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家会伤人》:只有忽略别人的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之前,我很惊讶地听到同事家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上学科类的辅导班。单单英语一科,她是按照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同时进行;还有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已在同事安排下一周多次的往返新东方教学点,额外补习着语、数、英。

……

《为何家会伤人》:只有忽略别人的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01焦虑之下的各种鸡娃

我们国家的双减政策在去年九月一日落地后,可不成想身边的同事家长们更加焦虑了,甚至越来越变本加厉了——因为周末不允许课外辅导机构办班教学,她们就在周内等孩子们放学后不停地跑辅导班。那个阶段甚至未雨绸缪,开始花钱囤课以应付将来的无课可上了。

除了学科类,小朋友至少还有一两项艺术类的兴趣班。

所以就听到同事家长们的“委屈”:我这老母哪有休息日啊,无论周末还是下班后的晚上时间,一直在路上啊——不是在陪娃上课的路上就是接娃回家的路上啊。

这类家长对起跑线的紧张程度,对于孕育俩娃的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学习上我基本持放养态度,但是大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让我省心也很放心。

而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儿,我的态度就是让她尽情享受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所以我还有时间可以报个自己的兴趣班自我娱乐一番,在单位午休时间基本都用来打球,根本不用补夜里陪娃的觉。

所以对家长们报不上辅导班的焦虑难以理解。我不认为那些网盘都即将放不下的囤课,在某一天会一节一节的拿出来再给孩子们上课学习用上。

就像我们曾经觉得有用的文章收藏起来,觉得某天会打开来看一样。事实上那些收藏时间久了几乎都成了默默无闻、被遗忘的雪藏。

可想而知对于曾经的收藏或者囤课而言,它们最终的价值或许就是侵占空间而已。

《为何家会伤人》:只有忽略别人的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02只有忽略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我深刻地记得《无声告白》一书,封皮上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大女儿莉迪亚是父母眼中的一朵娇花、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是母亲心中永恒的唯一。

父亲詹姆斯是亚裔美国人,作为哈佛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他,毕业后却没能留校,只收到了寒酸的小镇上的米德伍德学院的聘书。

因为他的父辈是偷渡到美国的移民,当时在美国很受歧视。所以詹姆斯从小就有强烈的种族自卑感,没有任何朋友。他却寄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学校是个人缘极好、拥有众多闺蜜的交际高手。

而母亲玛丽琳,美国本土人,她喜欢与众不同,像男孩子一样热爱物理化学,并且成绩优秀,梦想将来当医生。可惜只差一步之遥,因为与父亲的相遇、爱恋和提前怀孕,不得不结婚生子,从而终止了哈佛的大学生活。

后来,继承了母亲蓝眼睛的大女儿莉迪亚出生后,玛丽琳将自己未完成的医生梦想全部寄托在大女儿身上。

在莉迪亚幼儿时期留给她买听诊器类的玩具以熏陶和培养她未来当医生的理想。

看似玛丽琳平时一直认为是尊重了女儿的意愿和理想,于是买各种女儿“喜欢”的医学书籍,并时刻关注着莉迪亚的学习成绩和状态。

《为何家会伤人》:只有忽略别人的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可事实上,莉迪亚为迎合父亲,经常在家假装和同学通电话中,一个人对着听筒自言自语。

并且莉迪亚为迎合母亲使劲努力地学习,但最终因为没有兴趣,物理等学科成绩越来越差,还要编织学校成绩很优秀的谎言应付母亲。

父母想当然地满意,并欣慰女儿的“优秀表现”,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假象。

终于有一天,莉迪亚觉得不堪重负,难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于是深夜悄悄溜出家门投湖自尽。

然而当时莉迪亚的父母依然蒙在鼓里,不知反省女儿越来越不正常的日常。他们不相信女儿是自杀,痛苦又激愤地认定是谋杀。

这个悲剧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只要理性地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就能感受到女儿的行为变化和内心痛苦。

正因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都受其影响和形成。

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家长首先应考虑自己的教养方式有没有问题,而只有家长们只有通过教育,让孩子明白忽略他人的期待时,他们才能学会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只有忽略别人的期待,才能真正做自己

03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讲过:家长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从心理学上来解释就是: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

他们又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但是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会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就像刚初生时的小莉迪亚,不但承载着妈妈,同时还有爸爸的期寄,这两座大山让她从小就找不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越长大越来越不高兴,最终用自杀的方式终结了这种迷失的痛苦感觉。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悲的是父母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童年都有阴影,他们把自己童年的不幸都投射在最爱的女儿莉迪亚身上。但这种包办型的溺爱,从而导致莉迪亚的童年也不幸。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

所以莉迪亚因为父母什么都替她做主,这种无异于也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行为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反观莉迪亚的哥哥内斯,他是从小被父母忽略的孩子,然而却因为父母的放手,反而成为了他自己,所以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

即便在家庭中甚至学校里内斯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他的兴趣爱好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

更重要的是,与讨好父母型的莉迪亚相反,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是内斯自己的。

所以,家真的会伤人,也会成就人。每个人,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只有成为自己,才能治愈所有的焦虑和迷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