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户规模超过4.6亿!中国网络文学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时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作品;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理解中国。

经过20年发展,作为IP源头的中国网络文学从成长到成熟,传承文学创新、彰显历史智慧、承载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成就斐然。随着动漫、影视、游戏等版权开发不断增多,IP产业呈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更响应时代召唤,聚焦国家建设、乡村振兴、人民生活等重大命题,涌现出一批批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象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同时,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成为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充沛的想象力、强烈的代入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价值观的普遍性,具有春风化雨式的优势,使各国读者都通过小说对中国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产生兴趣和了解。

要鼓励网络文学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内容精品创作,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多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呈现中国好故事,通过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IP内容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达到真正的影响力。

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推动网络文学主流化发展,激活中国IP生产力。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网络文学也正展现独特的创造力,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中去中深入探讨、系统性梳理价值,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发展。主流文化机构要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在文化人才选拔和梯队建设上,扶持网络文学创作群体。根据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大陆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过4.6亿,网络文学创作者群体已经累计超2130万人,大量“95后”“00后”涌入,年轻的创作者们也急需加以引导。要推动作家培育、培训机制,设置高校吸纳渠道和高级培训班,推动各地放开网文作家参与职称评审、吸收新型文艺人才进入各组织等;在主流文学评奖、研讨、评论上,加大网络文学作品比重,加强优秀作家作品研讨,完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更好发挥正面导向性作用;在对网络文学企业的关注上,构建并完善适用于推动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与决心。从美国好莱坞电影、韩国电视剧的全球表现来看,大众文艺作品、娱乐产品,是真正具备传播和意识形态渗透能力的,要鼓励企业生产人民群众喜欢的、爱看的丰富多彩的IP内容产品。

发展上继续鼓励题材、形式的百花齐放,拓展内容边界、创新表达方法。网络文学从诞生时起,就广泛吸纳中外文化,以中国远古神话体系和文学经典以及西方奇幻文学为主要创作灵感和源泉。无论是传统的玄幻、仙侠、历史题材,还是近年崛起的都市、科幻、悬疑等,数十种类型创作、百余种品类,都承载了创作者巨大的文学激情和天马行空想象力。近年来部分影视作品中“修仙、穿越”引发一定批评,但因个别问题而全盘否定不可取,要给予内容创作空间,尊重这些生动活泼、多元立体的民间创造力。网络文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符合现代社会传播规律,润物细无声中传达价值和情感,只要导向正确、内容积极,“穿越”等元素也只是讲述手法的工具,甚至是传播的加速器,不应当以这些元素来限制内容创作。

继续加强对现实题材创作的积极引导。通过历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大量有丰富生活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投入创作,如通信工程师令狐与无忌,将自己在中国通信供应商企业工作20余年经验融入《与沙共舞》讲述中国科技出海的故事;阿加安的《在阳光眷顾的大地上》描写中国工程人二十年披荆斩棘推动中非合作和非洲工业建设;匪迦的《北斗星辰》讲述大陆导航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事业;殷寻的《他以时间为名》为读者开启敦煌壁画修复领域的职业画卷……未来,要进一步鼓励网文作家走向广阔天地、记录时代变迁,通过成立创作基地、组织田野观察、开通调研便利等形式推动创作。对优秀作品从国家层面给予更实际的平台、荣誉推广支持,扩大中国好故事的影响面。

对外传播中,用新技术、新文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目前海外传播作品超过1万部,以起点国际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站点及App用户超过1亿。神话、传奇、武侠文化,都是全球年轻人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庆余年》等一批优秀网文作品在日韩、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区广受欢迎,作品中蕴含的古建筑、节日、服饰、地域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也在通过这些作品传遍世界各地。

网络文学作品的海外推广仍面临诸多困境,规模性推广力量缺乏、翻译难度大速度慢、译者资源少、境外盗版等难题仍有待攻克。要推动翻译力量的培养,通过专业机构及院校等支持,规范化持续培养网文出海专业翻译人才,为全球读者提供保质保量的文化大餐。从国家层面推动中国的基建、智能硬件、互联网产品、文化平台等各方出海力量协同合作,帮助文化产品进一步融入各国,获得全方位、本土化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跨境维权难度极大,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长期品牌损失,不利于出海事业的长期发展,也需要更加专业的机构、技术和服务支持单位来提供帮助。

在中国IP的塑造中,建议引导全产业链整体化、精细化打造,鼓励专业化的市场力量投入,规划统一世界观、合理开发节奏和产品周期。如同备受全世界年轻人喜欢的“漫威英雄”,不仅仅是娱乐,也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美国价值观符号。以网络文学为创意源头的IP动漫、影视、游戏等流行文化业态要以此为目标,构成全方位传播、大纵深推进、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局面。发挥“好故事”的优势,展现中国人普遍的精神面貌和心路历程、承载中国人成长的梦想。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03月14日12版)

作者:阎晶明

版面编辑:张丽

新媒体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

继续阅读