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相信现在有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苦恼:明明孩子小的时候,很愿意跟自己分享他们的生活,包括交了什么朋友,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东西,以及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随着孩子年龄越大,想要跟父母沟通的欲望就越弱,很多时候,家长忍不住主动询问孩子,也会遭来孩子的抵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难道说真的有代沟存在吗?那为什么有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沟通无障碍,问题到底出在哪?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其实,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其根源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孩子只是他的“附属品”,“附属品”也就意味着,缺少最基本的人格,什么事都要听父母的,缺乏基本的尊重和认同,甚至连基本的沟通,都会被认为是逾越了边界。

回想一下,当我们在孩子愿意沟通的时候,你的反馈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觉得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一点没有思考过孩子的实际感受?

想来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通病,所以,之所以亲子之间沟通变少,分享欲变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往的回应,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应。

要么就是对方一说话,自己就情绪化反扑,要么就是打着沟通的旗号,其实只是想指挥别人做事。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最终孩子只能用回避来解决一切问题,比如:叛逆不想沟通

事实上,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

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这种需要即是主观的独立性体现,更是孩子客观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所以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学校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

尽管我们都清楚,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但家长还是尽量不要俯视,而要学会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

“当我发现他们能尊重我时,我也是会讲理的”,这就是孩子的心理。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始终要牢记,沟通永远都是双向的,只要有一方面不接受沟通,那么到最后只会让亲情的温度冷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