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人恩怨别让孩子选边站

世宏妈妈从婆婆家回来,明显带着「低气压」,连关门声都比平时大了许多,一开口就说:「我们团购的日本葡萄,明明很好吃又没有籽,团购价格也很划算,拿去你奶奶家,竟然被嫌东嫌西,说我买东西不看价格,爱乱花钱。我的好意完全被她说得一无是处,我这个媳妇在家里没地位,我看如果是你拿去,奶奶大概会高兴得像中奖吧!」

世宏原本在看新卖的书,听到妈妈和奶奶又有不愉快的事,习以为常的回应:「谁叫你要去碰钉子。」其实,世宏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跟奶奶很亲近,但他也知道妈妈是职业妇女很辛苦,不想特别站在某一边为谁说话,所以给了妈妈建议。

家人恩怨别让孩子选边站

妈妈在委屈中听到世宏这么说,顿时一股怒气上来,埋怨:「你和奶奶真是同一鼻孔出气,你以为我爱碰钉子吗?你都站在奶奶那边,不知道要替妈妈想!」

没有顾虑孩子的感受

从结婚以来,世宏妈妈一直都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婆婆动不动就对自己嫌东嫌西,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婆婆满意。为了让先生看见自己能融入婆家,她很努力扮演好媳妇角色。但即使做了那么多讨好的事,却都得不到肯定,而先生和儿子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让婆婆一见就满面笑容。

世宏妈妈在婆媳关系中非常努力,但总觉得没有被接受,甚至感到长期被否定,心中累积不少埋怨;加上儿子和奶奶亲近,心中多了许多失落感,特别是在婆媳之间出现问题时,想要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边,才不会凸显身为「外人」的感受。

世宏其实知道和妈妈站在同一边,比较不会扫到妈妈情绪的台风尾,也想安慰妈妈,可是奶奶也很重要,小时候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打从心底无法说奶奶的坏话,在两难中非常纠结。

家人恩怨别让孩子选边站

不找孩子埋怨或诉苦

家人间,除了在生活上互相照料,也往往是心理支持、情感关怀最好的对象。然而,这不意谓可以把自己的坏情绪投射到家人身上。尤其是小孩,更不适合当作大人埋怨、诉苦的对象,小孩还没有能力、网上可以搜集更多冲突的事实资讯,片面的说词恐怕会误导孩子或让孩子误解他人。同时,小孩从片面资讯中自行想象可能偏差的理解,也会增加焦虑担忧。

小孩不是大人心情的润滑剂,也不是大人关系冲突的润滑剂。别在冲突或心情缓和下来时,为了找台阶下,要孩子去帮忙「传话、讨好」,孩子当初和你同仇敌忾,后来又要他为你打破僵局,会让他心情矛盾,无所适从。

贴心建议:

大人也要学习并示范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减少让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情绪。练习在调节情绪后,稳定的把想说的话说清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