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姐|这几种常见的鼓励孩子的方法,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吗?

这是我的第 82 篇原创文章

分享创业心得、个人提升、职场干货、亲子教育

感谢你这么优秀还关注我!

图片宫崎骏

序:我曾经花3000块/2小时的代价,每周去找心理医生,解决这种失衡感。这种感觉非常分裂,它会消耗掉一个人大量的能量……

以下这几种常见的鼓励孩子的方法,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吗?

一、激将法:

这种方法是我小时候,我妈妈最爱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贬低你激发你的好胜心。这种方法总的来说弊大于利,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痛苦。

从结果来看,如果孩子赢了,那他就扬眉吐气,证明你错了!那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并不公正。而且还可能从此叛逆、不服管教、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

如果孩子输了,他会内心默认自己果然是差劲的、妈妈说的没错,以至于会演变成自我评价极低、缺乏自信心,没有主见、非常自卑!

如果孩子有时候赢有时候输,孩子会在自负和自卑中来回切换,结果也一样糟糕!

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脾气暴躁、情绪非常稳定、缺少耐心、不爱与人沟通。

这是因为孩子幼小的内心失去了平衡,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优秀的还是差劲的。

如果父母经常使用这种方式,失衡的状态会持续孩子一生,他长大了需要花非常大的力量去矫正。

比如我曾经就花3000块/2小时的代价,去找北京非常著名的心理医生,解决这种失衡感,这种感觉非常分裂,会消耗掉一个人大量的能量。

所以这种方法非常非常不可取,这也是我放在第一个说的原因。

二、物质激励法:

这是非常多的家长喜欢用的方法,比如承诺孩子考到什么分数或者什么名次,奖励他想要的东西、宠物、旅游、游戏装备……

总之,有点像成年人世界的游戏,你完成了就得到,没完成就无法得到。

愿赌服输,看起来很公平,是不是?

那这个方法为什么也不好呢?

这是因为:

1、孩子还没有成熟的思考体系和价值观,他很容易把学习等同于奖励,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巨大意义。等号两边不成正向因果关系,本身就是灾难的伏笔。

最主要的是这些奖励随着他的长大,会越来越贵,很容易把孩子引到物质攀比的负循环里。

我们必须让孩子呆在正循环里 ,也就是学习的增强回路里,帮助他从学习当中感受乐趣,带领他在知识的帮助下,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好奇心,从而获得成就感,这是他一生获取能量,源源不断的方法。

还有最主要的,一般孩子想要的,都是家长平时不同意买的东西,比如游戏装备。没见过有孩子说想要买练习册,家长一本正经地说:“那你这学期考进前十,我下学期就给你买。”是吧?

这种东西本身对孩子无益,她只是用你认可的方式和你做了“等价”交换,顺利得到了它,那对孩子不利的影响一点没有减少呀。

有一次,多好和我说:“mom,我们班某某这学期考试考得挺好的,他爸爸奖励了他2000块!”

我当时正在看财报,抬起头看着他说:“So what?”

他讪讪地说,也没什么啦!我就是和你说说,I know learning is for myself.(我知道学习是为我自己。)

“OK,good boy!"

其实,从佛法层面,在孩子对金钱还没有正确的认知的情况下,让他获得太多的金钱,是损孩子的福报的。

2、很多家长无法兑现承诺,就会让这个方法失灵,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要的是即时满足感。

在孩子心中,讲信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先付出100%无条件地相信你,而家长有时候把这个承诺当成善意的谎言。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那时候才三年级,奶奶承诺他考试进前五名给他买个苹果手机,结果孩子真的努力达到了!

但是妈妈怕买了影响学习不让买,结果孩子大哭大闹、甚至要离家出走,全家人都吓坏了。妈妈让我过去劝解(主要是安抚孩子),当时孩子就一个劲儿哭着和我说:“阿姨,他们说话不算话,他们骗我……他们骗我!”

唉!我的心都被他哭碎了…

当然,最后还是妈妈妥协了,这事才算平息掉!要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这些都是本末倒置。

孩子在不断长大,他的独立三观会慢慢形成,你无法一直掌控他。这些斗智斗勇会越来越升级,于是就有了八万六千烦恼,而一旦被他发现曾经你在玩他,他会用叛逆来讨回公道。

你让他多失望他会加倍让你痛苦和失望!孩子的情感世界非常地纯粹。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一旦叛逆起来,能量会那么强大、山崩地裂一般!他心无杂念,当然可以让你痛不欲生!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千万不要把孩子带入万物之中,所有的物质奖励,本质上就是一种激发人的更多欲望的诱惑,这种诱惑正是八万六千烦恼的根源,这是让孩子在物质世界里感受短暂的满足感和快乐,甚至是放纵!

那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带领孩子要回到那个一,那是根,是本。

我从多好上幼儿园开始就让他知道,学习是为他自己,只有他才可以为他自己的人生做主、负责,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人。

我只是在他长途跋涉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在旁边鼓励、支持、安慰,我和他肩并肩、永远不会放弃他!

他努力学习取得优秀成绩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没有其它任何物质奖励比这更有意义,更值得去追求去探索。(也不会有其它任何奖励,无须期待~)

他所有努力都是为自己,所以,不论他五岁、十岁、十五岁、二十五岁……八十岁…我的论点一直站得住脚,他不会突然搞明白了价值后,突然失去了方向,或者活在被欺骗玩弄的愤怒里。

孩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只是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自己的使命,他要去完成,去体验。

一行禅师说:“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儿,这些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责骂、侮辱、打击…没有被很好地用爱和慈悲化解掉……”

希望我们的孩子,比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更健康,也更快乐。

纵使将来,他们“已识乾坤大”,也依然可以“犹怜草木青”。这样的内心,才是充盈而丰沛的!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