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把时间“主权”还给孩子

【现象】:我们都曾经历过孩子刚开始上学的崩溃瞬间:拖拉着起床、穿衣服、刷牙、吃早餐,到学校后,忘记带文具了,或者发现昨晚写的作业落在桌子上了,吃饭像数米粒一样,作业总要催促,还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而这时的妈妈的情绪:前一秒还是亲妈,后一秒就成了后妈

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把时间“主权”还给孩子

【原因解读】:孩子一般出现磨蹭拖拉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生活的阅历不足,对时间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造成的一种外在表象。这时的孩子对于时间有一种“感知惰性”: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孩子需要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这些都是感觉;那时间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是什么样?这种集合了整体性、多种感觉就是知觉。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通过孩子接触事物本身(感觉)的体验(知觉)得来的结果。况且,人们对时间的知觉是慢慢变得精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把时间“主权”还给孩子

【培养建议】:培养良好的时间习惯的建议:

1.增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如用沙漏或者闹钟让孩子来感知时间,通过游戏或者测试具体事件的完成时间,将流逝的时间和剩余的时间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对时间有更清晰的感知。

2.细化孩子的时间惯例表:养成习惯的精髓在于将空泛的大习惯细化为孩子可以执行的具体的小目标。家长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一天内需要完成的事件,并进行优先排序。注意,孩子自主参与的越多,孩子会更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把时间“主权”还给孩子

【俊文君智慧分享】:6-7岁的孩子掌控不好时间、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是正常的事情。智慧父母应该做的是:一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陪伴;二是要提升孩子对时间的准确性,引导孩子慢慢成为时间的主人,让孩子学会对时间的自主支配,增强孩子对生活的控制感和自信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