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前段时间,我不是发了几篇关于生育率的文章,有个管计生的朋友就来跟我说,现在生二胎没问题

鼓励三胎的话,有实力的家庭早生了,普通人怎么鼓励也没用

上世纪末,计生办忙着抓超生,屡禁不止

现在计生办反过来鼓励大家生育,年轻人报以轻蔑,时代真的变了

1

我觉得二胎和三胎的差距,主要在于家庭负担

因为现在的孩子养育成本实在太高了

上世纪的80、90后,属于超低耗能的一代人

以笔者为例,从小在浙西农村长大,高中之前平均年消费不超3000元

大学四年稍微高点,毕竟是进了城,总计花费7万

这样一算实际上培养一个90后到成年只需要十三万

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的,毕竟当年我在校门口吃的烧烤要比一般同学要多

所以其实大部分90后的成本应该是在10万左右,当然主要是指农村孩子(不过90年代,在农村的孩子是主流)

现在的孩子一般是精养,从孩子出生到大学,几乎都是六双眼睛注视着

尤其是城里的孩子,有些从胎教就开始花钱了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还有上万的幼儿园和动不动一年三万的私立学校,据统计上海家长鸡一个娃开销超过200万

你看这个数字在农村都够养育一支足球队了,还有9个替补的富余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上图是我们国家近二十年的城市化率变化

2000年前后,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我们的城市化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农村人口快速进城,社会育儿成本也是突飞猛进

大家的思潮发生了改变,从乡村的劳力优先堆孩子数量,转向了城市的智力对决,精养孩子比学业

2

现在的孩子都是投入巨资在比拼,物质上的确提高不少,十八般武艺样样会点

前段时间北京的一份新冠流调让大家看见了超级城市的鸡娃现状

后来被证实网上的那张课外排班表是假的,但确实是因为该孩子上的课外班太多,后来全校也停课了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站在家长的角度,鸡娃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好不容易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吃了才艺匮乏的亏,现在让孩子都得补回来

鸡娃跟核弹竞赛也差不多,互相倾轧后,家长的钱包累,孩子的身心累,最后发现把孩子卷坏了

我同学在高中任教,他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老师都不敢说一句重话

在本该玩耍的年纪,早早地让小朋友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不注重孩子的社交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厌学和社交恐惧的问题

3

社恐和厌学必须是鸡娃负主要责任

城市化是次要责任,不过互相之间都有联系

社会巨变,人口离土离乡,使得亲情关系在时空中长期处于分离状态

很多孩子不会和表哥、堂弟这样的朋友相处,可能手机才是更好的伙伴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现在过年的时候,小辈们唯一能够产生链接的可能就只有共同的朋友手游了

亲情在长期的分离中慢慢淡去

上世纪末80、90后主要聚集在农村,城里的孩子流动也小,大家都有一堆伙伴发小

这二十年城市化率快速增长,很多新崛起的城市都依靠新市民的支撑

这种人口快速流动的陌生人社会,很多人每隔几年就得搬家,让孩子们缺少朋友,脱离集体

90年代不仅没有鸡娃有用不完的游戏时间,家门口还有一堆小伙伴

学业上过度的鸡娃,还加剧了孩子之间的对抗和攀比

从小生活在这种封闭和竞争的环境下,孩子的性格难免会走极端,当然也就不爱社交了

4

经济上的变化

现在有社恐的00后开始慢慢走出校园了,他们是特殊的一代人

这几年的考研大军队伍不断壮大,本质是害怕就业

从校园走出来,离开父母的庇护,要接受自力更生,确实很让人迷惘

尤其是在学校经历了20多年的低耗能生活,突然要面对生活现实问题,这种冲击不可谓不强烈

现在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在3000元,但是当走出校园后,你会发现6000元也只能当个月光族

90后长到成年只要10万!现代鸡娃竞赛造成了低生育率?

生活成本,社交成本的攀升,让大家缩回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当然大部分的00后是自信勇敢的,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比80、90后的鸵鸟性格,00后是敢于说“不”的集体,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今后鸡娃的力度会在教育双减的威力下逐渐褪去,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们都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