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重新定义智能座舱“新标准”。

撰文:熊睿锋

随着智能汽车产业成为时代风口,车内“智能座舱”已成为继传统居家、办公场景之后的「第三生活空间」,各类智能交互、智能服务等相继推出,也让智能座舱完成了从功能到智能的变革,并将依托应用和服务生态衍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从另一个方向来说,现有车企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标准却各不相同,且配置数据过于庞杂,为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化繁为简,拒绝局限于当下现有车型,而是制定真正“有用、好用、适用”的智能座舱行业新标准。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而对于一台能“持证上岗”的智能终端,硬件是基础,交互能力(系统)是用户依赖的关键,而应用生态则是多样性体验升级。而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智能座舱,基于此我们推出了「数智+ ICBT-100 智能座舱评测标准」,重点涉及智能硬件、交互能力、应用生态三个大类,同时针对每一大类分为数据+体验两个维度,并细分为30余个的项目进行评分,来看看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智能车机究竟功底如何。

01

智能硬件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智能硬件项目中,我们将评测重心放在了屏幕、基础硬件、拓展接口三方面,这也是跟我们日常使用最直观的。

具体屏幕评分大类包含7个项目,分别是:1. 尺寸、2. 色彩、3. 亮度、4. 分辨率(显示细腻程度)、5. 温控、6. 外屏材质/硬度、7. 可视角度,这些参数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视觉观感,毕竟一块好的屏幕真能“养眼”,同时更高的亮度也能让车在高光环境下始终保持可视性。

基础硬件所包括的:1.处理器、2.内存,则代表着车机运行时的基础算力,虽然大部分车机目前使用暂无卡顿,但随着不断OTA增加功能,新版本系统能否流畅运行,好的硬件能起到决定性影响。

而拓展接口很好理解,主要是看车机的USB接口类型、4G/5G通讯模块,虽然在评分体系中占比不高,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测试项目。

02

交互能力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在IT界有句话:“再好的硬件,不经过系统优化,也是徒劳无功的”,这反应了系统的重要性。同时交互界面不仅是车主与车机最直接的接触,而且优秀的逻辑更是能直接提高整个座舱的用户体验,因此在此次智能座舱测试中,车机交互能力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这一栏我们分为了系统、语音、其他三个维度。系统评分大类包括了:1. 系统逻辑、2. UI设计、3. 触控响应,其中出色且易用的系统逻辑能大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配合美观的UI和迅速的触控响应,更是锦上添花。

随着AI语音技术的迭代更新,车载语音系统已经成为了智能座舱不可或缺的配置,因此在语音评分体系当中,我们细分了4个项目:1. 控制范围、2. 进阶功能、3. 识别率、4. 情感化程度,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加入的“情感化程度”能很好地反映出语音系统是否做到真正的智能化,而不是单纯的AI合成。

而在其他大类下,将对1. 远程控制、2. 生物识别、3. 摄像头系统、4. 导航系统, 4个细项进行更细化的功能测试,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

03

应用生态

电车实验室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发布 | 数智+ ICBT-100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座舱,绝非仅依靠车机系统本身,而是要加入更丰富的应用生态,毕竟没有足够的应用生态,系统本身并没有太多价值,这一点与目前火热的IT行业相通。

而对于车企来说同样要尽早布局,为搭建应用生态打下坚实基础,否则,将在后续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车机看起来不重要,但各家都想吃吃这块蛋糕的原因。

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同样重视,结合现有的智能化最高标准和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判断,进行更高要求的冗余项目,其中主要包括:1. OTA升级、2. 音视频资源、3. 娱乐游戏体验、4. 拓展功能(HUD、个性化模式等),打分标准就是基于目前智能汽车的平均水平进行评分,属于智能化细分出来的进阶需求。

04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座舱的显著变化是从被动交互(由人发起)走向主动交互(人或者机器都可以发起),并对内容、服务获取的方式增加,因此车机系统就需要更主动、自然、情感化的体验,进一步满足乘员对座舱信息娱乐、工作活动时的需求。

与此同时,丰富的座舱数据所带来的定义也更为庞杂,而我们的智能座舱评测标准就是探索对消费者有意义且实用的智能化体验,将其进行科学化制定,并希望帮助车企从产品设计源头就能充分考虑从用户体验角度进行智能座舱的产品定义与功能定义,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有技术无体验的事情,最终重新定义智能座舱全场景体验。

今日话题

想看哪辆车的车机测试?

欢迎评论区留言

扫码添加运营小助理并备注

加入电车实验室交流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