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在生活中,孩子的哪些行为会让家长抓狂呢?

其实不用问,家长的答案一般都会是孩子的磨磨蹭蹭或墨迹拖拉。特别是在疫情居家期间,孩子的拖延症更加严重了。

如同一个“小蜗牛”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着急、不上火,父母在后面催,他在前面磨蹭……

01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在群里,有位妈妈对自己儿子的满腔怨言和无奈。

“我儿子真是太拖沓了,我的个娘啊!吃个饭从来都不会好好吃,一顿饭下来没两个小时都不行。”

这位妈妈大倒苦水后,群里的其她宝妈也纷纷吐槽,说起自家的小祖宗,都那叫一个伤脑筋啊。

“每天伺侯我家那小祖宗起床都要气到暴血管,明明已经醒了,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不肯穿衣服。”

“可不是,我家那闺女,每次出门那真叫一个像大船出海,起得再早也要迟到,再好的脾气对着她也是憋不住啊!每天早上,弄得左邻右舍都以为我们家虐童,就差没报警了。”

“我儿子吃个饭起码要一个多小时,出门穿个衣服也要半个小时。你要让他喝个水,也得提前半小时开始不停地催促才行。”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是啊!上面的剧情是不是好熟悉?你家是不是每天都在上演”拖延大戏“呢?一面是你在不停地催催催促着,而另一面却是孩子在不停地拖拖拖拉着......于是,家长来做来救火!赶紧结束这场“战斗”!

其实家长的“救火行为”会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可能会把每天上学、起床睡觉、吃饭穿衣、学习看书,都看成是父母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时间一长,孩子的自信心与能力双双下线。

02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有个孩子6岁,幼儿园大班了,可一家人还拿他当小宝宝一样“伺候"。

每天早晨,妈妈给他穿衣服,姥姥帮他擦脸、刷牙、喂饭,爸爸帮他背书包、穿鞋子......本来孩子都能自己做的事,全家都替他做了。

孩子的妈妈无奈地说:"没办法啊,早晨的时间太紧张了,他又磨磨蹭蹭的干不好!"

其实,很多磨蹭、拖延、懒散、缺乏自理能力的小孩,都是爱包办的父母一手培养出来的。从一开始的孩子磨蹭被催促、被责骂,到后来父母为节约时间一手包办,慢慢的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

"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美国一所中学有个规定:不允许家长帮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课本、作业、运动鞋等物品带到学校,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承担责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只有孩子有了责任心,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才能建立时间观念。

03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拖延,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被动攻击的行为,以此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控制。

作为家长,你必须认识到,轻微的拖延是完全正常的。毕竟,待在舒适区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大人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拖拉的习惯,何况是心智未成熟的小孩子呢?

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小孩子的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经过心理学家们的分析,孩子的拖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这些:

1

孩子可能不够自信

当孩子认为功课很难,自己搞不定时,拖延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种时间上的投入能够给她精神上的安慰,她在内心暗示自己,我已经努力了呀。那么,这种拖延就是她战胜自己内心对功课的恐惧感的法宝。

2

孩子害怕失败挫折

假如你的孩子曾经在学习或者课堂上受过挫折,他会非常抗拒这种感受。当他预期做作业的结果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时,他就不愿意面对作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症。

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是拖延症,实际原因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有段时间回家只做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要玩到睡前才拿出来。家长询问原因,才知道原来前段时间数学没考好,老师在班上点名批评了他。从那天起,他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总是怕自己又考不好被老师批评,于是,就采用拖延的办法来逃避问题。

3

孩子压力太大

假如孩子在学习上的压力太大,当他面对功课或者作业时,大脑已经条件反射地开始紧张。这时候,平时缺乏关怀的孩子更容易自责和自我批评,但这种自我挫败的思维方式会进一步引发焦虑,从而加深了拖延的程度。那些“河东狮”式家长的孩子,如果有拖延症,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4

孩子是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内心害怕失控,只有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才有安全感。对无关紧要的事情追求完美,势必会造成拖延。

04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其实,孩子的习惯性拖延是可以被改善的。作为家长,你完全可以帮助孩子改善问题。具体怎么做呢?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停止做一个严厉的父母

别再对你的孩子太过严厉了。很多父母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这也不准那也不行,孩子做任何事没有达到要求就一顿数落,更有甚者会体罚孩子。孩子在这种严厉的氛围下,很容易养成逃避拖延的性格,同时也不愿意去表达,喜欢沉默寡言。学会做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给孩子一定的容错空间,是改善的第一步。

父母要学会以身作则

一般来讲,拖延症孩子的父母往往也不是行动派。比如,当孩子应该要写作业的时候还在看电视,很大的可能性是家长本人也想看电视;或者孩子看到家长在玩手机,他自然认为自己看电视是无可厚非的。让孩子不再拖延,大人要首先戒掉自己的陋习。

把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

现在的孩子家庭作业量都很大,常常会超过小朋友的接受范围。这种时候,孩子会对目标产生恐惧感。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帮孩子把家庭作业这个整体目标分解成单个的小目标。比如,前30分钟做语文作业,完成后奖励10分钟休息或者做个小游戏,再30分钟做数学,奖励10分钟休息……以此类推,目标就不难执行,也减少拖延了。

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拖延症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的原因比较多的成分是孩子害怕失败。当我们告诉孩子,失败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如何去进步,这时候孩子才不会恐惧失败,也不再逃避了。只有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不会时时惊恐。

每个“拖延症”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解决孩子的拖延症,归根结底,还是要我们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

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爱,更多的陪伴和包容,理解和尊重,能够改变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所以,改变孩子,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