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肿瘤,总会让人联想到“癌症”

让人惶恐不安

典哥先给你压压惊:

事情不一定是你想的这样!

这封来自“肿瘤君”的自述

带你看懂它

大家好,我是肿瘤君

我知道你们很怕我

但其实,我们有两派:

一派良性的

一派恶性的

而只有恶性的,才被称为“癌症”[1]

我想你们会好奇

“白大褂”是怎么给我们肿瘤“定罪”的?

当我们被切下来后

看起来都是相似款的“肉肉”

但我们被移送到“病理科”后

会被放大,真相就会逐渐浮现……

这是医院都有的专业“审讯”机构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病理科的白大褂们,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我会被制作得薄如蝉翼

妥帖地安置在玻璃房中

等待接受显微镜下360°无死角的“审查”

首先,白大褂们会仔细观察我们的外形:

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排列结构……

看我们跟正常组织是不是长得一样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绝大多数肿瘤君会在第一轮被淘汰

少数拿不定主意的会进入此轮审查

在这里,白大褂们会依据记载着

恶性肿瘤特征的“通缉令大全”

对肿瘤进行逐一排查

看它是否有特征蛋白[2-3]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

可以通过蛋白

看出这个肿瘤细胞正发生着什么

来源于哪个组织,正在做什么工作

如果第二轮还没能得出准确审判

那么,白大褂们将会使用高精尖秘密武器

采集我们的DNA进行检测

将结果与“犯罪信息库”(病理诊断指南的数据)

进行比对

看有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比如基因突变等

精准定位肿瘤身份

寻找能够让肿瘤一击毙命的弱点[4-5]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好家伙,这一顿操作下来

就算我打死不说也不管用啊

我输得心服口服!

然后,我的故事

会被写成一份叫做“病理报告”的档案

等着白大褂们依照我的具体情况给予处置

学会看懂肿瘤名字就好,“病理报告”中,肿瘤名字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部位:肿瘤发生的器官,如心、肝、脾、肺、肾。

分化程度: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相似程度。

看到“高分化”的字样,别太担心,说明恶性度低。

组织来源/分化:肿瘤长得像谁。

多数情况下,肿瘤都是由该部位的正常组织逐渐发展而来,自然长得像该部位的正常组织。这个对肿瘤的分类、命名、诊断有帮助。

表示性质的名词:表明肿瘤良恶性,如瘤、癌、肉瘤等。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病理检查报告单详细解读版,请看:

这3轮审查在病理报告上的呈现:

肿瘤是怎么被定为癌症的?白大褂揭秘真相过程

第一轮:外貌审查

对应报告上“镜下所见”部分:描述医生镜下所观察到肿瘤的细胞大小、形态、颜色、排列结构等。

第二轮:特征审查

对应报告上辅助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的部分,(+)意味着该肿瘤特征蛋白表达,(-)意味着该肿瘤特征蛋白不表达。

第三轮:遗传审查

对应报告上“原位杂交”:分子病理部分。当然分子病理还包括其他检测手段,比如PCR、二代测序等,描述肿瘤的遗传物质改变情况。

各位粉丝们、朋友们:定期体检很重要啊!

恶人,就要早发现早惩治!

无论他怎么沉默,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特约作者:柳佳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生

审稿专家:刘爱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The Lancet. ICD-11. Lancet. 2019 Jun 8;393(10188):2275. doi: 10.1016/S0140-6736(19)31205-X. Epub 2019 Jun 6. PMID: 31180012.

[2]De Smet F, Antoranz Martinez A, Bosisio FM. Next-Generation Pathology by Multiplexed Immunohistochemistry. Trends Biochem Sci. 2021 Jan;46(1):80-82. doi: 10.1016/j.tibs.2020.09.009. Epub 2020 Oct 20. PMID: 33097382.

[3]危晓莉,彭慧琴,徐恩萍. 精准医学时代对免疫组化的新认识[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2):1536-1538.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0.12.027.

[4]Fassan M.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Pathology: Time for a Next-Generation Pathologist? Arch Pathol Lab Med. 2018 Mar;142(3):313-320. doi: 10.5858/arpa.2017-0269-RA. PMID: 29494219.

[5]张卉,李瑞玉,梁智勇. 病理学向分子病理时代迈进[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1(8). DOI:10.1360/SSV-2021-0210

编辑:郭倩、吴维、张杰

画师:Hai | 校对: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运营:韩宁宁 | 统筹:吴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