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胎开放以后,舅舅家的表弟响应政策,要了三胎,他经常会劝说身边的亲戚说:既然可以要三胎,就再生一个,家里没人不行。

有这样的想法没有问题,前提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养活孩子。

而这只是基本的,存人要看如何“存”,生下孩子,无法给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无法挤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那不如不存,因为存这样的人只能增加无限的烦恼、焦虑和压力。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存钱不如存人”,孩子为爸爸打架,爸爸倍感骄傲,结局呢

何洪来自四川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差,他为了生计到上海打工,出走之时他是有雄心壮志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光宗耀祖。

到上海以后他找了一个工地干活的工作,在这里认识了为工人们做饭的章杏子,两个人一拍即合,能够从对方身上寻到慰藉。

章杏子在何洪的劝说下,跟他回到四川老家,两个人甚至没有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就结为夫妻了。

何洪坚信:存钱不如存人,立志要多生孩子,孩子多了就有出路了。

两个人结婚以后,在何洪的要求下,开始不断生孩子,16年间生了11个孩子。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章杏子自称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不停生孩子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即便是怀孕临盆她也没有时间休息,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分娩前她背着几十斤的草回家。

孩子越来越多,两个人还要为生活忙碌奔波,越来越力不从心。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孩子们,孩子们居住的环境一团脏乱差,饭都吃不饱,如果没有村民的接济和政府的救济,夫妻两个人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

何洪凭借着死缠烂打的本事,动不动就跑去相关部门胡闹,才把孩子们的户口问题解决了。

其实当夫妻两个不断生孩子的时候,相关部门就找过何洪,都无济于事,一提让他不要再生孩子了,他就跳脚骂街。

后来生下第11个孩子以后,趁着何洪不在家,相关人员找到了章杏子把她带到卫生院,做了手术。

实在是无力支撑11个孩子的基本生活费,最小的孩子送人了,也算是解脱了。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大儿子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受罪的,本来性格温和的大女儿后来性格大变,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其他的孩子子女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身上有一股子怪味,在学校没有朋友,走到哪里都受到排挤,再加上总是吃不饱饭,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多少都受到了一些伤害。

更可笑的是,为了一口酒,何洪跟同家族的人打架,孩子们看到爸爸跟人打架,当即都围上来,何洪非但不去劝阻孩子们,及时控制情绪,反而因此感到骄傲,他觉得他没有白生这么多孩子,至少打架的时候,自己的气势够足。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被一群孩子围着拳打脚踢,最后被何洪一刀致命,而何洪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判处无期。

本来就生活困难的孩子们,真的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存钱不如存人”,前提是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存钱不如存人,这话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如果家里养了三个子女,各个都被教育得很好,男孩子有责任有担当,未来成就了一番事业,女孩子懂礼数、有教养,也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做父母的当然是开心了,别人也只有羡慕的份。

这种情况下,存钱不如存人,存钱,钱是死的,存人,人是活的,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但是前提是,你得好好存,存钱,把钱放账户里就行了,存人,你得付出金钱、付出时间和精力,把一个孩子养大,可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养育的几个孩子,最后都成为不如自己的人,这个时候的“存人”,就相当于“坏账”了,父母不开心,孩子自己活着也是受罪。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该不该生孩子,是否要生孩子,从实际情况出发

三胎政策下来,就应该“一窝蜂”去生第三胎吗?

有钱、有精力,当然可以生孩子,如果没钱没时间,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一个年入20万的家庭,当然可以生三个孩子,养活三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如果想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这样的家庭显然是养不起三个孩子的。

坚信“存钱不如存人”,16年生11个孩子,孩子:生来就是受罪的

如果父母能够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投入极大的精力,那孩子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就没有必要较真了,还是要以个人家庭收入实际情况为主,养育孩子最好的状态是,家庭没有压力,不要因为养育孩子以后,成年人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要靠着节衣缩食来养育孩子。

父母节衣缩食,试图给孩子教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资源,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教育方式,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什么时候是最好的状态:家庭里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孩子吃一样的食物,穿同样级别的衣服,孩子并没有特殊化,家里没有因为孩子的到来一团脏乱差,成年人的情绪没有因为孩子的到来被毁掉,家里更多的时候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