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两年了,距离《文学的日常》第一季播出已经两年了。

两年前,疫情乍起之时,这部聚焦文学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以睿智卓越的观点分享、饱含深情的光影叙述抚平了我们许多的焦虑和惶惑。

这时节,疫情又凶猛反扑,它又带着治愈人心的力量回归了——4月21日起,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的《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到来了。

片子一开始就是治愈的。音乐人洪启在新疆辽阔的草场上放歌,他的身边坐着的是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这位2014年就开启耕读生活的作家,会在他亲手耕种的菜园里告诉你要在山野里学会吃,哪些能吃;无论是草木还是狗畜,只要是他目之所及的地方的生灵都与人息息相关。在荒芜的沙漠他也能注意到活动的小生命,在胡杨林生长的盐碱地他能感受到在虚土之下涌动的生命力。

刘亮程说:“作家就是要活成自己的家乡。”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烟火气”可以说是导演王圣志最擅长的buff,从《早餐中国》延续到《文学的日常》。这150秒里,文学的气息与烟火气相互缭绕,让人心生温暖。

关注底层生活的作家陈彦,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女高音陈小朵一道,走进西安的城中村、回民街,了解《西京故事》《装台》《主角》等作品的创作由来,感受文学“脚踩大地”的力量。

陈彦说:“人家(劳动人民)靠劳动获取尊严,你凭什么说同情,你没有资格对不对?”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从人群中走出来,“挣脱”普通生活的小说家双雪涛与朋友史航一起,开始一趟自我寻找和精神回溯之旅。在“我与地坛”咖啡馆,双雪涛聆听史铁生的原声,回想起对文学的最初热爱,与史航的观点碰撞中,发现那个他不断书写的“故乡”一直都在,更坚定了当初成为小说家的选择。

双雪涛说:“写作就是拿自己跟世界不停地摩擦交换。”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迎来了与第一季作家马原同样被冠以“先锋作家”代表的于坚。“生活”在建水的于坚与朋友虎良灿自由出入喧嚣的渣精街、隐秘的静庐,大谈神性,大口吃饭。

于坚说:“这次疫情就是不确定性重新回来,全世界都发现,我们依然生活在不确定之中。”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人能跨越的物理距离会被限制,但心灵的朝圣却是一趟无法被抑制的旅程。“湖北最年轻的作协作家”李修文与朋友韩松落找回赤子之心,一道走过贯通古今的河西走廊,穿越历史与文学的迷雾,寻找内心的“圣殿”。

在苍茫无垠的戈壁上,李修文感慨:“作家是一个声音的神殿里头的吹鼓手。”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我们关照自我,也要与世界发生连结。人生而孤独,在现代技术孵化的信息茧房和社交平台中,大声呼喊自己的声音,也想在孤岛中听到回应。作家的创作是孤独的,从事严肃文学更有无法读懂和没有共鸣的危险。

业界都认为是小众的作家李洱很清楚这一点,他书写《花腔》《应物兄》没有去讨好读者,而是从学识与日常生活间寻觅审美表述的可能,一直孤独且勇敢地走在与传统书写不同的路上。李洱与朋友张清华在《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中选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谈。李洱的学识已融入日常,不是掉书袋和炫技,他态度诚恳、勇敢地向读者宣告:

“一部作家把它写完,这部作品并没有完成。它和读者相遇,与批评家相遇,才能称之为作品。”

这150秒,让我期待即将到来的“文学约会”

短短的两分半钟,我们与大美河山相遇,与哲思相遇,与诗性相遇,与人文相遇。那么,与《文学的日常》的相遇,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王圣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