚至有点极端对立,但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人格。

综上所述,建议父母尽量不要采取“赚钱辛苦,咱家穷”这种表达方式,因为这种表达的副作用太大了,它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挥之不去的愧疚感,让孩子背着重重的包袱行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