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最近各地陆续又爆发了疫情,很多孩子再次开始居家上网课。

孩子的心态我不知道,反正很多大人已经撑不住了。

为什么带娃总是能够轻易地让人崩溃?

因为大多数人,都很容易犯一个错:越界。总想帮人做决定,帮人做事。

不只是亲子关系,可以说一切的关系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都在于4个字:课题分离。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作者丨高源

编辑丨美玲

什么是课题分离?

以前网上有句话:

关你啥事和关我啥事两句话能够解决世界上99%的问题。

虽然这是个段子,但这个段子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非常厉害的心理学原理:课题分离。

就是分清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孩子不写作业是他的课题,你想办法让他写作业是你的课题;

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是他的课题,你让他学会善后是你的课题;

朋友找你帮忙,帮不帮是你的课题,他怎么面对这个结果是他的课题;

父母希望你做什么是他们的课题,你做不做是你的课题;

……

这样说是不是明白了很多?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也有人会说:

可是很多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和他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他的行为会对我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能分开怎么办?

比方说,我知道回家很晚是他的课题,可是他很晚回来我会很担心很难受,而且万一他出了什么意外,影响的是整个家庭。

那我不管着他怎么行呢?

我们来区分一下:

回家晚是他的课题。

讲明希望他早点回来是你的课题。

他听不听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不回来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你的课题。

所以说,课题分离不是把人拒之门外,也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大家之间界限分明,各自管好自己的事。

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

之前在抖音很火的一个视频,妻子面对丈夫晚归是这么做的。

9点之前回来,晚餐欢迎。

10点之前回来,付款100进门。

11点之前回来,付款200进门。

12点之前回来,付款500进门。

12点之后回来,付款1000进门。

夜不归宿,家法处置。

这样就聪明的进行了一个课题分离,当然这个规则一定是两个人约定的,这样才能够实行。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和对方定规矩,两个人一起去遵守。

这样他就可以对他的迟到负责了,你需要的就是坚守你的原则,让这个规则能够运行下去。

有人可能会问,这还是通过外力施压,迫使对方不得不这样做啊。

其实这个控制完全不同,控制是不经过对方的商量,强行要对方按照你的要求来。

课题分离是说明情况,让对方充分的知道他要做的事,也知道如果自己做不到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然后双方达成一个共识。

这次疫情很多孩子都在家里上网课,很多家都闹得鸡飞狗跳的。

家长会无限吐槽:孩子不听话,孩子闹腾,孩子不懂事……

总而言之,都是孩子的错。

于是拼命的想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做对的事。

很多家长都错了:你应该做你能控制的事,而不是控制孩子。

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控制孩子来达成结果呢?

第一:很难做到。

第二:即使做到了,后果也很严重。

没有人喜欢被人控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叛逆的孩子。

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为了摆脱家长的控制,你的控制很可能把孩子越逼越远。

你越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考试倒一;

你越希望孩子听话,孩子越叛逆;

你越希望孩子安静一些,孩子越是闹腾。

有些家长会用各种方式,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但是会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

1、孩子迫于无奈被压抑,在长大后疯狂弥补幼年的缺失。

很多孩子长大离家后性格突变,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不知所措,最后不明所以的加一句: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是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还是他被你无限打压所以才不这样的?被压的太过分,孩子长大后一旦有机会就会疯狂反弹。

有个小女孩小时候家里人不让她吃甜点,一点都不让。长大后她疯狂的爱上各种甜点,哪怕已经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了,依旧停不下来。

2、孩子失去自我,成为一个妈宝男妈宝女。

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小时候被夸听妈妈的话,长大后就要被骂妈宝。

听妈妈的话的小孩未必会成为妈宝,但妈宝都是小时候特别听话,并且自己的意志被家长打压了。

很多听话的小孩,家长也充分尊重他的意愿,这会造就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氛围。

也有一些听话的小孩,是家长控制欲太强导致的,长大后依旧没有自我。

因为他的课题,家长都帮他做了。

怎么进行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只需要克服一个问题:不要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不要控制别人去做他的课题。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举个例子:

孩子上完网课后不写作业看电视,这是很多家长会遇到的问题。

绝大多数家长是怎么干的呢?

“你不准看电视,快去写作业。”

“再不去学习就等着挨揍吧。”

“过些日子就要考试了,你还不知道好好学习?每次考个几十分我都觉得丢人。”

写作业是孩子的课题,家长的课题是什么呢?是提醒和引领孩子去写作业。

首先是提醒孩子:“你先写作业再看电视好不好?”

或者是和孩子达成共识:“看完电视就好好写作业行不行?”

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写作业,那需要继续沟通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

有些孩子不想写作业是因为太简单了,有些是觉得作业太难不知道怎么写,有的是懒得写,想先玩一会再说。

面对这些原因,家长就有了一个新课题:

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之后,孩子很少还不去学习的。

当家长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孩子的时候,事情就能被和谐的解决。

但前提是:你千万不能越界,不能替代孩子做选择,也不能逼迫孩子做选择。

也有人说: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我家那个小子,简直是油盐不进,该怎么办?

那你应该反思一下:在过去你是不是管的太多了?让他对你的话产生了抵抗心理?

没有人会不喜欢和谐的关系,如果他不喜欢和谐的关系,那肯定是这个和谐伤害到了他。

这4个字,能解决人生中99%关系的烦恼

课题分离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以结果为导向,想清楚这是谁的课题。

每一件事都会有一个最终承担者,孩子不写作业也好,不认真上网课也好,是谁承担后果?

是孩子。

所以,如果你逼迫他去写作业,上网课,等于在干涉他的课题。

这跟你父母催你结婚,催你生二胎是一个道理。

你为什么很烦父母的话?因为你知道,他们只负责催,你却要承担后果。

所以,把孩子的课题交给孩子,不要催促逼迫他们。

也有人说:孩子还小,我不能不管他啊,他知道什么对错,以后长大怨我怎么办?

课题分离不是不管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面对自己的课题,担负起责任。

接下来的一点就是:划清边界,做自己的课题。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课题是什么,喜欢去做别人的课题。

孩子不写作业,你的课题是让他明白,认真写作业意味着他能够得到他想要的,愿意去写作业。

这样他才有动力。

这个想要的,可能是看一集动画片,买一个什么东西,做一件什么事,希望爸爸妈妈认真陪伴……总之,像学习这种投资周期特别长的事,你总得让孩子提前尝到一点甜头吧。

至于说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培养起你对学习的兴趣了吗?

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引领下学习已经不错了,别还想着他能爱上学习。

有点难为孩子了。

当然,你也可以培养,但记得课题分离:你培养是你的课题,孩子能不能感兴趣是孩子的课题。

总结

当你开始学会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你就会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不会动不动就被别人影响。

做好自己的课题,也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就会拥有美好的关系和幸福的人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