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80后大学本科生陆晓芳,早年将自己和父母的全部家当用于兴建农村小学,后因学校无资质被迫关闭。从2014到2021七年间,她连续生育了5个小孩。虽然声称后面3个孩子均属意外怀孕,但既是老天赐予的缘分,陆晓芳坚信无论多难,一定会将孩子们好好抚养长大。

因经济拮据,家徒四壁,陆晓芳的老二和老三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只能在家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她们夫妻没有自己的房子,全家7口都挤在一间出租屋里。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看到她一家子的生活现状,评论区清一色几乎全是批评的声音。批评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说她自私,无脑,没能力还要生养这么多孩子,让孩子跟着自己遭罪,孩子日后多半也没什么出息。

浏览完评论,笔者感到有些悲哀。正是因为大多数人这样的态度,我觉得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越来越没有希望了!

对于陆晓芳,笔者除了不太认可她所说后面几个孩子都是意外怀孕(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基本的避孕措施还是应该懂得),其余更多的还是钦佩。

我钦佩她的是她愿意多次承受生孩子的痛,愿意承担养孩子的苦。她为了养育孩子,能够不讲究吃穿,过着极简的生活,能够完全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而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想生,或者不想多生的人,扪心自问,你们真的只是害怕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生活吗?还是说害怕打乱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降?

至少我在评论区看到,有好些人写道,之所以不想再生,就是想50岁以后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不用一辈子操心劳碌。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考虑当然没错,只是当这一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人人都想老了以后能够轻松自在,物质生活有保障,还不用为儿孙辈劳心劳力。但事实是,如若几十年后,年轻人少得可怜,谁来创造物质财富让老人们享用呢?

都在责备陆晓芳未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但其实幼儿园本就可上可不上。

如果说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她家5个孩子,也算是一个小集体了;如果说为了让孩子学一些生活技能,她的老二老三能够照顾弟弟妹妹,这方面自然也不会差;至于大家说输在起跑线,无非就是你们家小孩在幼儿园学了英语、拼音、算数啥的,也许只有等孩子上了初高中,你们才会发现,提前学的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够让孩子站得高,看得远。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无论她家境多么贫困,5个孩子的9年义务教育是可以保障的。日前北京已经取缔了中考,12年义务教育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5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父母也是有些文化的人,日后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互相帮助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算读书方面没有天赋,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跟我们精心养育的孩子的思维也会不一样,未来有没有出息不是网友们在这敲键盘就可以预言的!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当然,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都生三五个孩子,只是觉得我们自己吃不了这种苦,受不了这种罪,也没有必要去批判能够做到这些的人,毕竟,她虽然受到了朋友、学校老师、社区的一些资助,但自身并没有好吃懒做,也没有贪图享乐。

反观身边的一些不育主义者,每日谈论的都是健身、减肥、聚会、代购等等,高唱着“没有儿孙独自享福”的论调,实际上就是不想付出,不想牺牲,不想现有的生活有所改变,不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么?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像陆晓芳这样的人,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赞扬,而不是批评。就算接受了社会的救助,但她们自己也在努力,努力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生育5个小孩的陆晓芳,难道不应该被赞美吗?

有时候真理就是,大家都不敢做的事情,它未必就是错的!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