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最怕的几件事,年轻的家长要注意了

文字\萧弋\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个家庭中,应该是说在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中,孩子害怕的事情有很多,虽然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环境里,恶劣的事情多的是,孩子也许对这些事情司空见惯了,但他们还是控制不住心中的恐惧,因为他们也想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最怕的几件事,年轻的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在害怕的同时又渴望美好,这并不矛盾,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被爱的权利。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最怕的几件事

01·最怕看到父母或亲人们吵架

看到父母或亲人们经常争吵,童年的孩子一般都是害怕的,如果父母和亲人偶尔吵一次架对孩子一般没什么影响,经常吵架的话就严重影响孩子了。

童年的孩子心灵是脆弱的,她们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大人的在乎和关爱,所以你看看很多小孩很喜欢用哭来获得大人更多的关注。

而经常吵架的原生家庭里的孩子,从小看到大人们吵架孩子是害怕的,她们不敢在大人面前表现自己获得大人们的关注,而是把自己的喜好隐藏起来,在大人面前她们显得过度听话,因为她们内心对家长是恐惧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性格软弱,过度去讨好他人;要么变得脾气暴躁,解决问题喜欢用暴力。

02·最怕父母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我怎么生个你这么个东西。估计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听过父母这样唠叨吧?

父母总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对比,抬高别人的孩子的同时贬低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感到羞愧,在他们的眼里这也许叫激励自己的孩子,结果这招不中用啊,孩子不到没有超过别人家的孩子,反而越来越自卑的,没有原来的那份自信了!

其实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拿他们和别人家孩子对比的这件事,而是最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别人家的孩子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当然优秀了,而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认可自己反而还处处贬损自己,孩子怎么可能在别人面前有自信?

我的一个邻居就喜欢处处贬损自己的孩子,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本来他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都差不多的,但是他就是喜欢打击自己的孩子,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做对比,你永远也比不过别人,就如同你拿你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做对比,久而久之你就是觉得别人永远也比不过你一样!

结果他的孩子被他搞得很自卑,别人家的孩子自信,他的孩子自卑,这就真的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了!

总是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对比的家长是看不见孩子的优点的,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不会教育孩子,又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孩子那种所谓的“优秀”,孩子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孩子自己也慢慢认定自己不如别人了,结果就变得很自卑。

03·最怕父母的打击和辱骂

你怎么这么蠢?你怎么这么笨?你太让我希望了,生一块叉烧都好过生你……这种对孩子的打击和辱骂的话最容易从心穷的父母的嘴里脱口而出,他们以为生了孩子不用教孩子都自己会,其实他们这样打击和辱骂自己的孩子也等于在变相地骂自己,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打击和辱骂他蠢,孩子不蠢那真的是对不起这样的父母了,孩子也不想蠢,只是他没有得到父母和理解和鼓励,他没有自信心,连自尊心都没有了,经常遭受这样的打击和辱骂孩子的精神会很受折磨,甚至陷入精神内耗,到最后可能心理都被骂出问题了,孩子还怎么聪明?

孩子不是不可以骂?偶尔骂一下那叫教育,经常打击和辱骂那叫语言虐待或语言暴力,所以,作为家长不要分不清教育孩子和暴力、虐待孩子的区别。

04·最怕父母在外人面前批评和指责自己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可有的家长就以“小孩子要什么面子和自尊心”的说辞在外人面前批评和指责自己的孩子,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

家长让孩子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和尊严,那孩子也会不顾家长的面子和尊严,如此下去,孩子会很抗拒家长的批评,不管家长批评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都很抗拒,其实孩子抗拒的是家长,而不是对事情,孩子会什么都不听家长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卑又自负,他害怕别人批评的同时又批评他的那些人,由于很在乎别人的说法而变得社恐。

05·最怕父母自我感动式抱怨

父母辛苦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父母辛苦的同时又总是对孩子唠叨“我辛辛苦苦都人为了你、为了你我付出了太多、要是没有你我会过得很好、我太苦了”,那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慢慢会很反感父母这样的自我感动式抱怨。

孩子害怕父母这样抱怨,父母每次这样抱怨孩子都会觉得自己欠了父母的,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剧增,甚至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个错误。

孩子是感恩父母的,但父母总是这样的自我感动式抱怨让孩子精神很受折磨,影响孩子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孩子难以报答父母!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最怕的几件事,年轻的家长要注意了

06·结语

亲子教育不仅仅要教育好孩子,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父母不学习就不知道怎么正确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

亲子教育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习,父母需要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境界,这样他们才能更有耐心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帮助孩子好好发挥所长,引导孩子积极乐观向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