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菌菌去药店买药时,听到了一段这样对话:
“我家小朋友感冒好了还总是咳嗽,之前喝过一瓶XX糖浆,你帮我拿一瓶吧。”
“哎呀,这个药没有XX好效果好,买这个吧,止咳清肺,味道也甜甜的,小朋友都比较喜欢。”
止咳糖浆,也算是我们童年时一段专属存在的回忆。
因为口味清甜,很受小孩子的喜欢,所以只要孩子一咳嗽,家长就会给娃喝上一点。
但好喝未必是好事。
图源:网络
而部分止咳糖浆的弊端远不止这一点,有的“止咳水会喝上瘾“。
央视曾报道过,有人甚至把止咳水当作”新型毒品“来吸,最后负债累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整个家庭都被毁了。

而这些可能会导致孩子上瘾的止咳水或者止咳露,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
1
“可待因“能止咳
但也会上瘾!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物,作为强效镇咳药,止咳效果非常明显。
家长们也会因为效果不错一直给娃服用,但实际上,效果强的同时,危害也比较大,也就是我们刚说的“会上瘾“。
长期滥用可待因,可能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不恰当地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呼吸抑制,甚至会危及生命。
2018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修订了含可待因药品的说明书,明确标明18 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含有吗啡的药物也是同理。
家长们在用之前,一定要认真看药品说明书,里面都会写清楚药物成分。
但很多药的名称和成分,并没有明显的标注可待因,吗啡,而是用罂粟壳,阿片粉,樟脑酊等名称代替。
菌菌帮大家总结了一部分药物,大家可以参考避雷:
除了含有可待因,吗啡等成分的药物,我们要谨慎。
还有一种也要注意,它在儿童用药中也比较常见,那就是含有异丙嗪的止咳药。
异丙嗪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导致2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异丙嗪禁止作为镇咳药物使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
异丙嗪属于西药成分,但是它经常被混在中药止咳药使用,最常见的有:
●伤风止咳糖浆;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除了上面这些常见“本土“药,还有一些海淘药物也很受妈妈们的关注,但是是否能用,还真不好说。
2
海淘止咳药别瞎用
有的根本不止咳!
沐舒坦,海淘药圈中大家都很熟知的一款所谓的“止咳药物”。
但其实,沐舒坦根本不止咳,反而会促进咳嗽。
沐舒坦,其实就是氨溴索,主要作用是让气管里的痰稀释,变薄,然后通过催吐的方式,让痰液更容易被咳出来。
用了它以后,孩子可能反而咳嗽会增多,甚至恶心呕吐。
并且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推荐婴幼儿使用化痰药物。
婴幼儿的咳嗽反射本来就弱,而痰液被溶解稀释后表现为喉部痰液增多,反而会使孩子更不舒服。
所以,家长还是不要自行给娃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同样作为海淘药物的“小绿叶“,也要谨慎使用,它的有效成分是常青藤提取物,但目前尚无有力的研究能证明它的有效性。
除了沐舒坦,海淘圈中还有一款日本止咳贴也很受大家的欢迎。
这款止咳贴确实是止咳药,但它所针对的是哮喘那种气管痉挛引起的咳嗽。
并且它可实实在在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好不要自己找代购购买。
3
宝宝咳嗽
盲目止咳就是害娃!
咳嗽,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件坏事,还可能是一件好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咳嗽的发动机制:
先是短而深的吸气,接着声门关闭,伴随着声门的开启,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内压力升高。
在压力作用下,突然将肺内高压空气排出,咳——
气道中的异物,病原体,过敏原以及粘液,都能被排出人体,由此能看出,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
所以,当孩子咳嗽时,家长更应该做的是,找到孩子过敏的真正的原因,一味止咳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会助长孩子病情加重。
用止咳药物,会抑制孩子的咳嗽反射,这就好比给正在冲锋陷阵的士兵泼冷水。
所以,当孩子咳嗽时,先不要着急止咳,找找病因。
如果咳嗽真正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睡眠,或者咳嗽超过了30天,家长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建议在家擅自给孩子吃止咳药。
随着科学育儿的理念的普及,以往的很多用药方式,都在一步步被推翻。
这是一种进步,也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证。
虽说小时候偷喝止咳糖浆,也是一种奇妙的童年记忆。
菌菌最近新开通了视频号哦!
超实用育儿干货知识,用精美动画视频展现,让育儿更简单有趣。
快来试试,觉得有用记得关注哦。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
——参考文献——
1.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3 版)
2.儿科学(第 9版)
3.伯曼儿科决策(第5 版)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