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看了这个标题,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女人的一生宛如工具人,一直在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活,却没有为自己而活?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里写道: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

自爱,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都记不住要爱自己。我们在胡吃海喝的时候,光想着当时的快乐,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我们为了给儿女更好的生活,加班加点干活赚取更多的血汗钱,却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去换取。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却很难控制住自己,让自己及时睡眠。明明知道配偶的要求很无理,很自私,是在通过牺牲我们利益的方式去达到他的个人目的,我们依然下不了狠心拒绝。

然而,若是连你都不爱自己,又怎么要求别人爱你呢?别人会不会爱你,你掌控不了,哪怕你的父母都有可能不爱你。可是,爱自己,你可以掌控得了,也必须做到,不然,真的没人心疼你了。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中国式的情与爱》写道:婚姻里的种种不可爱,是因为初心不是出于“我爱你”,而是来自“你给我”——不是婚姻有错,而是向婚姻要的太多。

在有的人眼里,你不是他们的妻子或者丈夫,而是他们从婚姻里占取便宜、满足自己私心的一个工具人而已。所谓工具人,就是那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需要你的时候无情利用、不需要你的时候一脚被踹开的人。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婆婆,这就是我的一生。”这个女人就是我妈的同事朱阿姨,她告诉我们,她其实不过是老家那些同龄人的一个缩影而已。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01.我之所以会嫁给他,只是因为他能拿出钱帮我弟弟娶媳妇;

朱阿姨下个月就要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了,可是,别说丈夫了,连她的一双儿女都记不住朱阿姨的生日。

朱阿姨不仅没有生日礼物,而且要不是疫情影响,阻拦了她回老家的步伐,她现在就应该回了老家,去伺候已经80岁的婆婆。

说到自己与丈夫秦先生的婚姻,朱阿姨不是嫁给了爱情,而是为了原生家庭嫁的人。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除了我一向脾气大、不肯听父母安排非要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的妹妹,我和两个姐姐的婚事都是父母安排的。我父母给我们挑丈夫,既不看男人的能力,也不看人品,只看那个男人肯出多少钱娶我们。”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而秦先生是那些求亲的男人中彩礼给得最多的,于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朱阿姨嫁给了秦先生,而那些钱自然也成为了弟弟讨老婆、为朱家传宗接代的资本。

结婚之后,朱阿姨才知道秦先生的具体情况。秦先生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考上了大学,日子过得最好,弟弟虽然读书没有大哥好,但是有生意头脑,做了生意,也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也不差,两兄弟都在城里安了家。

而秦先生读书不行,做生意也没这个头脑,只能在家里以种地为生。父母心疼二儿子,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帮他成家立业。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02.女儿6岁、儿子4岁的时候,我与他外出打工,婆婆帮我照顾了孩子,这恩情我不能不报;

结婚第三年,朱阿姨生了一个女儿,由于当地人普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公婆和丈夫也不喜,朱阿姨只好继续生育,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到来虽然满足了丈夫有儿子才有面子的想法,但是也让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种地嘛,说白了是靠天吃饭,就算你再努力,一天24小时都在地里,天公不作美,也是白搭。尽管我们也很努力,流尽了汗水,也赚不够养家糊口的钱,更别说供两个孩子读书了和给儿子娶媳妇了。”

正当秦先生和朱阿姨夫妻俩愁眉不展的时候,秦先生的大哥传来消息,说是他有个朋友在沿海地区开了工厂,急需工人,建议秦先生前去做工,虽然需要背井离乡,但是打工的收入稳定多了,风险性也小很多。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本来,秦先生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外出打工的,让朱阿姨留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可是,秦先生的妈妈选择回老家照顾孙子孙女,让儿媳妇一起去:“他一个人打工,能赚多少钱?只够你们一家人生活的,根本存不下钱来给孙子娶媳妇用。你一起去吧,帮我看着点他,别让他在外面胡作非为。”

“当时,大哥也有一个儿子,需要人带,弟弟还好,弟媳妇不出去工作,在家里带娃,最终,我公公留在了省城,帮大哥带孩子,我婆婆回了老家,帮我带孩子,两个老人就这么为了儿孙分开了。婆婆帮我带两个孩子,直到他们上大学,这样的恩情我不能不报。”

实际上,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的这22年,朱阿姨的日子也不轻松。她不仅要忍受着强烈的思念一双儿女的痛苦,还要努力工作赚钱,与丈夫辗转多地。她跟丈夫一样,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一周休息一次,可是,大部分家务活都归她干,只因丈夫那句“干家务活本就是女人的事情,哪有男人干家务活的”。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03.他说,大嫂需要给儿子带娃,弟妹是个泼妇不肯孝敬公婆,只能我回老家伺候公婆了;

朱阿姨的女儿28岁了,儿子也26岁了,均已成家立业。由于儿媳妇是独生女,是城里长大的姑娘,与公婆住在一起会有诸多不适应,加上亲家母自告奋勇带娃,所以朱阿姨无需带孙子,便打算继续工作,多赚一些钱留着养老用。可是,前段时间,婆婆生病住院的消息传来,打乱了朱阿姨的安排。

“虽然我婆婆病情不算严重,但是她最近总是生病,离不开人了。老公跟他两个兄弟商量一下父母养老的事情,然后回来通知我。”

首先,丈夫的弟媳妇也就是公婆最小的儿媳妇明确表示,公婆对自己没有恩情,没有帮自己带娃,就没有要求自己孝敬他们的理由。她不仅不肯出力照顾公婆,连丈夫打算给父母一个月1000块钱赡养费都不乐意,跟丈夫闹了起来。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其次,虽然公公帮助大哥大嫂带大了孩子,大嫂也退休了,但是大嫂的儿媳妇要求婆婆带娃,大嫂也抽不开身来。

最后,他们的意思是,让无需带娃、没啥压力的朱阿姨一个人回老家带娃,祝阿姨的丈夫秦先生继续在外面赚钱,攒点儿钱养老用。

虽然朱阿姨也觉得不满,认为凭什么到了最后压力全给她了,但是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没主见、不懂得拒绝的人,只好按照丈夫的要求,打算辞职,回去照顾公婆。根据安排,等到这波疫情结束,朱阿姨就会跟丈夫分开,回老家伺候公公婆婆了。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04.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一个女人若是没底线,就只有被婆家欺负的命运。

《我们俩的婚姻》里,有一句台词: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原则是让双方获利,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不论秦先生两个兄弟的表现,只说秦先生,在他与朱阿姨的婚姻里,他实际上一直是获利的一方。

朱阿姨五十岁之前,跟他一起出去打工,既可以帮他分担养家糊口的压力,又可以照顾他的个人生活。凭什么朱阿姨一边上班一边要干家务活,他就可以只上班不干活?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虽然秦先生的父母的确人很好,帮朱阿姨带大了孩子,可是,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还不是因为这孩子是秦先生的亲生骨肉吗?他们帮的不仅是朱阿姨,更是秦先生,理应孝敬父母、伺候父母的人也是秦先生,凭什么到了最后,牺牲的依然是朱阿姨?

说白了,秦先生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从头到尾都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只为自己考虑。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也是因为朱阿姨从头到尾都不懂得反抗,不懂得拒绝。

作家唐之风曾说过:“婚姻中一个人有恃无恐的背后,一定是另一个人毫无尊严的不断卑微。”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一个女人若是没底线,就只有被婆家欺负的命运。欺软怕硬,是人的通病,如果你不想被人当作软柿子任意拿捏,就必须懂得反抗。

“20嫁人,28外出打工,50一人回老家伺候公婆,这就是我的一生”

END.

今日话题:你对朱阿姨的一生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